還有一個月,就快到農曆年了,終於有了一個漫長的假期。
最近在朋友的推薦下,買了一本阿·託爾斯泰寫的《彼得大帝》,書很厚,慢慢啃。還是喜歡紙質書捧在手上的感覺,喜歡手指觸碰紙張的觸感。
這是一本長篇小說,也是一本老書了。主要描寫彼得大帝一生的業績及其對俄國的貢獻,展現了俄國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宏偉壯闊的生活圖景和歷史事件。
彼得大帝是俄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也被認為是俄羅斯最傑出的皇帝。以前我對歷史類、傳記類的書籍接觸不多,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總是會變得。
《彼得大帝》是一個男士推薦給我的,到底好不好看,適不適合我,要等我看完了再和你們分享。
這裡推薦二本我看過的,也適合過年時慢慢讀懂書。
一本是《巨人的隕落》,作者肯·福萊特(Ken Folett),是一位現象級暢銷小說大師。這套書一共三本,2016年出版,字數:590000,號稱「全球讀者平均三個通宵讀完」。
的確是那種一開始,就很難停下來的書,我差不多斷斷續續花了一周的時間讀完。
歷史更迭與舊時代的隕落有條不紊,波瀾壯闊。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硝煙中,每一個邁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熱烈地生長」。書上的扉頁寫道。
威爾斯的礦工少年、剛失戀的美國法律系大學生、窮困潦倒的俄國兄弟……書裡通過非常微觀的個體,以及這些個體矛盾的,甚至有些幼稚的思想,折射出人類歷史,或者說世界歷史的偶然與荒誕。
五個家族迥然不同又糾葛不斷的命運逐漸揭曉,波瀾壯闊地展現了一個我們自認為了解,但從未如此真切感受過的20世紀。
還記得書裡還有很多經典語錄:
「有一種說法:如果你欠了一百美元,銀行就控制住了你,可如果你欠下一百萬美元,你就把銀行牢牢抓在了自己手裡。"「沒有人希望發生戰爭,但有時候,沒有比戰爭更好的選擇。」
這套書已經推薦了不少朋友,不要覺得三冊太多你會看不完,不會讓你失望。
再推薦一本書《荊棘鳥》,這是一本非常老的書了,1977年問世,518000字。
雖然年代久遠,但如今讀起來依舊讓人慾罷不能。推薦這本書的朋友,和推薦《彼得大帝》的是同一人。
這是澳大利亞當代作家考琳·麥卡洛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
以女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爾夫的愛情糾葛為主線,描寫了克利裡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時間跨度長達半個多世紀。
任何一段浪漫的愛情都需要遇到一個對的人,心靈相通的人,互相欣賞的人,而在愛情的路上只會給予不求回報是多麼崇高而偉大。
荊棘鳥是傳說原本是南美的一種珍稀鳥類,因其擅長在荊棘灌木叢中覓食,其羽毛像燃燒的火焰般鮮豔而得名。
荊棘鳥有一個特色,就是一生中只能唱一次歌,從離開鳥巢開始,它就會執著地尋找荊棘叢。一曲終了,荊棘鳥氣絕命隕,以身殉歌。
也寓意了書中美麗的梅吉,一生只愛拉爾夫一個人,愛得如此疼痛。
長篇小說《荊棘鳥》自1977年問世以後,不僅走紅美國,與《教父》同為美國十大暢銷書,迅速成為風靡全球的「國際暢銷書」,先後改編成電影,拍成電視連續劇等,是整個80年代最佳暢銷書之一。
想著有時間看看電影版本回顧一下。
作為一部家世小說,《荊棘鳥》裡的人物並不算多,但極富個性。從1915年梅吉4歲開始寫起,直到1969年結束,這本書整整跨越54年的時光。
這本書很多人把它看作是愛情小說,但我在書中看到的更多的是人生的苦難。
不管時代如何變化,有些東西是不會改變的。比如愛,浪漫,思念,執著,孤獨,追求,傷逝。
如果你沒有看過這二套書,可以買來看看哦,個人強烈推薦。你有什麼最近讀過覺得不錯的書,也可以留言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