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的古人只有之乎者也,其實真實的古人真的很會玩。
現代娛樂方式五花八門,手機、ipad不離手,沒了手機仿佛丟了命。
但是在古代,古人沒有手機,也沒有網,那麼他們玩什麼呢?於是,我們聰明機智的古人為了打發時間,發明了很多的遊戲,甚至有的遊戲是我們一些現代物品、遊戲的來源呢。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高鼎《村居》
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小詩,其中也道出了一種非常喜愛的小遊戲,可以說是老少皆宜。放紙鳶就是我們現在的放風箏。當春回大地、惠風和暢之時,不經意間抬眼一看,天空中洋洋灑灑的飄著風箏,各色各樣的在春風中爭奇鬥豔。不論是宮廷還是鄉野,是大人還是小孩,是達官顯貴或是貧民百姓,都在這春日裡放著風箏。
古人對於放風箏是寄託了美好的願望。他們在放風箏的時候,會在風箏上面寫上自己或者家人的名字,放飛風箏之後,剪斷風箏線,讓風箏飛走,以祈求放走晦氣,天賜好運。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李清照《點絳唇·蹴罷鞦韆》
當外面的風箏滿天飛的時候,屋裡院子裡又是另一番景象。
楊柳舞於春風,杏花映於春水。鞦韆架上,女孩子歡聲笑語,身輕如燕,衣袂飄飄。這是屬於他們的時光。
古代女子少有娛樂方式,蕩鞦韆可算是他們所喜愛的一項了。這春暖花開的時節,她們也是格外珍惜這段時光。
蹴鞠場邊萬人看,鞦韆旗下一春忙。 ——陸遊《晚春感事·少年騎馬入鹹陽》
如果說蕩鞦韆是女孩子的專屬,那麼蹴鞠就是男孩子的專場。
蹴鞠在古代可以說是一項常見的戶外運動了。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興盛於唐宋。現代蹴鞠也被承認是足球的起源,蹴鞠也在2006年被納入非遺。
最開始蹴鞠屬於軍事訓練的一種,後隨著社會慢慢的發展,蹴鞠開始轉向民間活動。三五好友之間約上一個時間地點來上一場蹴鞠比賽。即可以鍛鍊身體也可以增進大家之間的友誼。更是有很多大詩人在詩中描繪蹴鞠,可見蹴鞠在古代的受歡迎程度。
蘭亭絲竹。高會群賢,其人如玉。曲水流觴,燈前細雨,簷花蔌蔌。 ——王庭《柳梢青》
「曲水流觴」是一種宴飲聚會時的遊戲,可視為一種酒令,是上巳節中派生出來的一種習俗。人們在舉行祓楔儀式後,大家坐在水渠兩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順流而下,杯停在誰的面前,誰即取飲,並賦詩一首,彼此相樂,故稱為"曲水流觴"。
現代對於這個大家可能會有點陌生,但是說起《蘭亭集序》大家也許就不陌生了,書聖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就是出自這個活動啦。
分朋閒坐賭櫻桃,收卻投壺玉腕勞。 ——王建《宮詞一百首》
投壺是古代士大夫宴飲時做的一種投擲遊戲,也是一種禮儀,源自於射禮。《醉翁亭記》中的「射」就是指投壺。
在戰國時期較為盛行,尤其是在唐朝,得到了發揚光大。
投壺是把箭向壺裡投,投中多的為勝,負者照規定的杯數喝酒。逐漸投壺就開始在宴飲上流行起來。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趙師秀《約客》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圍棋也一直倍受青睞。中國古代稱圍棋為「奕」,下圍棋則稱為「對弈」。圍棋的下法複雜多變,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棋類遊戲了,也是各棋類的鼻祖。但圍棋蘊含著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它是中國文化與文明的體現。
現在看來我們的古人不僅琴棋書畫,詩書禮藝樣樣齊全,玩起遊戲來更是一把好手。
當然古人玩的遊戲遠遠不止這些,還有九連環、象棋、飛花令等,各色各樣,他們的遊戲大都以陶冶情操、鍛鍊身心為主。
時至今日,有很多遊戲也被重拾起來,開始慢慢走進大眾生活。但遊戲終歸還是遊戲,切勿過度沉迷,我們更應該學習古人刻苦鑽研文化科學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