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湘陰的美好
Feel the nature
俗話說:美不美,家鄉水;那麼,在你的眼中,湘陰是何模樣?這些年,變化大麼?美麼?
素來懂得享受生活的湘陰人,尤其熱愛旅遊。特別是身為70、80、90後的我們,都有過外出工作或旅遊的經歷;曾經,在我們眼裡,詩和遠方,那是北上廣、是蘇杭、是西藏......可是,這些年,越來越多的湘陰人開始返鄉。回到故鄉後,你是否願意邀請或介紹外地朋友來咱們左公故裡旅遊呢?
發掘全域旅遊新熱點 助推縣域經濟大發展
上半年全縣共接待遊客總數達328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4.6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33.82%和40.65%
◇湘陰周刊記者 邵柳 通訊員 石憲 高得嬌 攝影 郭雨滴
今年以來,我縣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為抓手,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真抓實幹,充分發揮班子的整體效能,旅遊事業發展迅速,取得了一定成績。上半年,全縣共接待遊客總數達328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4.6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33.82%和40.65%。堅持旅遊業與一二三產業及多種業態融合發展,推動旅遊資源與社會資源優化配置,促進旅遊發展與經濟發展協同共進,旅遊業成為撬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點,探索走出了一條以全域旅遊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成功路子。
以文旅融合服務全域旅遊
湘陰是湖南省旅遊資源重點縣,縣內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眾多,旅遊資源富集,近年來更將旅遊業作為帶動全縣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引擎。湘陰建縣1544年,先後走出了嶽麓書院首任山長周式,近代中國最偉大的民族英雄左宗棠,中國第一位職業外交家、首任駐英法公使郭嵩燾,民國元年教育部長範源濂等一大批湖湘代表人物,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作出了重要貢獻,現存有與嶽陽樓同齡的宋代文廟、左宗棠故居柳莊等10多處國家級、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單位,是湖湘文化最重要的發源地、最集中的展示廳、最鮮活的體驗區之一。
左宗棠文化園裡的左宗棠雕像
左宗棠作為著名的湘軍首領、愛國將領、洋務運動代表人物,是晚清中興名臣,也是左公故裡湘陰的重要歷史名片。2012年,左宗棠誕辰200周年之際,縣委縣政府以左文襄公祠為基礎擴建了左宗棠文化園,園區佔地面積169畝,由烽火臺、年譜大道、左宗棠石雕像、天地正氣柱和紀念館等組成。與左宗棠紀念館相呼應的是,園內還有一座高達11.1米、重約260噸的左宗棠花崗巖雕塑。他手握地圖,目視疆土的形象,充分表現了不畏強敵、敢於擔當的愛國情懷。「當年左公抬棺進疆,收復中國版圖六分之一的國土,早年就到新疆工作的我,最大的願望便是來一次左公的故鄉。」 近日,從新疆返湘的遊客周曉娟特意跟團前來左宗棠文化園緬懷左公精神。
↑嶽州窯遺址博物館
嶽州窯,是全國六大名窯之一,享有中國「最早的青瓷、最早使用匣缽腹燒、最早的官窯、最早的釉下彩」的美譽,具有很高的歷史地位和文史價值,現存東漢到隋唐時期的古窯遺址20多處。湘陰嶽州窯的遺址發掘工作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1983年到1998年期間共發現25處古窯址,其中青瓷窯址18處。這些窯址上到與銅官接壤的嶺北鐵角嘴,下到與屈原行政區搭界的三塘鄉,曲折綿延上百裡。201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嶽州窯燒制技藝名列第八項傳統技藝第二位,成為湘陰第一個成功入選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我們將在復興嶽州窯的學術、藝術、旅遊、經濟價值方面做文章,還原嶽州窯應有的歷史地位,促進嶽州窯文化產業發展。」縣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楊林介紹,嶽州窯文化獨樹一幟,為推動嶽州窯復興,做好文旅結合文章,我縣2017年舉辦首屆嶽州窯(國際)文化藝術節,通過舉行祭窯、點火儀式以及開窯等活動唱響「復興曲」,吸引了國內外瓷窯愛好者前來參觀、旅遊。
8月8日,我縣舉行湘陰文廟修繕工程開工典禮。湘陰文廟是紀念我國偉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廟建築,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是我縣最具代表性且有重要歷史地位的標誌性建築,具有石構精美、殿宇雄偉、保存完好等特點,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廟的修繕是進一步適應新時期文物保護工作的需要,更好地傳承與發揚傳統歷史文化,使文物活起來,更好地與旅遊深度融合的利好工程。」楊林說,由國家文物局批覆並下撥專項修繕資金後,2018年2月,湘陰文廟修繕工程啟動招投標,廣東南秀古建築石雕園林工程有限公司中標為文廟修繕工程的施工方,江西省文物保護中心中標為文廟修繕工程的監理方,工程總投資725.5萬元,工程範圍為泮池、狀元橋、大成殿等,工程期限240天。修繕完工後,文廟將以全新面貌廣迎八方遊客,極大地帶動我縣全域旅遊發展,更加唱響湘陰歷史人文名片。
接下來,我縣將進一步賦予旅遊場所更多的文化內涵,讓文化和旅遊有機結合,展示出旅遊目的地多元化的文化主題,滿足各類遊客需求。
水果採摘節上,遊客成群結隊進入千畝果園,開啟生態採摘之旅。
以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湘陰擁有豐富的綠色生態、特色鄉村等旅遊資源,近年來,我縣堅持「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工作思路,不斷創新投入機制和管理方式,充分發掘全縣鄉村旅遊資源,加快鄉村旅遊發展步伐,依託縣內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打造出一系列特色旅遊名片。
青山島是湖南北部南洞庭湖中的一座自然孤島,是世界上僅存的3座漁村之一。面積僅有11.2平方公裡,擁有植物82科337種,鳥類207種,具有重要的生態保護價值。島上有抗日紀念陵園、長壽樹、十裡銀灘、洞庭古廟等旅遊景區,已成功舉辦「夏約青山島」「全省山地戶外健身休閒大會」等大型活動。近年來,隨著戶外生態旅遊的迅速興起,美麗的青山島不斷吸引「背包客」和「驢友」前來造訪。將故事融入風景,把風景變成產業,我縣依託資源優勢,以湖濱示範區建設為契機,加強宣傳力度,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旅遊配套,積極發展農村休閒觀光旅遊業,將青山島打造成春季踏青、夏季避暑、秋季露營、冬季觀鳥、一年四季來吃魚的戶外休閒遊與鄉村生態遊格局,成為一個風景典雅又古樸厚重的旅遊佳地。
鶴龍湖鎮地處湘江西岸,依託境內兩萬多畝水面資源優勢,充分做活「水」文章,著力發展壯大以螃蟹產、供、銷一體化的特色水產養殖和休閒旅遊產業,極大地帶動了群眾增收致富。鶴龍湖螃蟹蟹黃厚實,肉質細嫩。有人稱鶴龍湖螃蟹可與陽澄湖大閘蟹媲美,「蟹都」的美譽不脛而走,每到金秋時節,從長沙、嶽陽等地慕名而來的遊客就把整個鶴龍湖擠得水洩不通。近年來更是積極創新由政府搭臺、市場運作、養殖戶受益、農民增收的新模式發展稻蝦養殖產業,「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稻蝦連作基本杜絕農藥、化肥的投放,既能提高小龍蝦的產量,又能提高稻米的質量,形成良性生態循環體系。今年6月已成功舉辦「龍蝦節」,吸引了大批「食客」前往。
鶴龍湖龍蝦節吸引了大批食客。
六塘鄉村後古木參天、村前溪流潺潺,晨起雞犬相聞,暮歸炊煙嫋嫋,正是大家夢裡的老家,夢裡的鄉愁。為充分發揮綠色生態與農耕文化的作用和效益,我縣以第三屆鄉村旅遊節為依託,在該鄉舉辦特色「水果採摘節」,並串聯該鄉金嶽無花果基地、福多多生態養殖場等地,給多家旅行社提供鄉村休閒遊的更多場所。「我喜歡到湘陰來玩,摘果、釣魚……對一直在市中心城區工作的我,充滿了新鮮感和吸引力。」嶽陽的劉桂麗每逢小長假便會報團參加湘陰的鄉村遊,體驗久違的農家文化。據悉,為全面支持湘陰旅遊發展,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我縣將旅遊業與傳統農業相結合,大力發展特色農產品種植,開發生態農業觀光旅遊,使農戶成為旅遊商戶,農產品變成旅遊商品。按照「農旅結合」的思路,大力發展特色農家樂、漁家樂和生態農莊,培育了賽美生態家庭農場、錦逸山莊、綠原山莊等集生態種植、休閒觀光、民俗鑑賞於一體的農業園區,推廣原汁原味的鄉裡菜品,開發風味獨特的鄉土特產,鶴龍湖大閘蟹、樟樹港辣椒、六塘兩茶(茶油、茶葉)、三塘藠頭、青山島蔓荊子藥枕等已成為湘陰代表性旅遊特產,目前已開發了自駕騎行、溼地觀鳥、沙灘露營、遊湖垂釣、農事體驗等10多種旅遊娛樂項目,深受廣大遊客喜愛。同時啟動了農旅融合發展規劃、全域旅遊發展規劃等編制工作,並出臺了《湘陰縣關於促進旅遊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和獎勵辦法》,重點對旅行社準入及經營方面給予政策扶持及現金獎勵,以期共同促進湘陰旅遊產業的興旺。
夯實城鄉基礎設施提升旅遊承載力
湘陰是長株潭城市群和洞庭湖生態經濟區交匯融合的黃金節點,濱江濱湖、臨長靠嶽,全域處於長株潭半小時經濟圈。長沙芙蓉大道直通湘陰,京港澳高速複線等5條快速幹線與長沙無縫對接,平益高速橫貫東西,縣城距汨羅高鐵站12公裡,距長沙高鐵南站、黃花機場僅1小時車程,湘江航道經洞庭湖與長江相通,「十三五」規劃將建設長嶽、長湘輕軌,構成了水陸空鐵立體旅遊交通網。「每逢小長假去看名勝古蹟到處人滿為患,還是我的決定明智,自駕一個多小時就到了湘陰,空氣清新環境好,還有那麼多活動可以玩,好不愜意哦。」近日,長沙的盧佳跟幾個朋友來到了湘陰,一路吃喝玩樂不亦樂乎。據悉,我縣有規模以上賓館、酒店30多家,高檔健身娛樂場所50多家;有較大規模的農家樂、漁家樂300餘家,其中鶴龍湖鎮集中成片有近120家,鵝形山風景區有30多家。特別是近幾年,我縣著力加強旅遊景點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圍繞重點旅遊線路先後拉通了景區道路300多公裡,完成了青山島環島公路、鵝形山盤山遊路等拓改,目前正全力推進4個景點停車場、2個遊客集散中心和接待服務中心的建設。「現在湘陰的路況更加暢通,旅遊各方面的配套設施也更加完善,遊客的體驗更棒了。下次放假我還要過來,三天我都沒過癮。」盧佳說。
湘陰境內東有茂盛森林,西有坦蕩湖鄉,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是全國衛生縣城、省級文明縣城和園林縣城。160多個湖泊、100萬畝水體溼地、270公裡江湖岸線,以及東湖—洋沙湖國家級溼地公園、鵝形山省級森林公園等諸多自然景觀,形成了得天獨厚的「天然氧吧」。為充分發揮湘陰的旅遊潛力。近年來,我縣堅持把旅遊業作為縣域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來培育,成立了縣全域旅遊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縣旅遊發展委員會,高規格編制全域旅遊發展規劃,高標準加快開發建設,全縣旅遊業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先後引進了洋沙湖、柳莊、凱佳生態園、恆大·金龍山水康養谷等多個大型休閒旅遊度假項目,其中順天集團投資的洋沙湖國際旅遊度假區項目計劃投資200多億元,是省旅遊建設「251」工程重點項目,該項目一期工程投資100億元,已於去年6月16日正式開園營業,國際標準運動公園、漁窯小鎮、歡樂水世界等全面對外開放,風情度假居住群、體育運動公園、艾美五星級酒店等二期項目正穩步建設。項目全部建成後,將成為我國中部地區規模最大的旅遊綜合體。
去年以來,我縣先後與長沙興旺集團、中惠旅、御金龍等旅遊企業進行項目對接16次,邀請中旅集團、恆大集團、深圳筆克集團、中惠旅、中體飛行、新華聯集團、廣州御金龍集團、康輝旅遊小鎮等有投資開發意向的企業來湘陰實地考察。去年7月份在長沙舉辦的湘陰(高新區)招商推介會上,與艾美五星級酒店、地中海俱樂部、麥咭兒童樂園、伐木哩童話小鎮等旅遊項目籤約,與中惠旅就景點託管經營達成了意向性協議。
今年來,我縣把「廁所革命」列入全域旅遊重要項目,強力推進旅遊「廁所革命」,多方聯動推進實施,高標準完成8座旅遊廁所的新建或改建,超額完成了旅遊廁所建設計劃任務,全市排名第一。接下來,將通過不斷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大幅提升旅遊承載力,吸引更多域內外遊客。
湘陰地處長嶽益三市五縣中心,是湖南湘江旅遊帶、長株潭旅遊圈、環洞庭湖生態旅遊區的重要節點,境內10多個景點可與省內主要旅遊產品對接串聯,1小時內可直接服務周邊地區2000萬城市人口,適合打造城市近郊休閒旅遊目的地,市場潛力巨大。「我們後續將組織各旅遊企業、旅行社負責人對全縣景點景區踩線,形成多條精品旅遊線路,發掘全域旅遊新熱點,助推縣域經濟發展。」楊林信心滿懷地說。
精彩評論 請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