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爸媽快來看
說到誇讚孩子,可能很多父母都覺得很簡單,當孩子給我們帶來一些意料之外的驚喜時,大家會由心地誇讚孩子「你真棒」,不過誇讚孩子也是有學問的,很多「幹得真漂亮」、「做得真棒」、「你實在是太棒了」的誇讚,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可能會阻止他們勇敢。
過度誇讚會讓孩子勇敢心受挫?這是真人真事的教育學問
鄰居的女兒娜娜,就是從小生活在被誇贊的「你真棒」裡,手裡的手機也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成為了孩子的專屬相機,第一次打噴嚏、學會拿杯子喝水、喊聲爸爸媽媽、邁開小腳丫走路……
實際上,像鄰居娜娜這樣習慣把每一個瞬間都用拍照的方式記錄下來,幾乎每一位家長都在重複,這也是在保留孩子每一個成長瞬間的記憶,但保留記憶歸保留還是要以鼓勵孩子為主,如果孩子打個噴嚏家長們都激動地說「哎呦,小寶貝學會打噴嚏了,實在是太棒了」,那麼孩子就會習慣性地享受這種讚美,假如有一天家長們的誇讚不再細膩了孩子會如何呢?
他們會自卑、心裡會產生較大的落差,甚至產生極強的自我懷疑,可能孩子已經做的非常好了,但是可能因為沒有及時的誇讚而失落、封鎖內心,所以過度的細膩誇讚突然終止就是一種無形的傷害,而誇讚孩子也是有著比較大的學問,在讚美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誇到點子上,才能讓讚美發揮作用、讓孩子更積極向上一些。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讚美孩子的時候該如何誇到點子上呢?
1、 讓表揚變成「被需要」
說到表揚孩子,很多父母第一反應就是「你真棒」、「做的真好」,剛開始的時候可能還帶著「寶貝」的稱呼、包括表揚的細節,隨著表揚的次數越多、表揚的方式也變得太過淡然,甚至減縮至「真好」、「嗯」、「哦」等等,這種走心的誇讚或許對於大人們來說沒什麼感覺,但被表揚的孩子就像是冬天裡,突然沒有了外套一樣寒冷、沒有安全感。
所以,我們在表揚孩子的時候不能太細膩、表揚孩子的進步即可,如何表揚孩子的進步?這就需要抓住表揚的關鍵時刻去就事論事了,假如孩子今天上學沒有賴床、主動早起了,這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表揚機會,我們要知道表揚孩子的目的是讓孩子感受到自信、做事情更積極,那麼就需要抓住有意義的進步瞬間。
對孩子說「你今天表現的真棒,以後就由你來叫醒爸爸(媽媽)好不好」?每一個孩子都希望被需要,這是對他們能力的認可、也是尊重一個人的表現,相信這種具有「被需要」的表揚,會讓孩子保持好習慣的積極動力。
2、讓讚美變成「我相信」
在孩子成長的一路長途裡,我們經常會為了孩子某一個瞬間而驚喜不已,小的時候是第一次叫爸爸媽媽,長大後是考試拿到出乎意料的成績,而作為家長往往驚喜起來的時候都會讚美孩子「太棒了」,然而「太棒了」聽多了會混淆孩子的自信和自大,當自信成為「自負」時父母就是最大的始作俑者,所以讚美一定是要讓孩子更自信。
如何通過讚美讓孩子更自信?這就需要從日常的「我相信」開始了,比如孩子邁腳學走路,我們驚喜地對孩子說「寶寶真勇敢,來我們再邁腳一步,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在表揚孩子進步裡的勇敢時還不忘鼓勵孩子繼續前進,這才是對TA最有實效的讚美方式,而孩子也可以在進步裡不斷激進、直至越來越優秀。
3、讓允許出錯變成「真正的聰明」
在很多常見的誇讚裡「你真聰明」也是一個慣用詞語,如果孩子每一個發現都用「聰明」來說事,他們在面對實事的時候就很容易陷入「都不是事」的反被聰明誤裡,我們經常見到很多孩子面對困難的時候表現得很無所謂,當他們真正經歷挫折的時候就會一蹶不振,真正的聰明應該像陽光一樣普照大地,而不是有人誇讚了就積極努力、無人誇讚了就頹廢難受。
讓孩子展現「真正的聰明」一定是要從允許孩子出錯開始,家長的每一小進步都會成為孩子的每一大進步,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父母一定要允許孩子出錯,出錯是成功的鍊金石、也能在不斷嘗試的訓練裡把握更好的學習方法,如果孩子做題一看試卷就頭暈,我們不妨告訴孩子「你先做簡單的題目」。
讓孩子從簡單的題目裡找到自信、做題的感覺,他們才能夠去突破、並挖掘更困難的題目,在這個過程當中不論孩子做出的題目答案是對是錯,都不要去幹擾給孩子充足且安靜空間,你會發現孩子沉迷解題的安靜不僅僅養眼,還是「真正聰明」的典型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