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月17日電(孫國根 陳靜)記者17日獲悉,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周行濤教授、薛楓主治醫師領銜的上海角膜塑形鏡研究團隊等,歷經3年研究發現,角膜塑形鏡(OK鏡)聯合低濃度阿託品滴眼液治療近視可顯著控制近視發展。
該研究為臨床聯合治療近視和個性化控制近視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循證依據。該成果已發表在該領域最新一期國際學術期刊《接觸鏡與眼前節》(《ContactLens&AnteriorEye》)上,引起國內外同行廣泛關注。
據悉,青少年近視多屬於眼軸增長的軸性近視,如眼軸增長過快,則表明近視速度增長過快和近視度數加深過快。目前控制近視發展公認有效方式包括,戶外活動、光學方法(包括OK鏡)及低濃度阿託品滴眼液治療三種。
其中OK鏡對低中度青少年近視者控制效果,在不同的報導中結果有所差異,相比單光框架鏡片而言,平均減少眼軸增長41.7%。可見仍有不少配戴者不能很好控制近視發展;而低濃度阿託品據以往文獻報導有較好的近視控制效果及更小的藥物副作用。
周行濤、薛楓研究團隊開拓創新思路,他們想如果將光學及藥物兩種方式聯合應用,是否可以達到更好的控制近視效果?
於是,研究團隊對已完成兩年角膜塑形鏡治療的60名受試者的60隻眼進行了為時3年的眼軸長度增長的回顧性研究。研究對象是開始接受OK鏡治療時的年齡在5.6-11.6歲之間,平均近視為275度的患者。在他們接受OK鏡治療的第一年(I期),他們的年眼軸增長均超過0.25毫米;第二年(II期),除了OK鏡治療外,他們每晚用0.01%阿託品滴眼液聯合治療一年。在II期聯合阿託品治療後,眼軸增長顯著降低到每年0.14?毫米。
研究團隊由此得出結論,在近視快速增長的青少年人群中,如果進行OK鏡治療仍然無法控制快速的眼軸增長,低濃度阿託品的加入可以顯著減緩接受OK鏡治療患者的眼軸增長速度,增強近視控制的效果,而這一效果與基礎近視和年齡沒有關係。這對於OK鏡治療後眼軸增長過快的患者來說,將從添加低劑量阿託品中獲益更多。
該團隊的研究結果還證實,OK鏡治療後,近視控制依然不佳,或近視快速增長的人群(如低年齡起病兒童,父母雙方高度近視的兒童),聯合治療比單一治療控制效果更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