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屯要出村志了!

2021-03-02 我家新鄉

繼陳堡之後,王小屯也要出村志了。近日,大塊鎮王小屯村召開《王小屯村志》編纂出版工作動員大會,商議出村志的事兒。

村志特邀編輯李明春《大塊鎮志主編》宣讀了「關於成立新鄉市鳳泉區大塊鎮王小屯村志編纂委員會的通知」、「關於徵集《王小屯村志》資料的通知」 、「關於徵集《王小屯村志》人物範圍及標準的規定」等3份公告,以及《王小屯村志》資料徵集提綱。然後,由特邀編輯潘宇(原民權縣誌主編)、特邀編輯蔡廣鍈(女,原修武縣誌主編)就編修村志的意義、編纂資料如何徵集等進行了詳細講解。作為黎夫故裡,編撰村志意義重大。

村黨支部書記、村志主審石寶金在講話中說:吃水不忘挖井人,編修村志,就要記錄那些為村民、為集體做出貢獻的人,我們要學習先進,宣傳典型,努力建設富裕、文明、美麗和諧的王小屯。

王小屯村兩委會根據新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做好鄉鎮志村志編纂工作的通知》(新政辦〔2014〕98號)等文件精神要求,啟動《王小屯村志》的編纂工作,這將是一部全面反映全村自然和社會的歷史與現狀、綜合性的史料著作,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科學性、歷史性、時代性、百科性、資料權威性、文獻性和專業特色性,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記錄一方歷史、傳承優秀文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將起到重要的歷史作用。

村志工作的編纂分五個階段,分別為村志啟動與資料收集階段、初稿編纂階段、全面校對與審核階段、專家審核與送審階段、出版與印刷階段。村志編纂時間跨度約1年。全書為大16K版精裝本,由地圖、彩頁、插圖及內文等組成,40萬字左右。

附:《王小屯村志》資料徵集提綱

一、村域各部門(含學校、衛生所等)

1、成立時間,地理位置;單位全稱及名稱沿革;機構設置;主要職責與歷年來工作開展情況;所獲榮譽(含頒獎時間,頒獎單位及內容;附照片);單位正職更迭,(含任職年限「××××年×月至××××年×月」);

2、特色條目若干,含重大歷史事件,工作中的閃光點及具開拓創新性質的改革等;

3、所轄職責範圍內2018年底的統計數據;

4、單位特色照片選登。

5、技術職稱人物,含已故、離職人物按相關文件「規定」凡符合入志標準參照「三、人物」標準供稿。

二、企業(含駐村企業等)

1、成立時間,企業全稱及名稱沿革;地理位置;法人代表;佔地面積,建築面積;註冊資金;生產規模,主要設備及產品情況;2018年底產銷總額,上繳稅金數、職工人數及技術人員數等;

2、特色條目若干,含名優產品選介、工作創新並取得顯著成績及在同行業內所特有的閃光點,對社會和家鄉的貢獻等;

3、歷年來所獲得榮譽表(含頒獎時間、單位及內容,附照片);

4、企業人物簡介按文件「規定」凡符合入志標準者參照「三、人物」標準供稿;

5、特色照片選登。

三、人物

1、姓名,性別,年齡(×年×月×日生,陽曆),民族,籍貫(×市×縣(區)×鎮(鎮)×村第×村民組人),最高學歷(含×年×月×日至×年×月×日)在×小學、中學、大學等何專業畢業;黨派;是否參軍;參加工作情況(工作單位,職務;參照學歷);擅長及工作閃光點;相關著述及職稱情況等;

2、已故人物註明何年月日逝世;

3、村籍在外人士後注地址,聯繫電話;

4、所獲榮譽(含頒獎時、頒獎單位、頒獎內容),附複印件、照片;

5、研究生學歷、中級職稱、先進人物,提供證書、證件原件並附複印件;

6、個人近期2寸照片1張。

四、以上資料需本單位(人)蓋章或籤名確認,供稿截止時間2019年9月30日。

截至目前,鳳泉區38個行政村,已編出版的村志有9本。其中,潞王墳鄉6本,分別是《堡上村志》《分將池村志》《金燈寺村志》《五陵村志》《老道井村志》《王門村志》;耿黃鎮2本,分別是《何屯村志》《尚介村志》;大塊鎮《陳堡村志》1本。

相關焦點

  • 王小屯陪李敖走過一生,育一兒一女,卻永遠有另一個人的影子
    此前賴嶽忠也曝光過王小屯的照片,仍然是那麼美麗,不禁讓人感嘆,能遇到如此美麗又大方知性的女子,也是李敖的福氣。回顧李敖與王小屯的故事,算得上平淡,也不能說無趣,王小屯與胡因夢一樣,崇拜李敖是個學識淵博的文人,但兩人初相識的時候,是李敖追的王小屯,不顧其父母的反對,不顧外界對王小屯的誤解,就連王小屯的名字,也是李敖為她取的(王小屯原名王志慧,她和李敖初識到故宮博物院看展覽時,看到一隻可愛的「小豬」 時,李敖替她起的,之後為尊重李敖,王小屯同意了改名。)
  • 《新旺村志》序言
    >   王祥夫   村志是一個區域歷史的真實寫照和理性總結,是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軌跡和再現。他們篳路藍縷,不竭追尋,湧現出了眾多仁人志士、能工巧匠以及商賈名流。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新旺村人民勵精圖治,開拓進取,取得了可圈可點的業績,幾代新旺兒女在建設家鄉、奉獻社會中,身手不凡,功勞卓著。   新旺村有著豐厚的人文積澱,在革命建設和發展階段,都發揮了突出的作用,做出了非凡的貢獻,更湧現出了令人敬佩的英模典範。
  • 茶山《南社村志》入選中國名村志
    茶山《南社村志》入選中國名村志 2020-12-21 22: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李敖老婆王小屯及兒子叫什麼 臨沂人可能不了解的事情
    王小屯與李敖在婚前愛情長跑8年。其間,她從護校插班考文化中文系和中興中文系,都是由李敖陪同,平常兩人也天天膩在一起。但是,沒有人知道她與李敖在一起。   王小屯念大學的時候,中國思想史老師一天到晚在講李敖,但是小屯都裝作與她無關。但這段愛情卻遭到了王小屯父母的一度反對,認為李敖不僅大王小屯近30歲,還那麼不安分,簡直令人擔心!   王屯最後撂下狠話:「如果不嫁給李敖,我就一輩子不嫁!」她父母才終於點頭。李敖親筆在結婚證書上寫下四句話:「證人從老,正書從俗。正朔從偽,三從出爐。」
  • 東莞茶山《南社村志》入選第四屆全國名村志
    12月17日,第五屆全國名鎮論壇暨第四屆全國名村論壇在山東德州市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研討當前中國名鎮志、名村志文化工程開展情況和工作方向。 東莞茶山南社村的《南社村志》入選第四屆全國名村志。
  • 黨史工委:常州市全力推進江蘇名鎮名村志編纂工作
    為認真貫徹落實江蘇名鎮名村志編纂委員會會議精神,更好地推進江蘇名鎮名村志編纂工作,9月3日下午,常州市地方志辦公室在天寧區組織召開江蘇名鎮名村志編纂推進工作會議,常州市地方志辦主任李亞雄、副主任臧秀娟、編纂二處處長杜仁彬、天寧區地方志辦主任章麗華以及江蘇名鎮名村志《湖塘鎮志》《孟河鎮志》《焦溪村志》責任主編等參加會議
  • 35.9萬字、800年歷史,東莞茶山《南社村志》入選全國名村志
    第四屆全國名村志有五本,東莞《南社村志》名列其中。12月17-18日,第五屆全國名鎮論壇暨第四屆全國名村論壇在山東省德州市召開,公布全國名村志名單,東莞市志辦和茶山鎮政府有關人員介紹經驗,並接受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頒發的榮譽證書和牌匾。
  • 【無錫】雲林街道眾鄉賢發起編寫村志
    10月29日,錫山區雲林街道雲林社區舉行《長大廈村志》發行儀式。據了解,《長大廈村志》共18章,約16萬字,全面系統地收集、記錄了長大廈村近千年來的發展變遷。長大廈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湧現了唐朝詩人李紳、元代畫家倪雲林等一批歷史文化名人。
  • 福安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村志來了!你知道是哪個村的嗎?
    福安市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村志《大留村志》於2020年11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為了更好地貫徹中共十九大提出的「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的精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9年9月,羅江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決定啟動《大留村志》編纂工程,並邀請寧德市民族中學退休教師李健民擔任主編。
  • 塘溪九旬退休教師童中人13年義務編寫村志
    走在塘溪雁村的山路上,老人的步履匆忙,但是精神矍鑠,伴著一邊潺潺的溪流聲,他朗聲笑著告訴記者:「我這把年紀的人,明天說不定就不在了,所以我做事要抓緊一點啊!」    他正在忙碌的是一件公益事——給雁村寫村志。
  • 關於編纂《大賀莊村志》徵集資料的啟事
    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大賀莊村人守土耕耘務農,苦讀聖賢登科,敢拼敢幹辦企,勇闖天涯經商,歷史上創造出座座豐碑。從木棉引植,到棉布紡織,外出開號經營綢布。以及中藥採集、收購,到遊外坐莊懸壺買賣藥材。改革開放後採礦辦企等。大賀莊人歷經數百年,開闢武安人經商之先河。政治上曾是大賀莊鄉政府所在地、十三聯保駐地,經濟上曾是武安商幫發源地、文化教育上曾有武安縣二高(崇實小學),武安師範成立時的最大資方。
  • 肥城市《北辛莊村志》出版發行
    近日,肥城市《北辛莊村志》出版發行。該志由原泰安日報社副總編輯趙學法主編,設8編31章122節,共62萬字,歷時1年7個月編纂完成。編纂過程中,以「存史資政、啟迪後人」為宗旨,按照「橫向列題不漏項,縱向敘述不斷線」,以「大事突出,要事不缺,新事不漏,瑣事不錄」為標準,全面記述了北辛莊村270多年的自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情況。 該志布局合理、結構嚴謹、內容豐富、條理清晰、涵蓋廣泛、特色鮮明。
  • 「初心在身邊」雲和小順:老黨員編寫35萬字村志 在青山中傳承紅色...
    自2008年退休之後,徐景舟作為老黨員不忘初心,利用自己曾在文化館的工作經驗,致力於挖掘小順的歷史故事,他利用業餘時間,寫了35萬多字的小順村村志,這是雲和縣有史以來第一本村志,從未學過電腦的他自學技術,將小村的歷史留存了下來。他自掏腰包到處奔波,收集資料、查證史料、文獻考證從來都是親力親為。
  • 中國名村志叢書編纂規範
    >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規範中國名村志叢書收入各志編寫,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叢書編纂實際,制定本編纂規範(以下簡稱《規範》)。第十條 特定政治術語應按國家規定規範表述,如:「大躍進」,「文化大革命」,「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個有利於」,「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左」的錯誤。第十一條 涉及臺灣地區的所謂政府機構,均須加引號,如「行政院」。
  • 老人手寫編85萬字村志,記錄古鎮2000年變遷,6年完成手稿半米高
    2009年起,他手寫編撰了《南董古鎮志》,用85萬字記錄下了他土生土長村莊2000多年以來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變化,前後費時6年,村志脫稿時手寫稿已有半米多高。「四五」時期 兼職當「通訊員」參與根治海河龔小元1945年2月出生於石家莊藁城,從藁城一中畢業後便到南董農中任教,做起了一名民辦教師。那時候,龔小元白天給孩子們上課,晚上點著油燈搞創作,一直夢想著成為一名作家。
  • 退休歸桑梓 「挖」出濟寧第一縣
    眼下,王洪軍正著手編寫湖陵村志,他說,希望有本村志,給後人講述村子是怎麼一步步走到今天的,還希望村子能夠按照「中華古村」的定位規劃  而發現、挖掘、研究這些的,是生於斯、長於斯的湖陵村人、微山縣退休老幹部王洪軍,64歲的他戴著一副老花鏡,眉眼間帶著笑意,說自己當年因為多種原因沒能大學畢業、心留遺憾,所以後來一直喜歡看書學習、多學文化,去年要出書才學會了電腦打字,也沒有什麼值得讚揚的,而一談起村子的歷史,他就滔滔不絕。  「通過查找翻閱梳理古籍,我們發現,咱們湖陵可是濟寧市最早設置的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