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願花常開,望有故人能常在,故人不見今日景,今時花開思故人。
2003年12月30日,那朵開了四十年的花隨風而逝,但那一朵永不凋零的《女人花》卻永遠迎風而立。時至今日都暗香撲鼻。
梅豔芳,我青春的記憶,她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都給人以驚豔。她的人生也是如此。能如此傳奇可能也跟她的早年經歷有著莫大的關係。
梅豔芳出生不久,父親便英年早逝,留下母親和四個孩子。
排行最小的梅豔芳在四歲時便和大姐一起跑江湖賣唱,從歌廳到夜總會,從路邊攤到大排檔,只要能吃飽飯,哪裡都可以是她的舞臺,而這樣的生活她過了十五年之久。
直到1982年的新秀歌唱大賽,梅豔芳憑藉自己的多年舞臺經驗,驚豔了所有在場的評委,一舉奪得當年的新秀冠軍,從而走上音樂之路。
我們如今來看,梅豔芳是幸福的,也是傳奇的。
從出道到她告別舞臺,梅豔芳總共開了292場演唱會,成為世界紀錄上演唱會最多的亞洲女歌手。更有在1990年8月的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連開30場演唱會的壯舉。
在音樂的道路上,她有著無數經典的歌曲,諸如唱盡她人生渴望的《女人花》,表達內心想法的《壞女孩》和《妖女》,追求一生而沒有得到的《親密愛人》等等。
在影視的道路上,她千人千面,表演入木三分,無論什麼類型的角色在今天看來都是如此的完美。
譬如和搞笑之王周星馳合作的《審死官》和《逃學威龍》,即使和星爺搭戲,她也能不遑多讓,把握住每一個細節,每一句臺詞。
再如和楊紫瓊,張曼玉搭檔的《東方三俠》,武打動作和自身融為一體,形神兼備,將一個女俠的形象演繹的無可挑剔。
她在《胭脂扣》上留下了「如花」這個名垂影視的經典形象。也在《何日君在來》中留下了在戰爭中文藝的吳梅伊。
她有無數的經典,也有無數的形象,時至今日,這些形象我們仍能記憶猶新。
在事業上,她是永不凋零的《女人花》,一朵常開不敗的花,一朵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花。
但回歸生活,梅豔芳是悲劇的,她沒有最終的歸宿,直到她四十歲香消玉殞,她都沒有找到她生命中的白馬王子。
她再也不是那朵不敗的花,而是隨風飄落的梅豔芳。
世人都希望梅姐和哥哥能走到一起,認為他兩郎才女貌,必定是天生的一對。
但他兩的故事也正如兩個人合作的電影《胭脂扣》的如花和十二少一樣。
如花身居青樓,雖是風塵女子,卻不喜金銀,不慕權貴,唯獨鍾情於十二少,只因十二少給了她十個字:「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
兩人情投意合,有情有義,可事與願違,因為門第之見,兩人不受世人看好,最後雙雙殉情。
為了永世不忘十二少,如花不願走黃泉路,不肯喝孟婆湯,再世為人!
從而做了五十年的孤魂野鬼,五十年後,如花遍尋無果,便重返陽間,這一次她看到了那個她牽掛兩世的男人,可十二少已有家室,雖在暮年卻兒孫繞膝!
絕望的如花取下那個跟了她兩世的胭脂盒遞給了十二少,一句話不說決然的離開了。
其實我們現在來看,這部電影猶如梅豔芳感情的真實寫照一般,註定了她的孤獨。梅豔芳曾對哥哥說:「如果我四十歲未嫁,你也沒有結婚的話,你就娶我」,可這句話卻成了兩人下一世的約定。
世人也知道,梅姐愛著劉德華,她自己也承認劉德華滿足了她心裡對男人的所有幻想。可造化弄人,他們兩之間的故事又跟兩人合作的電影《愛君如夢》一樣。
不會跳舞的富家女張天娜因為要參加舞會,家裡找來了舞蹈老師劉南生教她跳舞,兩人一見傾心,互生情愫。
在舞會快要來臨之際,張天娜覺得老師的舞鞋太破了,於是就拿去扔了,買了一雙很名貴的舞鞋給他。
本以為對方會高興的她,卻不想人家並不領情。最後的舞會很成功,兩人技驚四座,博得滿堂彩。
但後來,劉南生卻選擇了離開,似乎沒有一絲絲的留念,只留下了那一句:「你知道嗎?舞鞋是一個舞者的靈魂」。
梅姐一生愛著劉德華,就像她說的,劉德華在她心目中是100分,而劉德華說他只能給自己打60分,給梅姐59分。
終其一生,兩個人誰也沒有讀懂誰,誰也沒有進入誰的世界,只是在錯過當中錯過了彼此。
在她生命最後的演唱會上,她穿上了婚紗,哭著對她的歌迷說:「我希望自己能夠在30歲之前結婚,32歲有孩子,有自己的家庭,可我如今40歲了,我卻什麼都沒有」,也就是在演唱會之後的四十天,她便離我們而去,撒手塵寰。帶著她的不甘和悽涼永遠的離我們而去。
我無法用筆寫盡梅姐的故事,我所能做的也只是祝福,祝福這個傳奇的女人能永遠做一朵不凋零的《女人花》永恆綻放,而不要再做那個隨風飄落,無處安身的梅豔芳。
如今,已經17年過去了,文章的最後且讓我們用歌聲一起來緬懷她吧!
「女人花,搖曳在紅塵中,女人花,隨風輕輕擺動……」!
重新上路,跪求關注,謝謝大家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