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發生過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戰役,所以中國的歷史也可以是一部充滿熱血的奮戰史,今天的和平得來不容易。我們應當常用一顆感恩的心到英雄紀念紀念一下那些為了人們和平偉大付出的先輩們。
我們作為二十世紀的新青年應當銘記歷史的教訓,珍惜今日的大好時光。在中國的戰爭史上,其中抗美援朝這場戰役讓人無法忘懷,當然這個戰役中,也出現了很多的英雄人物,比如我們今天要介紹的英雄人物胡修道。
友人說:「初生牛犢不怕虎」,這句話的意思是才誕生不久的小牛,不害怕兇猛的老虎,同時也說明不懼怕一切風浪,敢於拼搏的年輕人。
胡修道當年參加抗美援朝戰役的時候,雖然作為新兵,但是卻一個人對抗二百個敵軍,而且還毫髮無傷,真是令人敬佩,那麼當年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我帶大家來了解一下當年的故事吧。
一九三一年十月份,胡修道在四川省一個小縣城裡出生了,他的父母都是樸實無華的農民。在一九五一年的時候他便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隨著志願軍一起奔赴前線參加戰役。這是胡修道第一次參軍,作為新兵就去參加戰役,內心是無比激動的。
當時胡修道參加的還是抗美援朝的戰役中比較重要的上甘嶺戰役,在上甘嶺戰役中,相信大家應該知道這場戰役犧牲了很多人,胡修道因為是第一次參加戰役,肯定是要聽有經驗的老兵教導的。
胡修道跟著班長李鋒負及另外一名新兵滕士生前去第三號陣地,他們剛剛到達陣地,便受到敵人炮火攻擊。胡修道作為毫無經驗的新兵,內心是非常緊張的。
班長李鋒負大喊道:「趕緊攻打敵人」,胡修道才反映過來將所有的手雷一起投向敵人。但是誰不曾料想敵人早就被打跑了,胡修道後來嘆息的說道:「我如果知道敵人早就跑了,我就不會白白投出去那麼多彈藥了。」
不久之後,敵軍又重新返回陣地,開始發起第二輪攻擊,班長說:「咱們這次採用聚攏法來攻打敵人」,胡修道聽從班長的指揮先從敵人的兩側,敵人受到攻打便向中間部分集合,然後等他們都集合的差不多的時候,再一起消滅他們。
由於班長的指揮,他們成功抗擊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最後胡修道也有了信心,膽子也大了起來,他按照班長的指導的方法,多次打退了敵人進攻。這個時候班長突然被接到命令,去支援其他的陣地,班長在臨走前告訴胡修道一定要守好這個好容易得來的陣地。
班長走後這個陣地只剩下胡修道和另外一個新兵滕士生,他們兩個默契地配合著對方很多次擊退了敵人的進攻。這個時候排長過來幫助他們。
然而誰能預料到,排長剛到該陣地就被敵人的炮火給擊中了。排長這個時候已經奄奄一息了,但是在逝去前認真地叮囑胡修道一定要好好守住陣地。
後來他的同班的那個士兵也受了重傷,被人抬下去救治了,這個時候陣地裡只剩下胡修道一個人了,胡修道利用剩餘的東西一次又一次勇敢地抵抗了敵人的進攻。
直到傍晚胡修道看到自己手中還剩下最後一顆手榴彈的時候,便決定於敵人要同歸於盡了,這個緊要的關頭,增援的士兵來到了該陣地,敵人們一看中國志願軍的大隊伍來了,嚇得趕緊離開了。
戰爭終於結束了,志願軍開始對這次戰役進行人員統計,他們發現胡修道所在的陣地,敵人的傷亡人數令人驚訝,竟然有二百餘人。
抗美援朝,可以說是一場表明我軍立場,壓制美軍的一場戰爭。和美軍在朝鮮戰場廝殺決戰,也讓美軍看到了我軍男兒的熱血戰魂。
記錄講述抗美援朝的作品有很多,但要說真實詳細,客觀易懂的,要屬李峰寫的這本《決戰朝鮮》。
這本書以真實歷史的角度, 詳細記錄了抗美援朝發生前後的各種事件,深受廣大軍迷的喜歡。全書氣勢恢宏、語言簡練易懂、從多個視角記述和分析了韓戰成因、決策過程、五次戰役及板門店停戰談判等重大事件。
對抗美援朝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翻閱此書,你會尋找到當年那段歷史的細節。
歷史不散場總結:
胡修道雖然作為新兵,但是在這次戰役中卻表現得很英勇,戰績更是讓人驚訝,胡修道真是很讓人佩服,不愧是抗美援朝的勇士。
其實在這場戰役中,裡面誕生的英雄人物也不少,但是像胡修道表現這麼優秀的還是很少的,胡修道值得我們讚美他。
作為後輩我們更應該向胡修道學習,學習他那敢於向敵人挑戰努力拼搏的精神。另外我們要珍惜和平,把握當下的機遇,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