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課堂改版了,視頻可以點播看
為了方便廣大杏林學苑用戶觀看學習課程,杏林學苑技術團隊特地打造了一套全新的在線學習課程,大家可根據自己特長選擇相應課程學習,隨時隨地點播學習,每周一、四會上傳新視頻,祝您高效快速的提高診療技術。
觀看方法:點擊文章最下方閱讀原文,即可進入系統,選擇相應課程進行
⊙作者:張凱麟
⊙編輯:杏林君
中醫男科創始人之一,全國名老中醫,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王琦教授,學驗俱豐,用藥獨具匠心,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多有發揮。今有幸隨師應診,實感受益良多,茲舉男科用藥數則,以示其臨床技巧。
仙鶴草,苦澀寒,入心、肝經,素為涼血收斂止血之品,多用於各種出血性疾病,古有「止血之聖藥」之美稱。而教授將其用於男科則認為有「益氣攝血,解毒殺蟲」之功。
益氣攝血:教授常說,前人之用仙鶴草以收斂止血,皆因其益氣而能攝血也,《滇南本草》述其可治「日久赤白血痢」,《百草鏡》曰其「治婦女血崩」,楊時泰《本草述勾元》載其為「小便溺血之要藥」。而民間以其功著而稱為「脫力草」,據云服之令人體力大增,神氣頓復。更有清末民初名醫丁福寶先生用其治療自汗、盜汗,無不神效。然細細究之,其「止血」之效,實為「益氣」之功,故須識此。據現代藥理研究充分證實,仙鶴草有促進血液凝固,收縮血管(特別是周圍血管),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故教授臨床多用於治療靜脈漏性及靜脈引流障礙性陽痿,可謂獨具慧眼。
解毒殺蟲:《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篇》云:「少陰脈滑而數,陰中生瘡,陰中蝕瘡爛者,狼牙湯洗之」。「狼牙草」即仙鶴草也。顯然仲景所列的脈證與現代溼熱下注之陰道滴蟲症相符。《藥物草》亦云:「狼牙治浮風搔癢,煎汁洗惡瘡」,《日華子本草》更有「殺腹髒一切蟲」之記載。而教授認為男科病多與「溼熱蟲毒」有關,如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以及由此而致的陽萎、早洩等病。而仙鶴草具有抗感染、殺菌作用,對支原體、衣原體感染性疾病其效更佳,已被多年臨床實踐所證實。
臨床應用:教授常以仙鶴草配黃芪、當歸等益氣攝血,治療血管性陽痿;與白花蛇舌草、益母草、茜草、車前草等配伍,清熱利溼,活血通絡,治療血精、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與苦參、百部等配伍,外洗治療外陰搔癢、溼疹等。常用量15~20g。
薑黃,苦辛溫,歸脾、肝經,以破血行氣、通經止痛而著稱,常用於引藥上行,治療肩周諸患,如古方五痺飲用薑黃治風寒溼氣手臂痛。教授臨證時每取其「清熱通淋」之功效以治慢性前列腺諸疾。
教授詳曰:早在明代繆希雍《本草經疏》就有言:「薑黃得火氣多,金氣少,故其味苦勝辛劣,辛香燥烈,性不應寒,宜其無毒,陽中陰也,降也,入足太陰,亦入足厥陰,苦能瀉熱,辛能散結。故主心腹結積之屬血分者,兼能治氣,故又雲下氣,總其辛苦之力,破血除風熱,諸癰腫,其能事也」。《本草求原》亦載「薑黃,辛溫達火化氣,氣生化則津液行於三陰三陽。清氣注於肺,濁者注於經,溜於海,而血自行,是理氣散結而兼洩血也」。充分說明薑黃不僅可下行清熱,還可行氣以活血,更有化氣行水排濁之效。正如陳藏器所云:「此藥辛少苦多,性氣過於鬱金。破血立通,下氣最速。凡一切結氣、積氣、症瘕瘀血,血閉癰疽,並皆有效,以其氣血兼理耳」。而現代藥理研究證實,薑黃有抗血凝和抑制血小板聚積作用,並有明顯的抗炎、抗病原微生物及原蟲的作用。
教授認為慢性前列腺炎多屬「瘀濁阻滯」為患,前列腺管受炎症刺激,出現充血、水腫,進而纖維變性,致使管腔狹窄,內容物及分泌物排不出或排出不暢為病。諸多藥物甚難達其病所,故成為臨床難治性疾病之一。而薑黃以卓越的功效,用之於臨床每收奇功。
臨床應用:臨床常以薑黃配當歸、苦參、浙貝母等或與薏苡附子敗醬散同用,以清熱解毒,祛瘀排濁,通絡散結,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病。常用量9~12g。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歸脾、胃經,素為「清熱生津,止渴」之品,常用於治療熱病口渴,消渴多飲,肺熱燥煩,瘡瘍腫毒等症。方如栝樓牡蠣湯、栝樓桂枝湯、玉液湯等。而教授用天花粉於男科則認為其有「清熱燥溼、消腫排膿」之功。
清熱燥溼:教授常說,唐代以前已用天花粉以清熱燥溼,如《名醫別錄》載「可除腸胃中痼熱,八疸身面黃」。王劍賓《國藥詮證》有云:「栝樓根性苦寒,苦能燥溼,寒能清熱,《本經》主治消渴,以溼阻而渴,故燥溼可以通阻而止渴,溼化為熱則身熱,未盡之溼留滯胸中則煩滿。故清其已化之熱、燥其未化之溼,可以除溼熱而祛煩滿」,充分說明天花粉可清理溼鬱化熱之證。李東垣對此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謂:「栝樓根燥溼可以除煩,通阻可以止咳,惟須用之於溼已化熱之候,如未化熱而用之,則必寒滯而氣悶也」。教授認為,在男科病中,諸多疾患乃溼濁瘀阻化熱為病,必須施以清熱燥溼,化濁祛瘀,其為治本之法,而天花粉則為首選藥物之一。
消腫排膿:天花粉消腫排膿之效,早為歷代醫家所認識,如《婦人大全良方》仙方活命飲,《證治準繩》天花刮毒散,以及《外科正宗》如意金黃散等,均以天花粉消腫排膿。據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天花粉所含有效成分具有廣譜抗病毒、消炎作用,同時能調節自身免疫,所以教授認為,在男科臨床中用於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不育症等,精液、尿液中有膿細胞者,有化「溼毒瘀蟲」之效。
臨床應用:天花粉清而寓燥,燥而寓清,可燥其溼,化其熱。毋須慮徒傷其津。臨床多與薑黃、蒲公英、茯苓、澤瀉等藥配伍,治療精液、尿液中帶有膿細胞的前列腺疾患及不育等病證。常用量9~15g。
酸棗仁,甘平,歸心、肝經,具「寧心安神」之效,眾所皆知,多用於治療心煩不眠、驚悸怔忡等證,如酸棗仁湯、歸脾湯、天王補心丹等。教授用其於男科則取其「安五臟以啟陽,寧心神以澀精」之功。
安五臟以啟陽:早在《本經》就有酸棗「久服安五臟,輕身延年」之記載,《本草從新》謂其:「平肝理氣,潤肺養陰,溫中利溼,斂氣止汗,益氣定呵,聰耳明目」,而繆希雍更具體地說明「其專補肝膽,又復醒脾……膽為諸髒之首,十一髒皆取決於膽,五臟之精氣皆稟於脾,故久服之,功能安五臟」。五臟安則氣機調暢,氣血和調,方可充分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反之則百病由生。而男女交合之事,必須神暢,志定,神安而行之,如若氣機不暢,則陽道立痿,故用酸棗仁能治療肝鬱膽虛、驚恐傷腎之陽痿,或性慾亢進之陰莖異常勃起等。
安心神以澀精:酸棗仁具鎮靜安神之效。如《聖惠方》用「酸棗仁粥治骨蒸心煩不得眠」,《濟生方》用酸棗仁「治氣血二虧,心脾不足,驚悸失眠,體倦汗出」,《局方》寧志膏用酸棗仁治「心臟虧虛,睡眠不寧,神志不收」,《藥徵》用酸棗仁治「胸膈煩躁,不得眠者」等。而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酸棗仁具有明顯的鎮驚、調節中樞神經、抗士的寧作用。教授認為早洩、遺精與副交感神經機能減退、射精所需刺激閾值降低有關。而用酸棗仁可以安神,調節神經中樞,達到澀精之目的。
臨床應用:臨床常以酸棗仁配茯苓、遠志、菖蒲等藥,安神定志以治陽痿;配柴胡龍骨牡蠣湯加減以和解少陽膽氣,益氣安神,收斂澀精,治療早洩、遺精等病證。常用量:15~20g。
結語:以上只是總結了教授男科用藥經驗之一隅,然其學有淵源,圓活以變通,精於思考,勇於探索,勤於實踐,敢於質疑,更能提出新見之治學風範,實為我輩學習之楷模。
▼▼▼點擊閱讀原文,學習觀看《執業(助理)醫師考點串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