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不僅僅局限於德奧
作曲家們的想像力總是比他們的
身體所在的地方走得更遠
讓我們來看看
他們是如何用音符為我們
譜寫「音樂地圖」
十一長假即將到來
借著這些古典音樂讓我們的心情先放飛一下
「音樂地圖」
首先
讓我們從歐洲出發
第一站
土/耳/其
莫扎特《土耳其進行曲》
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也是最經典的音樂會曲目之一。這首《土耳其進行曲》最初是出自莫扎特《A大調第十一鋼琴奏鳴曲》中的第3樂章。
由於當時,一種異域風格正流行於歐洲,對藝術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莫扎特這首《土耳其進行曲》也就應運而生。
第二站
意/大/利
柴可夫斯基《義大利隨想曲》
柴可夫斯基在1879與1880年間的冬季在羅馬旅行時,無意中聽到一首由義大利民間歌謠所改編的樂曲。最初,他打算寫成一首舞曲,不過回到俄羅斯後,他把這段旋律,寫成了一首狂想曲。
《義大利狂想曲》應運而生,成為了老柴的創作中十分特別的一首,作品聽起來似乎摒棄了俄羅斯音樂一貫的憂鬱與深沉,取而代之的是義大利的熱情奔放!
第三站
西/班/牙
裡姆斯基·科薩科夫《西班牙隨想曲》
《西班牙隨想曲》是俄羅斯作曲家裡姆斯基·科薩科夫在1887年寫成的一部管弦樂曲。這部作品是裡姆斯基最為絢爛奪目的管弦樂作品之一。作曲家試圖通過音樂來表現西班牙民間的歡快、熱烈的節日氣氛。
樂章中,採用了西班牙阿斯圖裡亞斯地區用來迎接日出的傳統舞曲以及阿斯圖裡亞斯風格的方登戈舞,它是西班牙北部阿斯圖裡亞斯地區一種富有活力的舞曲。不僅如此,作曲家精彩的管弦樂配器更為整部作品增色了不少。
第四站
法/國
格什溫《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是美國作曲家格什溫創作的交響詩,音樂將爵士、古典相結合,創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帶有爵士風味的交響樂。
在古典音樂史上也屬於裡程碑式的作品。格什溫也憑藉這部作品,成為了美國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第五站
英/國
巴赫《英國組曲》
組曲是一種古老的器樂套曲形式。巴洛克時期的組曲由一些帶有強烈舞蹈風格的小曲組合而成。有些舞曲是組曲中必選的,有些則是可選的,隨著時間的發展,這種傳統模式固定下來便形成了巴洛克時期組曲特有的結構。
巴赫生活的時代,組曲已經在歐洲非常盛行並完善。巴赫寫過兩套組曲,《英國組曲》與《法國組曲》,這些組曲中,就包含許多舞曲,比如阿拉芒德、庫朗特、薩拉班德等。
第六站
德/國
巴赫《布蘭登堡協奏曲》
1721年,為了在政治之都柏林求得一份好的差事,更為了向當權者展示他的音樂才華,巴赫把之前所做的協奏曲其中的六首湊在一起獻給當時炙手可熱的布蘭登堡選帝侯克裡斯蒂安·路德維希。
《布蘭登堡協奏曲》選用當時已經不佔主流的體裁形式大協奏曲寫成。所謂的大協奏曲是指,以一組獨奏樂器與樂隊相抗衡的協奏曲。在這部作品中,巴赫把大協奏曲的特色演繹得淋漓盡致。正如許多研究學者所說,巴赫用這首作品把大協奏曲推向了最後的高峰。
第七站
捷/克
斯美塔那《我的祖國·沃爾塔瓦河》
作為捷克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斯美塔那用自己對祖國最真摯的情感,創作了感動世界的旋律!交響詩《我的祖國》中的一曲「沃爾塔瓦河」,歌頌了捷克著名的母親河沃爾塔瓦。
如今,所有去過捷克的遊客幾乎都要去一次沃爾塔瓦,感受一下捷克精緻典雅的建築,與那條至今仍然流淌著的河流。
第八站
波/蘭
蕭邦《波蘭舞曲》
波蘭舞曲,並不是一首作品,而是一種音樂體裁。它是16世紀以來波蘭流行的一種民間舞蹈,波蘭舞曲不像瑪祖卡那樣富有民間風俗性,而常具有莊重,華麗的波蘭貴族氣息,古典波蘭宮廷貴族衣著華麗,在波蘭舞曲伴奏下以莊重的步伐走向宮邸大廳,作為舞會的開始。
蕭邦曾創作過許多以波蘭舞曲為體裁的鋼琴作品,其華麗的裝飾音、莊嚴而隆重的節奏,顯示出了波蘭宮廷音樂的精髓。
第九站
匈/牙/利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
《匈牙利狂想曲》是李斯特所寫的鋼琴曲,這套鋼琴曲匯集了許多匈牙利民間音樂元素,遂將其稱之為《匈牙利狂想曲》。
《匈牙利狂想曲》在音樂中,體現了匈牙利音樂特有的一些節奏與曲調,並且在李斯特高超的作曲技術之下,在保留了匈牙利地方特色的同時,又將高難度的鋼琴演奏技術融合在了作品之中。
第十站
挪/威
格裡格《挪威民間生活素描》
格裡格,是挪威的國寶級作曲家。他也喜歡採集一些挪威的民間曲調來創作音樂,他的鋼琴小品集,就有許多來自挪威的優美旋律。
這套《挪威民間生活素描》就是格裡格著名鋼琴作品之一。音樂充滿了格裡格對挪威的山川、河流、森林的眷戀之情,宛如一幅幅動人的風景速寫,樸實而又熱忱。
第十一站
芬/蘭
西貝柳斯《芬蘭頌》
西貝柳斯是芬蘭最著名的古典音樂作曲家,在音樂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他的音樂帶有比較明顯的北歐人民深沉,冷峻的氣質。
這首《芬蘭頌》,是西貝柳斯著名的愛國交響樂作品,旋律激情澎湃,充滿了強烈的民族抗爭精神,又被稱為「芬蘭讚美詩」。
第十二站
俄/羅/斯
格林卡《卡瑪林斯卡亞》幻想曲
《卡瑪林斯卡亞》幻想曲是俄羅斯作曲家格林卡最為著名的作品之一。這部作品也奠定了之後的俄羅斯交響音樂,對穆索爾斯基、柴可夫斯基等後世作曲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作品充分採用了俄羅斯民歌元素進行創作,在格林卡的筆下,他對這些優美的俄羅斯風格的旋律進行精緻的編排與配器,不僅使主題得到了充分的展開與變奏,音樂也充分體現了俄羅斯傳統民間音樂的特色。
第十三站
美/國
德沃夏克《「美國」弦樂四重奏》
「美國」弦樂四重奏,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最受歡迎的室內樂作品,由於其優美的旋律,富有彈性的切分節奏,以及波西米亞人天生帶有的充沛情感,使它至今,仍是全世界最常演奏的室內樂作品之榜首。
在創作這首作品的時候,德沃夏克正在美國擔任一所音樂學院的院長。在感受到美國快節奏的生活,高樓林立的建築之後,德沃夏克覺得自己正體驗著與家鄉截然不同的生活環境。他很快受到了黑人音樂的影響,將一些美國黑人特有的音樂元素,融入到了自己的創作中去。
第十四站
巴/西
喬治·莫瑞《巴西舞曲》
喬治·莫瑞,出生於阿根廷,現居住在紐約。他是一位具有強烈個人風格與嫻熟高超技藝的吉他演奏家。不僅如此,他還創作吉他作品。
他所創作的吉他作品,列入了古典吉他的經典曲目單,他不斷挑戰傳統、技術與風格的界限。對於古典吉他的演奏方式進行創新,探索新的聲音效果。他常常將他喜歡的拉丁美洲的節奏形態和複雜的爵士和聲,再將他們結合自己的音樂想像來創作音樂。
這首作品,是喬治·莫瑞著名的作品,採用了喬治喜歡的巴西拉丁美洲的音樂元素,以及高超的古典吉他演奏技術,顧名為《巴西舞曲》在古典吉他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第十五站
阿/根/廷
皮亞佐拉《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
阿根廷最著名的作曲家,阿斯託爾·皮亞佐拉,是一位具有天賦的作曲家。
這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就是他音樂風格集中體現,通過音樂,皮亞佐拉向我們描述了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之景。
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