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人文事物探秘
人靠衣裝馬靠鞍的背後玄機?
以前有句話叫做人靠衣裝馬靠鞍!為什麼這樣說呢?
這要追溯到人類遠古時代,那時候的人類是沒有衣服的,而且身上還有較多的毛髮,身上的毛髮就起到了保暖和裝飾作用,就像現在的猩猩和其他一些動物一樣。而且毛髮除了保暖裝飾外,還有另外一個標誌性的作用,就是體現自身價值,很多動物也是如此。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當毛髮茂密、色澤光鮮,則表示了正處在青春壯碩的時候,也是充滿魅力及展示權威的時候,也是到了成熟期可以孕育新生命的時候,這個時候會獲得異性的青睞和同夥伴的追隨,也就是說,外表毛髮的茂密及色澤光鮮是獲得眾多資源的時候,而當毛髮變得稀疏,色澤暗淡,也說明到了風燭殘年的階段,這時候各方面內在的外在的能量資源會因為身體的弱化而流失。這是大自然的規律,萬物都是一種能量,能量可以轉化成物質,物質只是能量不同狀態的體現,天道如此。所以呢,遠古時代人類的毛髮就代表了衣服,它標誌性的作用就體現了當時自身狀態的價值,象徵著健康與尊嚴。
隨著人類的進化,人類的毛髮變得越來越少,為了生存需要,最初是為了取暖,慢慢的學會了用樹葉和枯草圍裹身體,到了冬天就用獸皮圍裹身體,開始是簡單的圍裡,後來漸漸的進化成既是保暖又能裝飾的穿戴了。之後,這種既保暖又起裝飾作用的穿戴越來越普及和重要,簡單的穿戴慢慢地演變成了重要的象徵。
再經過漫長的發展,枝葉編織穿戴被其他紡織品代替,除了保暖裝飾外,它原來最原始的顯示身體特徵的作用並沒有喪失,而且還有了多重的象徵,最突出一樣象徵就是——身份象徵。像古時候的皇帝穿的衣服和平民不一樣,官服和普通衣服不一樣,男性穿的和女性穿的不一樣,小孩和成年人穿的不一樣等。
到現代,雖然人的穿戴是五花八門,式樣繁多,但始終離不開它最原始的作用,保暖和某些方面的象徵。並且透過人身上的衣服,還可以讀到了眾多的信息,當然這些信息有時毫無用處,有時卻大有作為。比如說古時候的官員微服私訪,就是借著改變穿著而變得隱蔽一樣。
衣服,從來就是一種象徵,它反映了人類的某些特徵,有時候揭示了人的性別、年齡、性格、身份等。
假若某人很年輕,穿得很老氣,會不會讓人覺得老氣橫秋,毫無朝氣的樣子,仿佛就像是遠古時代壯碩者被拔掉了毛髮似的,那這樣形成的氣場很自然就會弱化,本來是這個年齡段該聚攏而來的各種能量資源會逐漸散去。
又假若某人已經很年邁了,但非要穿成十八歲的樣子,是不是也讓人覺得很怪異,這樣跳躍的穿著,會透出一股莫名的幻象,就像遠古時代年邁者,非要用鮮豔濃鬱的枝葉圍裹在身上,臉上還要塗抹上色彩來顯示某種存在,這樣會導致自身氣場紊亂、異樣且不協調,散掉一些有益的能量資源,失去該年齡段應有的穩重,讓人避而遠之。
因此,穿衣打扮最恰當地反映了人的眾多方面的特徵,也反映了人在某些方面一些未曾表達出來的態度,也體現了「人靠衣裝馬靠鞍」這句話的玄機所在。現實中還有一句話:先敬羅衣後敬人,同樣也說明了穿著的重要。
當知道了穿衣服的所以然後,我們更應該穿著得體(並不是要穿名貴的衣服,而是合適匹配的衣服),穿得漂亮,穿得協調,就像衣服長在自己身上一樣,是那麼的舒適,沒有任何的異樣,除溫暖外更帶來了滿足感,從而產生愉悅感(人的大部分愉悅感是從滿足感而來,一部分愉悅感是從安全感而來)。
讓我們盡情的享受穿著,選自己喜歡的顏色,選自己喜歡的款式,不論年輕與年邁,都保持風姿綽約,保持美好的象徵。
那什麼樣顏色的衣服才是最適合自己的呢?顏色與人的關係是怎樣的呢?比如說有些人經常愛穿較鮮豔的暖色系衣服,就反映出這些人應該是體質上陽氣較足或是情志方面有所嚮往所致,又比如說有些人在穿著上大多數時候搭配都很協調,無論是顏色還是款式是那麼自然的融合在一起,讓人看起來感覺舒服,就可以反映出這些人較有內涵等。下期推文有詳細闡述,若有喜歡的,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