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安徽.宣城)現場交流活動側記
一名記者,入行19年,累計刊發視頻稿件9000餘條。年僅12歲的女兒罹患腦幹腫瘤,他捂著瀕臨破碎的心,決定捐獻女兒器官,讓她的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延續。他是阜陽廣播電視臺記者高思傑。
一名警察,面對數十瓶液化氣罐和80升汽油桶,決然衝進現場。爆炸聲起,他全身30%面積屬於深二度燒傷,全無往日的樣貌。他是蚌埠特警張劼。
一位工人,30年如一日在宣紙廠撈紙,眼瞅著徒弟、工友一個個離開,他卻始終堅持著這門傳統技藝。他說過去撈紙是討生活,這些年不同了,是肩上的責任。他是涇縣宣紙廠的撈紙工周東紅。
3月3日上午,二月中國好人榜發布儀式暨全國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交流活動在安徽宣城市紅星禮堂舉行。「他們」,以一個共同的稱謂——中國好人,齊聚安徽宣城。
師豐收,旌德縣俞村鎮村民,26年前,她和丈夫收養一名棄嬰,17歲那年,女兒雪燕罹患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夫妻倆不離不棄,為女兒治病用盡家產。上天為她關上一扇門,也打開了一扇窗。女兒病情逐漸平穩,在上海務工時邂逅了如今的丈夫。
上午站在紅星禮堂門前,師豐收、丈夫、女婿身著「中國好人」綬帶,一家三口格外引人注目。「剛才看到官東,就是潛水救人那個,拉他合了影。還有很多『中國好人』,聽了他們的故事,深受鼓舞。」近期沒給女兒瞧病,師豐收很少出遠門,每天看著空落落的房子,心裡說不出的滋味,「今天看到這麼多『好人』,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感覺暖暖的。」
當張劼上臺,底下掌聲雷動。「我的植皮手術很成功,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面對主持人提問,張劼很淡然,即便經過9次手術,他的臉上還是難以展露笑容。父親忍不住哽咽,這位從警40多年,曾因負傷了103針的老警,看到屏幕上兒子過去的樣貌紅了眼眶。他說自己是老警察,當兒子從警並選擇最危險的防暴警察,他猶豫過,糾結過,「動過念頭,想給老同事打個招呼把兒子調個崗位,但是,我從小教兒子要衝在第一線,那麼做兒子會看不起我。」
官東也來了,2015年「東方之星」救援過程中,寧國小夥多次下潛,一連救出兩名倖存者;危急時刻,他讓出自己的潛水器具,上岸時因上浮太快鼻子流出鮮血。同年官東榮膺全國道德模,記一等功。「我是宣城寧國人,看到這麼多老鄉榮獲『中國好人』,由衷高興。他們來自各行各業,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平凡。平凡的好人,做的貢獻卻不平凡。」
活動現場,一卷長10米、寬0.6米的巨幅「中國好人」書法緩緩舒展,這是中國書協會員們書寫的中國好人萬人名錄長卷完成書錄,共9冊,分別書錄了2008年至2016年每一年的中國好人名錄。宣城市市長張冬雲代表宣城市委、市政府將中國好人萬人名錄長卷贈送給中央文明辦,中國好人館將永久收藏。
宣城市委書記韓軍介紹,宣城是文房四寶之城,厚文重教、禮義仁愛、重情講義、崇德向善早已成為宣城人共同的道德基因,深深熔鑄到這座城市的血脈之中。千百年來,好人善舉層出不窮,綿延至今。從1998年開始,宣城持續20年開展「月評宣城好人」「感動宣城十佳人物」「道德模範」「十佳美德少年」等評選活動,用身邊好事教育身邊人,放大好人效應,目前,全市已選出宣城好人2113名,其中4人當選全國道德模範和提名獎,54人當選中國好人,203人當選安徽好人。
韓軍在致辭中宣布和承諾:從現在起,宣城市內所有景區對中國好人和全國道德模範及其家屬終身免費開放,讓宣城的好山好水好景成為與中國好人和道德模範一同閃耀的最美風景! (人民網記者韓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