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信息技術中有一門非常火,叫人工智慧,簡單的理解為,用數學方法模擬人腦的運算過程。不過,個人認為這無法創造出真正有獨立思維的人工智慧,因為這種方法創造不出中醫中所說的神。
1: 本神
五臟藏神,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腎藏志。五臟所藏之神是狹義的理解,而中醫定義了廣義的神。
2: 神的表象 - 七情五志
與書中所講述的方式有了一點區別,我還是從表裡去看廣義狹義神的關係。
表情,眼神,舉止,精神,言談等是外表可以觀察到的,而從這些地方分辨出來人的情緒。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
神以五臟所藏之精為物質基礎而生,由氣培養,是五臟以其精氣接收外界事物的刺激所產生的精神活動:
1.心在志為喜
2.肝在志為怒
3.肺在志為憂
4.脾在志為思
5.腎在志為恐
3: 神的功能
大家都認為大腦是思考的地方,但中醫的角度來看,大腦僅僅是一個處理數據的地方。比如說
1.眼睛看到一個長發美女,對於大腦來說,眼睛看到的一切,聽到的一切都是數據,是什麼過濾了這個美女才是自己想要觀察的重點?
2.這個圖像進入大腦,經過分析,結論這是偽娘。大腦處理結論,這不是一個女人。
3.這麼漂亮的男人,這個想法是在大腦裡產生的,但是如果沒有心神產生喜的情緒因素,只是大腦完成一個認知的過程,上在步驟2就已經結束了。
4.大腦中存儲了這個畫面,雖然眼睛沒在看,可是卻反覆在想,去調取記憶中的圖案,這是憶的情緒。
5.終於決定,再看一眼
6.大腦再次分析人物,計算後,認出了這個人是X的林佳樹。
7.被這事實嚇到,這可是格萊美唯一的亞洲評委。
所以讓大腦去處理那些語言,畫面等信息的是什麼?是五臟所藏之神產生的各種情緒。
"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外界事物的信息通過耳目等感官入心,心接受外界事物信息進行思維活動;通過心的憶念活動形成對事物表象的認識,稱為意;將憶念保存下來,即通過記憶來累計事物表象認識,形成志向,稱為志;在此基礎上醞釀思索,反覆分析、比較事物的過程,稱為思;在反覆思索的基礎上,由近而遠地估計未來的思維過程稱為慮;最後在上述基礎上,準確處理事物,支配行為對事物作出適當反應的措施,稱為智。
4: 神
相對精、氣、血、津液,神是概括分析精神層面。如果沒有神,人就是一堆骨肉皮,類推,動物,植物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