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教育貌似存在很大問題,老師對於學生的一些違規行為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非常的尷尬。
如果管得嚴格了,學生叛逆可能做一些輕生舉動,如果不管,家長又不樂意。
2020年10月29日中午課間時間,河北邯鄲市大名新一中初三76班一學生殞命於教學樓。
01
據說男學生因偷拿超市東西被老師批評,老師還將視頻發給了他的母親。
2個小時後,該名學生在校內跳樓。警方經調查及詢問相關教師後判定,該學生系自殺。
然而,該學生家屬否認該學生早有自殺念頭,向學校索賠150萬。
事發當天,原本大家還像平時一樣到學校上課,結果該名初三男同學因為在超市偷拿了東西,被超市老闆發現後告知老師。
老師得知後就找到了學生單獨訓話,為了讓孩子的家長了解情況,也可能是為了讓孩子有點教訓,老師就拿出手機拍攝了一段教育孩子的視頻。
視頻中,只見老師詢問孩子:「你本來是買東西去了,結果卻偷人東西了,是這樣嗎?」該名男同學有些膽怯,就點點頭小聲地說了一句:「嗯嗯。」
既然孩子已經承認了,也算是認錯了,老師也沒多想就把這段視頻發給了家長。
本來以為這事兒也就過去了,結果哪成想2個小時後,該男同學竟然跳樓自殺了。
這讓校方極為震驚,就因為這麼點事兒孩子就想不開了!
02
學校趕緊第一時間聯繫了家長,孩子的母親聽到這個事情完全接受不了,她一口咬定,這事兒跟學校脫不了干係。
孩子母親表示:「我們不認為孩子現在思想成熟,而且我家孩子之前沒有任何自殺的跡象。」
針對孩子墜樓的行為,經過警方的鑑定,認為孩子屬於自殺,而且在偷東西這件事兒之前可能已經有了這樣的念頭。
但是孩子的母親卻堅決不這樣認為,她一口咬定校方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孩子的死跟老師先語言批評、後拍下視頻有直接關係:
「我們孩子是在你學校,你就有監護權,你現在拿個20萬、40萬就打發我了,那你就是草草了事。」
這個家長向學校索賠150萬的視頻,在網上一經發布之後引起網友的熱議,有網友覺得孩子的母親有點無理取鬧:「真的是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偷雞摸狗的行為和學生抗壓能力差選擇自殺,這說明家庭教育是缺失的,或者說是不足的。」
一味地「訛詐」學校,實在不是正常人該做的事。可家長不依不饒。從這件事情就能看出家長的強勢和根本不傾聽孩子的內心,也完全不尊重孩子的想法。
很多人總是說,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脆弱,動不動就自殺。宇恆君想說,現在的家長有多強勢,那麼就有多少孩子會自殺。
這樣強勢的父母比比皆是。宇恆君覺得更可怕的是那些沒有自殺,但心理有問題的孩子。當他們到了成年以後,進入社會是多麼不安定、不穩定的因素,而且這個佔比還相當高。
而這次的事情,老師簡單詢問一下學生偷盜的事情,沒有過錯,錄視頻發給家長也沒有過錯,只通知了家長並沒有讓別人都知道,已經做得很好了。
家長要150萬,不承認自己過世孩子的遺書,不承認孩子早有輕生的念頭,是不想承認自己家庭教育的缺失,不承認家長不關心孩子心態的事實,是變相的推卸責任,這樣的家長是不合格的。
03
現在的孩子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要是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家長第一個不答應。
所以,今天99%的老師是不敢打學生的。老師打了學生,哪怕很輕微,家長都會找到學校、教育局,要求老師賠禮、賠償,老師輕則顏面無存,身敗名裂,重則開除教職,丟掉飯碗。
更有甚者,連說也不能說。
之前曾有一則學生和老師互扇耳光的視頻驚爆網絡:
視頻中,女教師對男生進行批評教育,男生頂撞老師,女老師被激怒,猛扇男生一耳光。男生也不甘示弱,回擊了老師一個耳光。
身邊還有個這樣的例子:
有個學生在課堂調皮,老師說了他幾句。結果孩子回家之後給家長告狀,說老師打了他。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就跑到學校來找老師麻煩,更是告到了教育局。
雖然最後真相大白,老師沒有受到懲罰,但是這位年輕老師學乖了,以後再也不用心管學生了,因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宇恆君並不贊同暴力餵養的棍棒教育,更反對變態兇殘的體罰教育,但我們應該支持有理有度的懲戒教育。
中國人過去常講師道尊嚴,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敬畏的是先生,更是敬畏先生所承載的知識和讓孩子成人的道理。
過去私塾裡,先生是有戒尺的。學生不聽話,是可以打手心、打屁股的。打完之後,還是要請家長的。
而那時候的家長無一不是心悅誠服地感謝老師,按著孩子的腦袋給老師賠不是,臨走還會特意囑咐老師,「以後他不聽話,您就儘管教,儘管打!」。當然,回家後,多數孩子還得再挨一頓巴掌。
古人說得好,嚴師出高徒,嚴格管教你的才是好老師。一個老師,如果看見學生錯了而不管,那就是失職,所謂「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只要批評得對,家長就應該支持老師。很多人長大後對老師充滿感激,就是因為老師及時給出批評,讓他們「懸崖勒馬」,避免了更嚴重的後果。更有意思的是,很多老師感慨,畢業後真正感恩老師者,往往是那些受批評多的學生。
但是今天,老師被家長和孩子弄得無所適從,怎麼可能還會用心管教孩子呢?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又怎麼會懂規矩,明事理呢?
04
老師不敢管的根源還是因為家長捨不得管,俗話說得好,溺子如殺子,自古以來,還沒有哪個孩子是被寵溺成才的。
有人曾問李雙江打孩子嗎?李雙江說:「不打,捨不得,有時真想打,但不能打,勸說,我們嚇唬一下。還沒有打,自己的眼淚先掉下來了……」
很多家長都是這種心態,偶爾因孩子頑劣發了回火,過後還懺悔不已。
家長捨不得管,但是社會會幫你管,你可以慣著孩子,但是社會不會。
有個熊孩子,在家的時候喜歡在牆上亂塗亂畫,跟著家長走親訪友的時候,也喜歡在別人家裡亂劃亂刻,家長非但不制止,還對朋友說,孩子還小,別跟他一般見識。
後來,這個孩子在陪家長去超市的時候,在車座上等著無聊,就下車把停車場的一輛豪車劃了。這下家長傻眼了,因為平時的疏忽,他們面臨的是幾十萬的賠款。
古代中國,信奉家有家規。家規會刻在戒尺上,子弟一旦違反,戒尺伺候。古人懂得,無規矩不成方圓,立規矩須有懲戒。沒有懲戒,規矩形同虛設。
孩子不能在蜜糖和讚美中長大,適宜的批評有百利而無一害。孩子如同樹苗,如不及時修枝剪杈,極易長成「歪脖子樹」。
小孩子都是家長放起來的風箏,線往哪牽,孩子就往哪飛,至於最後到底是騰空而起還是半米即落,考驗的都是家長的本事。
現在,許多獨生子女的家長該教育孩子不捨得教育,該放手時也不懂得放手,硬生生地把孩子養成了媽寶男、媽寶女,到頭來指責孩子是個「白眼狼」。
05
每逢過年過節,大家走親訪友,網絡上都會怨聲載道,大多都是在吐槽親戚家的熊孩子。
久而久之,每到過節,朋友圈裡甚至會流傳「防熊孩子攻略」,比如拔掉自己電腦網線,貴重物品鎖進衣櫃,手機調成飛行模式。
但是,這些都是無奈的下下之策。
大家在網絡上吐槽有多兇,在現實裡就有多慫。
因為這些熊孩子都是隨著長輩一起來的,大家根本不可能劈頭蓋臉地把這些孩子教訓一頓。
教育別人家的孩子,傷害的是他們父母的面子。往嚴重裡說,管教別人家的孩子,容易傷了兩家的和氣。
所以,碰到「熊孩子」,大部分人除了選擇忍之外,別無他法。
而在公共場所,一旦有孩子吵吵鬧鬧,嚴重到影響別人的情況下,大部分也只能選擇忍了。
有人乘飛機的時候也遇到這樣的情況,身邊的孩子嘰嘰喳喳說個沒完沒了,她的做法也不是站出來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或者試圖和他的家長溝通,而是選擇戴好耳機,一忍了之。
孩子都是家長的心頭肉,替別人管教孩子等於犯了家長的忌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真正聰明的家長懂得賦予外人教育自己孩子的權利。
之前有個視頻在網上熱傳,孩子調皮,不停地用購物車撞前面的陌生人,連著撞了幾十下之後,陌生人無奈向孩子的母親表達不滿。孩子的母親是這樣回答的:「他太調皮了,麻煩你給他點教訓,讓他學會尊重別人……」
隨後陌生人出手,把一瓶水倒在了孩子頭上,然後孩子母親抱著哭泣的孩子走到一邊。
因為這位母親知道,一千句溫柔的嗔怪不如讓孩子見識一次真正的社會,所以看似莫名其妙的做法,其實恰好說明了一個負責任的家長是怎樣聰明的教育熊孩子的。
沒有哪個孩子生下來就是是非分明的好孩子,也沒有哪個孩子生下來就是人見人厭的熊孩子……
重要的是,家長到底要如何去教育。
好好的風箏,放的時候不認真,放飛的時候自有人替你剪斷它;好好的孩子,你不教育他,日後自有人替你教育。
06
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
如果孩子被溺愛到碰不得、摸不得,那孩子遲早會闖出滔天大禍。
很多孩子都覺得老師是個「壞人」,老師也認了。因為只有當孩子有了敬畏之心,才能敬畏課堂,敬畏知識,敬畏未來。
沒有人願意當一個壞人,但在教育中,為了孩子,老師願意做這樣一個「壞人」。
老師沒辦法對孩子太好,太溫柔,因為教育的底色,從來不是絕對的放任和快樂。
教育的本質是好習慣的養成,也是壞習慣的根除。現在流行的快樂教育,正在讓孩子誤入歧途。
教育裡一定有痛苦的成分,完全沒有懲戒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只有負責任的老師,才會管學生,甚至不惜大動幹戈或苦口婆心地批評學生。
老師肯管、肯教、肯批評,都是因為孩子值得!
可再優秀的老師,也無法完全替代家長;再負責的老師,也離不開家長的配合。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教育的效果,取決於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老師和家長就像兩支船槳,只有同時朝著一個方向努力,才能讓孩子向著我們期望的方向駛去,順利到達成功的彼岸。
覺得本文不錯的話,請在文末右下角【點讚】支持,點亮【在看】,轉發【分享】喲,教育路上,我們與您並肩同行。
--END--
本文來源:小刺蝟家庭教育。
宇恆君尊重原創,但本文引用的文章及圖片因條件限制,無法聯繫到原作者,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涉及侵權等行為請及時於本公眾號留言或發消息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