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雖然有爭議,可它的美毋庸置疑

2020-12-11 小瑤掉進漢服坑

漢服雖然有爭議,可它的美毋庸置疑

大家好,我是小瑤,漢服的流行開始於本世紀之初,到如今2018年從沒有停歇過,反而是越來越多的人認同了它。早期,漢服並沒有明確下來「漢民族服裝」的概念。相比於其它的民族和國家,有著悠久歷史的漢族反而沒有自己的民族服飾真是一件讓人困惑的事啊!隨著國力的不斷提升,如今我們怎麼說也是世界經濟排名第二的大國,人們有著對文化認同的需求。相比於韓國的韓服、日本的和服、越南的奧黛,漢服將成為漢民族的身份認同的重要道具。

漢服,很多人最初的印象來源於古裝電視劇,誠然,最初的漢服推廣者因為缺少對於相關歷史的考據,穿著錯誤的款式,在如今看來,簡直難以想像。當然,沒有他們的踩坑,如今也不會有這麼多人對於漢服的熱愛。

漢服的美是由衣裳、首服、髮式、面飾、鞋履、配飾等共同組合而成的一個整體的衣系統。漢服濃縮了華夏文化相關的的服飾製作工藝。漢服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在基本風格不變的情況下,演繹出了幾百種不同的款式,而這麼多的款式他們的基本特徵都沒有變過,那就是交領右衽、無扣結纓、褒衣大袖。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起了傳統的綰髮,穿起了美麗的漢服,出現在世界各個地方,這些驚豔的中國元素,不僅僅讓中國人自己感到美麗,更讓外國人感慨中國傳統的美。

從早期的漢服推廣愛好者穿著漢服上街一次都能上當地新聞報紙到如今的大家見怪不怪,不管當然的漢服推廣愛好者的漢服好不好看,漢服引起了更多人的關注,甚至,更多的人倡議將漢服定義為國服,給予漢服更高的待遇。漢服一面受到了喜好它的才的追捧,也同樣被一些人反感、牴觸。

對於漢服愛好者的嘲笑,認為他們是做戲,自認為是,在很多自媒體上,總被和「戲服」「穿越」等詞放在一起,網民也當是一個娛樂小丑的新聞來看待,認為這樣的人出現在公共場合就是浴猴而冠。甚至,在一檔電視臺的娛樂節目中,還有主持人稱臺上穿著漢服的選手像「從洗浴中心才出來的人」一樣。雖然有這麼多的非議在,但是漢服不是「戲服」,也不是COSPLAY。它是中華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一個民族身份的表徵,是我們漢民族尋求的歸屬感。

估且不論這個主持人是不是只想活躍一下氣氛?做為一件衣裳,漢服本身是沒有什麼原罪的,穿著它的人本就不應該背負這樣的嘲笑。一套好看的衣服肯定是能給穿的人和看的人帶來視覺上的享受的。比如、電視劇《紅夢樓》、《上錯花轎嫁對郎》、《琅琊榜》 這幾部服裝考究的電視劇,我們在欣賞劇情的同時,裡面的服裝也讓我們更加的投入,而不是出戲。有網分析,如果一個人穿漢服顯得難看,大概也只有這麼三個原因了:1、長得醜,穿什麼都難看,2、衣服本身就醜,3、不合身、沒穿對。

這些年人,漢服上新聞的次數不少。本來,喜歡傳統服飾,把它當做一件衣服穿出來,別人也無權幹涉,不管是僅僅喜歡它的美,還是對於傳統文化和漢服背後的底蘊所吸引而穿它,都沒有什麼值得批評的。但是,有太多的人把漢服當然吸引眼球的工具,做一些喧譁取寵的事情來。比如抵制西方的傳統節日,這些人,很多時候身上穿得是不是漢服都不知道,大多都是馬爸爸家買的幾十元的戲服。經常媒體有煽動性標題的引導,這也加深了普通民眾對於漢服的誤解也讓真正了解漢服的人感到無奈。

做為一種古老的服裝體系,漢服歷史悠久,從黃帝時期到明末清初,有「華章美服」的稱號,漢服對東亞各小國的服裝體系的形成有著不小的影響。韓服、和服的身上都能看到漢服的影子。在數千年的歷史中,漢服發展出自己的獨立的體系,雖然中國歷史上朝代更替,生活環境、場合、體制和禮儀一直在不斷變化,可一直到明末,這種傳承都沒有斷過。

現代服裝的設計、剪裁、打版這一整套生產過程都有一規規範的標準。而漢服體系龐雜,款式多樣,各商家各做各個,對於細枝末節打握的情況也不一樣,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讓漢服變得混亂。再加上因為考據的不據,有一些漢服的款式本身就存在爭議。

漢這幾十幾年來的發展,本身的款式和審美也在變化。畢竟漢服也是服飾的一種,有著當下時尚和流行的元素滲雜在裡頭。隨著對於文物研究的深入,商家製作藝的改進,服裝面料選用的甄別。當初流行甚至大賣的一些漢服款式,到如今也銷聲匿跡了。漢服推廣者和各民間的組織團體也在爭議和質疑中不斷的成長,這也是漢服推廣的必經之路。這條路上,大家都在摸索和嘗試中前進。

有學者認為,漢服的概念是相對於西服而言,二者相差的不是技術,製作標準,而觀念的差異。西方現代服裝更加注重表現身材、修飾身材,而漢服更多的是傳統文化和審美的表現。

在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中,漢服可能沒有必要在日常生活中穿著,便漢服的復興與人們日益增加的漢民族的身份認同有關。這一套漢服,不僅僅是漢民族的象徵和符號。

小愛有話說:

穿漢服不是喧譁取寵,它是一套衣裳,也是一種民族身份的認同。不穿漢服也沒什麼,西裝革履未必就是不認同自己的民族。無論是喜愛漢服還是不認同它,漢服都在那裡!也許不久的將來,人們習慣街上有漢服的存在;單位中個長裙細再的美女;旅遊景點滿滿的都是漢服。對此,您覺得呢?

相關焦點

  • 漢服是指漢朝的服飾嗎?一分鐘帶你領略漢服的美!
    對於漢服這個詞很多國人會認為,是否是武俠劇中的那樣裝束,或者是古裝劇中的常見服飾,這也給人們造成了一定的誤區,除了現代的衣服,都可以叫做漢服,其實不然,它的起源五千年以前,堪稱是漢族文化的另一代表。下邊有一分鐘時間帶你領略漢服的美。
  • 「鬼新娘」高定漢服引眾人爭議,這究竟是漢服還是「清裝」?
    但是當我們印象中的漢服大商們都開始做起了「清漢」服裝,就讓粉絲們有些接受不了了。(一)什麼是清漢女裝?在這裡有必要和大家簡單科普一下歷史,清朝初期的時候因為剃髮易服,讓漢服發生了斷代。雖然那個時候是「男降女不降」,意思就是女子可以繼續穿漢服,不必穿滿族的衣服。
  • 漢服圈子爭議最大的幾家漢服店,都是萌新的最愛,你踩雷了嗎?
    但是除了這些「不良商家」以外,也會有很多「老牌」漢服店出現種種問題,其實,在漢服圈子當中,漢服店的「年紀」並不能夠代表這家漢服店的質量和版型。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幾家漢服店可謂都是「資歷深厚」的漢服商家,但是隨便哪一家被拿出來都能夠引發同袍們不間斷的爭議!
  • 「漢服大佬」十裡最新藝術照,4套漢服美絕了,可我只認得知否
    「漢服大佬」十裡最新藝術照, 4套漢服仙氣絕美,可我只認識知否   說到「漢服大佬」十裡,相信袍子都不陌生。作為漢尚華蓮的模特,由於漢尚華蓮的漢服更新換代速度極快,因此十裡也總是穿著漢服出現在我們面前,就算不關注漢服的人,對十裡也是看著眼熟的吧?
  • 有關魏晉風的爭議,「魏晉風」和魏晉漢服傻傻分不清楚~
    說起「魏晉風」,一直都是袍子們之間爭議比較大的話題。那穿上仙氣飄飄的氣質,加之特別適合拍照的特點深受大家喜愛;當然,也有不少人認為「魏晉風」是影樓裝,並非漢服。首先,為了以示區分我們把魏晉風分成兩種理解層面,「魏晉風」和魏晉漢服。
  • 漢服雖美,但你穿對了嗎?
    因為,漢服實在是太美了吧!但是,漢服雖美,但你穿對了嗎?喜歡漢服的人大多內心都有一個古裝夢,可能有的時候還會幻想自己是古代的某個「角色」吧,畢竟,中國的很多傳統文化都值得我們去研究。大家都知道,漢服穿起來步驟繁多,也比較笨重,對於一些需要在舞臺上表演的演員來說,很多時候是難以駕馭的,所以,舞臺服裝大多來源於生活服裝,又區別於生活服裝,它的設計理念來源於漢服,把漢服進行改良,更多的是藝術性比較強。
  • 最美不過嫁衣,這些漢服嫁衣真是美到骨子裡了,超美的
    古詩總是需要配合古風古曲才能出韻味,就像穿漢服,總是需要精心挑選喜歡的髮型和妝容來搭配,在為喜歡的漢服小姐姐詳細介紹漢服的同時,我們也可以來看看這些髮型和妝容,畢竟沒有好的妝容和髮型,怎麼能突出漢服的美呢!
  • 穿山寨漢服可能被扒?路人:正版的在古墓裡
    不論是書籍、電子產品,還是包包、鞋子、衣服……都是有自己的版權的。這幾年漢服是越來越火熱,網絡上時不時就能刷到穿著漢服吸睛的網紅,成都、西安等城市裡,穿漢服的人也是一波接一波,仿佛穿越了一般——誰叫它那麼美那麼仙呢?只是,跟漢服之美一樣備受關注的,還有它的山正之爭。
  • 成都4萬人開店賣漢服,一套價格400元左右,漢服熱的背後是什麼?
    漢服熱一度升溫,據《2019-2021中國漢服產業數據調查、用戶畫像及前景分析報告》的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漢服愛好者數量達到356.1萬人,其中大概有有55.5%的漢服愛好者擁有2到4套的漢服,15.3%左右的人會擁有5套以上的漢服。
  • 最近「摺紙漢服」太火,摺紙竟比衣服還要美,漢服迷:以後省錢了
    漢服最近這段時間又被重新回憶起來,不少人對於漢服都是相當的痴迷啊,估計是真後悔沒有給自己生到古代那會了,應該好好在古代過過漢服癮才對!但是要拿現在的漢服跟以前的漢服相比較的話,還是感覺現在的漢服會好看很多很多。
  • 嫦娥舒廣袖,漢服過新年,你衣服上有哪些漢服元素?
    漢服的含義非常廣,雖然現在全稱叫漢民族傳統服飾,由於漢族是一個農耕國家,漢服的特點是,因地取材,便於耕作,著重禮儀,便於傳承。漢朝定型在周朝,經過歷代朝代的演變,萬變不離其宗,有著獨特的禮儀文明,但是在外觀上,根據各個朝代又有所變化和不同。
  • 宋制漢服的形制有哪些?女裝宋制漢服科普
    宋制漢服的形制有哪些?女裝宋制漢服包含哪些?本文將介紹典型的宋制漢服款式,適合漢服萌新入門學習。 唐朝時風氣開放,服裝上吸收了很多胡服的特點,但到了宋代,人們轉而崇尚儉樸清雅,比較輕便,也比較日常風。
  • 日本和服端莊,韓國韓服優雅,中國漢服集大成之美,尤勝幾分
    和服可分為公家著物和武家著物。現今所謂和服都非源自吳服,而是源自本土的傳統服飾。在韓國通常自認為韓服擁有三大美,即袖的曲線、白色的半襟以及裙子的形狀。不過很多人常常把韓服誤認為漢服,實際上韓服是在中國唐朝漢服的基礎上改良而來,一定程度上還是承載著中華元素。漢服,全稱為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華服,漢裝。
  • 當漢服遇上婚紗,漢服藝術會是怎樣的美!
    漢服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特別是漢服歷經了多個朝代的變化,留下來的不同款式的設計元素,設計理念,這是在服裝的設計的元素庫裡面多了一筆巨大的財富。除了傳統的漢服之外,現代漢服也越來越多地提取了大量的漢服元素運用到現代服飾之中,但是婚紗運用的漢服元素並不常見。
  • 漢服的「野望」
    這讓我不禁想到,如今在網絡上,不少人推廣「漢服」時,拿出來的例證也是:韓國和日本在傳統節日時仍穿自己的民族服裝,為何我們反而不穿「漢服」?這實在也有點「愛貴邦衣冠,我這尊時王之制」的唏噓。  講「漢服」,而不說「古裝」,其實重點不在於傳統,而在於民族。曾經在APEC會議上引領風潮的「唐裝」,雖然傳統,卻並不為「漢服」愛好者認可,因為它的形制更像清代,是滿族的裝束。
  • 漢服為什麼可以再度興起,甚至火爆一時,它究竟可以有多美
    漢服是漢民族傳統服飾,指的是從黃帝時期到明末清初時期展現漢民族獨特風格的服飾。清朝時漢人以長袍為基礎遵循清朝服制,長衫成為主流。近現代,隨著東西文化的交融,服飾的演變更可謂是翻天覆地。時至今日,漢服斷代已超數百年。可是,近些年的漢服熱卻是悄然興起,為什麼漢服斷代幾百年,今天還可以復原出來呢?
  • 漢服的基本文化內涵科普,漢服有哪些特點?該怎麼穿?
    說其實生活中很多的女孩子們都非常喜歡漢服,我覺得漢服穿起來非常的像仙女,而且整體飄逸感十足,顯得人也十分的有氣質,但是你知道嗎?其實穿戴漢服也是有一個基本的穿戴指南的,以下的這些規矩可千萬不要犯哦,犯了之後不僅僅會被人們嘲笑,而且也是對於漢服文化的一種褻瀆,你說是不是呢?
  • 英語老師:我穿漢服講課,語文老師:有我美嗎?歷史老師:漢服是這樣穿...
    英語老師:我穿漢服講課,語文老師:有我美嗎?歷史老師:漢服是這樣穿的? 首先就是英語老師了,我們發現這英語老師顏值確實很高了,專門穿的這個白色和綠色搭配的漢服,比較的有那種古典美女的感覺了,一看就很低調,不是那種過於鮮豔的感覺。
  • 又酷又颯的漢服套裝,風格可幹練可雍容,穿上它瞬間擁有大佬氣息
    對於漢服來說,沒有那麼明顯的男款女款之分,走在街上我們可以看到大把身穿男款漢服的小姐姐。接下來我們就來分享這幾套又酷又颯的漢服套裝吧,穿上它們讓你瞬間擁有大佬氣息。如果你想要嘗試風格帥氣一些的漢服的話,一定不能錯過圓領袍,其實圓領袍也是分為男款和女款的,男款圓領袍顏色更深,裝飾較少,而女款顏色更淺,帶有較多裝飾。
  • 把漢服人像拍美?要先了解漢服的主要特點
    廣裁衫袖長制裙,金鬥熨波刀翦紋——白居易近年來,漢服隨著各種視頻平臺以及古裝電視劇的火熱,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熟知。更是有了「華服節」、「西塘文化節」以及「漢服出行」日,而漢服人像,也成為了很多攝影者的非常熱門的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