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代表老上海的50個「符號」

2020-12-17 騰訊網

老上海文化

1、拜碼頭

新到上海灘,要去拜碼頭,祈求能得到有勢力的幫會或大人物的照應,希望以後在上海灘能順順利利。

「初來乍到,請多多關照」的客套被概括成拜碼頭,「拜碼頭」這三個字裡飽含闖到上海灘的豪情,還有十裡洋場的人情冷暖、世道險惡。

2、《長恨歌》

王安憶的《長恨歌》細緻入微地描繪了上海灘的角角落落。三小姐王琦瑤這個上海女人一切悲歡離合,愛恨情仇都透出上海這座城市特有的氣質——細膩、物質、燈紅酒綠。

3、《良友》畫報

「學者專家不覺得淺薄,村夫婦孺也不嫌其高深。」《良友》1926年2月創刊,第一期封面是一副套色照片,一個手捧鮮花、笑靨迎人的少女,這就是日後紅極一時的電影明星胡蝶。《良友》伴隨了一代上海人的成長,《良友》從1926年創刊至1945年10月停刊,20年間,以八開本刊行,共出172期。《良友》共載彩圖400餘幅,照片達32000餘幅,近現代中國社會的發展變遷、世界局勢的動蕩不安、中國軍政學商各界之風雲人物、社會風貌、文化藝術、戲劇電影、古蹟名勝等等無不詳盡記錄,可稱為百科式大畫報。

4、儂好

「儂好!」上海話最具地方特色,曾經的上海人就像香港人只會講廣東話一樣,他們只會講上海話。阮玲玉就不會講普通話,學堂裡先生教書也只講上海話。直至今日,上海話也無時無刻不起到排外的作用,一句「鄉下銀(人)」,就足夠引發上海人和外地人之間的戰爭。講上海話是上海人的驕傲,是他們從骨子裡透出高傲和對這座城市的熱愛,但是千萬不要妄圖和上海人爭辯為什麼在大街上飆上海話的問題,你絕對不可能改變這種現象。

5、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對於很多人來說是抽象的概念,但是它出品的那些動畫片對於很多人來說就是具象的童年生活了。《豬八戒吃西瓜》《小蝌蚪找媽媽》《大鬧天宮》《三個和尚》《小鯉魚跳龍門》《三毛流浪記》等等,這些都是幾代人不可磨滅的童年記憶。

雖然目前中國動畫產業遭遇尷尬境地,但是上海美術製片廠還是在近些年出品了《寶蓮燈》《我為歌狂》《格蘭特船長的兒女》《馬蘭花》等等優秀的動畫片片。上海美術製片廠沒有錯過新一代孩子的童年。

6、滬劇

滬劇,上海的地方戲。依依呀呀的吳儂軟語。

7、《申報》

《申報》是舊中國歷史最長、影響最大的一份報紙。「不偏不黨」奉行獨立精神的《申報》是中國新聞歷史上最大的驕傲。它首創了多個中國新聞史上的「第一」:第一個增刊及白話文報,第一個出版「號外」,第一次使用電訊傳遞新聞,第一份「畫報」。

和《申報》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名字是史量才,在他的運作下,《申報》成為當時中國首屈一指的大報,《申報》所呈現出的大報風範是它堅持站在動蕩年代的思潮前端,史量才召集魯迅等左翼作家,刊登言辭犀利的言論。

在《申報》看不到上海的精細、瑣碎、斤斤計較,《申報》體現出的是上海這座大都市最洋氣的一面,所謂「洋氣」不過就是它的海納百川的胸襟和敢於引領時代思潮的勇氣。

8、《文匯報》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匯報》刊出由江青、張春橋等共同策劃,姚文元執筆的批判文章《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成為發動「文化大革命」的導火線。文革結束後《文匯報》有段非常輝煌的歷史,發行量一百七十多萬份。之後傷痕文學在《文匯報》發展得風生水起,《傷痕》這篇小說就是在《文匯報》上發出來的。

9、《三毛流浪記》

張樂平的《三毛流浪記》是貧苦百姓對於舊上海最黑暗的記憶。上海灘對於富人來說是百樂門、是大光明影院、是華聯商場、是十裡洋場、是花園洋房------但是對於三毛這樣的「小赤佬」來說就是地獄,三毛雖寒無衣,飢無食,居無定所,賣報不成,推車無俸,只能流浪街頭,但三毛不想學偷竊、不想成為寵物的倔強,和他樂觀詼諧頑皮滑稽的性格,贏得了幾代人的喜愛。

10、《上海灘》

「浪奔、浪流,萬裡滔滔永不休------」當年發哥領銜主演的電視劇《上海灘》火遍大江南北,一到播電視劇的點,甚至大街上都不見行人。金庸式的武俠情懷投射到上海這塊地方,江湖就變成了上海灘,武林盟主就變成了上海灘的流氓頭子,英雄俠客就變成了圍著白圍巾的許文強。那時的上海灘有著類似美國夢一般振奮人心的氛圍。上海灘遍地是金子,只要你肯奮鬥,都有可能變成呼風喚雨的老大。周立波說,上海是出流氓的地方,杜月笙、黃金榮式的流氓頭子,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殺人不眨眼的同時又有柔情的一面,總是流傳著關於他們的風月往事。

老上海地標

11、弄堂

上海的弄堂因為晾衣架上遮天蔽日的衣服,好像總也不見陽光,加上上海本身潮溼的環境,讓弄堂裡更顯陰冷。七十二家客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喋喋不休、斤斤計較。北京的四合院到了上海就轉變成了弄堂裡中西合璧的石庫門,上海洋場風情的現代生活使庭院式的大家庭傳統生活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合適單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文化。上海恐怕是中國最開始現代的三口之家生活的城市。

中共一大的會址就在望志路(今興業路76號)一幢典型的石庫門建築中。

12、百樂門

百樂門是上海三四十年代最洋氣、最風光的地方,鶯鶯燕燕得好不快活。「夜上海,夜上海------」曼妙的歌聲勾人心魄。阮玲玉、周璇、蝴蝶、趙丹------那些三四十年代紅遍上海灘的大明星都是這裡的座上賓。這裡也同樣流傳著許許多多為百姓津津樂道的風流韻事和血雨腥風。

13、上海大光明影院

上海大光明影院是當年最時髦的地標之一。1928年12月23日,京劇大師梅蘭芳親自為大光明影院剪彩開業。

14、王開照相館

王開照相館將百年間的風雲變幻都定格在了一張張照片中,南京路378號就是王開照相館,這是上海最著名的老字號之一。

15、城隍廟

去上海旅遊,城隍廟去必去的地方之一。如今它道教宮觀的建築風格,六百多年的歷史文化都已被人淡忘,現在人們去城隍廟是為了吃地道的上海小吃。那裡有著名的南翔小籠包,每天慕名而來的旅客都排起長龍。

16、十裡洋場

十裡洋場不是一條具體的街道而是就舊上海市區的統稱。舊時上海租界區域因為外國人較多,洋貨充斥。《同光梨園記略》:「滬北十裡洋場,中外巨商,薈萃於此。」

「十裡洋場」這四個字飽含近代中國的屈辱歷史,歷史變遷之後,這四個字留下就只剩「洋」這個字了。

17、李鴻章的江南機器製造總局

1865年,李鴻章創立江南機器製造總局於上海。江南機器製造總局是洋務運動中最閃亮的一筆。它的建立,開創了中國近代軍事工業完全採用機器生產的先河。

江南製造總局大部分建築被保留,世博會期間將成為企業館所在地。世博會之後,將再度「變身」,改建成中國近代工業博物館,作為上海市的一個新亮點,被永久保留。

18、霞飛路

霞飛路,今天的淮海中路,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堪稱上海城市的時尚之源。這條長約4公裡的商業大街,名店林立、名品薈萃,是著名的富人區。《長恨歌》裡李主任給王琦瑤租的公寓就在霞飛路。

19、和平飯店

和平飯店不僅僅是上海南京東路上的兩座大樓,這所高級飯店的意義在於它鑑證了太多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事件。1911年,孫中山赴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途徑上海時,就在和平飯店提出了著名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著名口號。1927年,蔣介石和宋美齡在和平飯店舉行了訂婚典禮。1964年1月周恩來總理在和平飯店九霄廳會見法國總理埃德加?富爾,幾天以後中法宣布建立外交關係。這裡入住過卓別林、魯迅、拳王阿里等等名流,各國政要到上海幾乎都會入住和平飯店。正是這些響亮的名字讓這家飯店熠熠生輝。

20、滙豐銀行大樓

上海外灘,中山一路上白色圓頂建築曾今是滙豐銀行上海分行,現在是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第一營業部。時至今日,它也是外灘上最具標誌性的建築之一。據說,當時它的造價是外灘所有建築造價的一半以上。

21、丁香花園

位於華山路上的丁香花園式上海灘最富盛名、保存最為完好的老洋房之一。丁香花園的主人是李經邁,是李鴻章的幼子。後來周璇也曾在這兒住過多年。

22、提籃橋監獄

號稱「遠東第一監獄」,位於上海市虹口區提籃橋,這裡曾今關押過章太炎、鄒容、安騰利吉、汪曼雲等等社會名人,大多都是政治犯。

23、永安百貨

永安百貨,屹立近百的老字號。1918年創立,先在南京路635號建成一棟6層營業大樓,1933年又在旁邊浙江路和湖北路之間尖角地帶(南京路627號)新建22層的永安新廈。永安百貨於1966年更名為國營東方紅百貨商店,隨後再次更名為上海第十百貨,於1988年定名華聯商廈。2005年4月,該商廈起用舊稱「永安百貨」。

24、國際飯店

地處南京西路的上海國際飯店是上海年代最久的飯店之一,三十年代有「遠東第一高樓」之稱。

25、徐家匯天主教堂

徐匯區這座哥德式建築建於1910年,被稱為上海的「梵蒂岡」

26、東平路9號

這處1932年建在東平路9號的「愛廬」法式洋房,是宋子文送給妹妹宋美齡的結婚禮物。蔣介石來上海都會住在這兒。

27、外白渡橋

上海人經常賭氣說,「跳黃浦江」,要跳黃浦江就得從外白渡橋上往下跳了。很多影視作品都喜歡安排女主角穿著旗袍從外白渡橋上跳黃浦江,比如《情深深雨濛濛》《像霧像雨又像風》等等。

老上海人

28、張愛玲的常德路195號

上海常德路195號,常德公寓601室是張愛玲故居,她和她的姑姑在這裡住了五年,她在這裡完成了許多傳世之作。張愛玲就像她寫的文字一樣,細膩、精緻、刻薄,典型的上海小女人。她有著上海小女人特有的清高和低調。

大她十五歲的胡蘭成第一次到常德公寓拜見張愛玲,他按了門鈴,卻吃了閉門羹。張愛玲通常不見生人,所以他只好從門縫裡塞了張紙條。當時的出版社、雜誌社、電影製片人也常常按這個門鈴,以求得張愛玲炙手可熱的文字。

張愛玲代表的是上海的孤島時代,她被稱為「孤島女作家」。「出名要趁早啊!」張愛玲在她23歲的時候站在書攤上看著自己的小說集《傳奇》,這樣感嘆。

這個才女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在這裡度過,她熱烈哀婉的愛情、精緻的文字都留在了這個公寓。

29、阮玲玉

「人言可畏,人言可畏。」這是阮玲玉留給這個世界最後的感嘆,這個柔弱的女子是那時最大牌的明星。她活得精細、壓抑,據說她每天光畫兩彎細細的眉毛就要花去一個小時。她在《神女》裡的表演驚為天人,那種壓抑著內心的奔放的複雜表情,好像是她人生的寫照。

30、榮氏家族

榮氏家族簡直是「紅色資本家」的代名詞。毛澤東曾說,「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只有他們一家。」

31、陸小曼

徐志摩被認為是最會寫情書的作家,而有收到他的情書的女人就是陸小曼。陸小曼漂亮、婀娜、時髦、聰慧、恃才傲物、真性情。梁啓超做了她和徐志摩的證婚人,婚禮上言辭苛刻,他明確地說,他不喜歡陸小曼。

陸小曼在北京時就是出了名的會花錢的小姐。徐志摩為了滿足嬌生慣養的陸小曼對於物質的需求,在三所大學教書,給多個報紙供稿。圍繞陸小曼一生的不僅僅有才子、書稿、繪畫、音樂、愛情,還有舞場上、宴會上、煙塌上,男人和女人的恭維聲中,時光就被輕輕送走了。

上海對於陸小曼這個眾說紛紜的女人,就是如魚得水的環境。

32、孫中山「上海大計劃」

孫中山在民國11年(1922年)所著的《建國方略——實業計劃》一書中提出:上海「苟長此不變,則無以適合將來為世界商港之需用與要求。」進而提出「設世界港於上海」。民國16年7月成立的上海特別市政府,遵循孫中山的方針,謀求自己管轄區的發展,多次提出城市建設計劃草案。根據孫中山先生的《建國方略》,同年上海特別市政府第123次會議通過了《上海大計劃》,將北鄰新商港、南接租借、東近黃浦江,地勢平坦的江灣一帶劃為市中心區域,並以新市政府大廈為中心,完成了運動場、圖書館、博物館、市醫院、衛生試驗室、國立音專、廣播電臺、中國航空協會等建築。在數年前陸續建起來了一座不可思議的上海新城,而與租界中的另一個市中心遙遙相望。

33、陳毅,上海戰役

上海戰役是陳毅指揮的最後一場戰役。南京解放後,國民黨大部分軍隊退集到上海。陳毅指揮的第三野戰排在和湯恩伯指揮的國民黨三十萬殘兵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戰鬥。

上海解放後,陳毅擔任上海市市長。現在上海外灘上仍然有陳毅塑像。

老上海生活

34、假領子

假領子這個玩意兒估計只有上海人才能想出來,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買不起襯衫,但是一定要有穿襯衫的範兒,做個襯衫假領子,穿在毛衣裡面,熱死也不能把毛衣脫了。假領子是上海人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最好體現,上海人凡是都要講個派頭。

35、上海本幫菜

上海本幫菜講究的是濃油赤醬,紅燒獅子頭、紅燒蹄髈這都是上海本幫菜的招牌。但並非所有上海菜都是如此,也有很多清淡的,南翔小籠包就是典型。小肉包做得鮮而不膩,皮薄到透明得可以看見裡面的肉餡和湯水。吃小籠包很有講究,用筷子夾住小籠包輕輕拎起,在頂端咬出一個小口,先把湯吸掉。湯才是小籠包的精華,有些十分講究的人,甚至只喝掉湯,其餘的就扔了。

36、奶油蛋糕

說上海人洋氣,大多是表現在他們的生活方式上。上世紀二三十年的時候,大戶人家的孩子過生日就吃奶油蛋糕唱Happy Birthday to you。

37、婆媳關係

上海婆婆難搞定是出了名的,惡劣的婆媳關係在上海尤為顯著。直到現在,每天晚上上海衛視和東方衛視播放的關於情感類的訪談節目(如《老娘舅》《幸福魔方》)九成九都是在試圖解決婆媳問題。

38、上海早點「四大金剛」

上海早點有四大金剛之說——大餅、油條、豆漿、粢飯。曾今作為衡量民生的標準。

39、電車

張愛玲的小說《封鎖》裡最重要的場景,就是電車了。鈴聲「鐺鐺」的世紀迴響,現在上海南京路上還有當年鋪的鐵軌。

40、黃包車

黃包車是日本人創造出來的,但是在舊上海發揚光大。那時上海由專門的黃包車租賃公司,好像現在的計程車公司一樣。大戶人家也有私家黃包車,僱傭專門的司機。直到1956年,上海最後兩輛黃包車被送進博物館,供人參觀。

老上海貨

41、恆源祥

如今,提到「恆源祥」,你一定首先想到,2008年除夕夜讓全國人民以為電視機壞掉的那個超級雷人廣告。「恆源祥」就被這個廣告毀了,讓人都不好意思把「恆源祥」穿著在大街上走。但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恆源祥」是羊毛衫品質的保證,許多人趨之若鶩,無數到上海出差旅遊探親的人都要捎幾件「恆源祥」回家饋贈親友,那時穿一件恆源祥還是值得炫耀的。

42、大白兔奶糖

曾經何時,大白兔奶糖是高級零食,全國人民都希望能買到上海的大白兔奶糖。結婚搬酒席時如果把大白兔奶糖當喜糖,那就是身份的象徵,絕對有面子。那時兩顆大白兔奶糖能泡成一杯牛奶,現在你再試試?

43、曹素功墨水

小孩子學書法,「大」字還寫不好的時候,就要用曹素功墨水。字能不能學好是一說,但是上海人就是講究個派頭,小孩子學寫字也要有書法家的派頭。曹素功墨水很容易判斷是不是正品,因為曹素功墨水放一段時間就會發臭。因此,書法課上總是臭氣燻天,所有毛頭孩子都用曹素功。

44、麥乳精

那時,上海人家家戶戶的茶几上都要放一罐麥乳精,客人來了,給人泡一杯麥乳精那可比上好的茶葉還要有面子,自家的小孩子都捨不得給他喝,難得給喝一杯,也泡得淡得只有一丁點甜味兒。所以那時的孩子都有個奢侈的願望——幹吃麥乳精!

45、上海家化

家裡幾代人都用過六神花露水、美加淨護手霜。這些大眾日用品都出自「上海家化」,但是「上海家化」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變得日益低端,它除發揚「六神」「美加淨」這樣的傳統品牌,還開發了「佰草集」「高夫」這些高端品牌,如今能與「歐萊雅」這樣的歐美大眾品牌在中國市場分庭抗禮。

46、海鷗相機

那時家裡有一臺海鷗相機,相當於現在家裡有一輛寶馬。它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最時髦的數碼產品,老百姓要買一臺海鷗相機,要花去好幾個月的薪水。

47、蜂花牌洗髮精

時至今日,蜂花牌洗髮精仍然以物美價廉著稱,它樸實的包裝、優良的品質沒有被追求時尚的年輕一代拋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提到護髮素,你唯一能想到的牌子只有蜂花。蜂花最輝煌的時候是那個把所有化妝品統稱為「雪花膏」的年代。

48、永久牌自行車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結婚,如果有輛永久牌自行車當嫁妝,那就夠面子了。農村人結婚,甚至用永久牌自行車去接新娘。

49、鳳凰牌縫紉機

上世紀七八十年結婚,要配備的嫁妝,除了永久牌自行車,還有鳳凰牌縫紉機。物質匱乏的年代裡,大多家庭都自己買布回來做衣服,孩子的衣服嫌小了,接上一塊兒繼續穿。

50、上海寶石花手錶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上海寶石花手錶風靡一時,許多人恨不得將手錶帶在衣袖外面。

相關焦點

  • 探秘老上海的50個標誌「符號」
    1、拜碼頭  新到上海灘,要去拜碼頭,祈求能得到有勢力的幫會或大人物的照應,希望以後在上海灘能順順利利。「初來乍到,請多多關照」的客套被概括成拜碼頭,「拜碼頭」這三個字裡飽含闖到上海灘的豪情,還有十裡洋場的人情冷暖、世道險惡。
  • 代表寧波的43個經典符號,少一個都不行!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 探尋代表寧波的43個符號 寧波符號:建築 天一閣 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 由明朝兵部右侍郎範欽主持建造
  • 漢字是最能代表中華文化的符號
    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是中國的漢字,漢字不僅是中華文化的載體,也是辨識度最高的文化元素,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文字貫穿其中,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漢字。關於文字的起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結繩記事說,一種是倉頡造字說。
  • 代表鄭州的34個符號,少了哪一個都不完整!
    在鄭州呆了這麼久一提到鄭州,你能想到什麼?什麼是鄭州的經典符號?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屬於鄭州的34個符號鄭州符號:建築二七紀念塔「二七紀念塔」一直都是鄭州的地標性建築沒到「二七塔」就等於沒到過鄭州這句話在鄭州幾乎家喻戶曉河南省博物院
  • 上海最具代表的那些小吃
    《吃貨百家錄》是一個娛樂向的、美食相關的、科普雜談系列欄目,這期主要介紹上海最具代表的那些小吃。02 小籠湯包小籠包經常被譽為上海最具代表性和最正宗的點心,從五星級酒店到大型購物中心,食堂或小吃攤,可以在找到售賣點。上海風味的小籠包起源於江南,將包了各種餡料的包子,如豬肉和碎蟹肉,放在竹蒸籠中用中火蒸,精髓是包子裡面包裹的湯汁。
  • 代表昆明的33個經典符號,一個都不能少!
    代表昆明的33個經典符號,一個都不能少! 生活在昆明這麼久 一提到昆明,你能想起什麼 什麼是昆明的經典符號
  • 哪些美食最有上海"腔調"? 滬16區十大鄉土文化符號出爐
    東方網7月27日消息:7月下旬,上海市十六個區的十大鄉土文化符號陸續出爐,涵蓋了眾多市民熟知、名揚海外的美食。每一道美食背後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帶著鮮明的本土特色,散發出濃濃的鄉愁。  本幫菜:上海平民的看家菜
  • 它留著舊上海的影子,它是老上海的精神代表了經典與復古
    舊上海是一座華美的城。有一種空間,它低調、奢華,骨子裡透露出濃濃的文人趣味。有一種氣質,它自由、開放,處處顯露著海納百川的胸懷。這就是老上海的精神,在懷舊風盛行的今天,它被定義成一種風格,代表了經典與復古。
  • 8個常見的神秘符號,究竟代表了什麼?
    到了1751年在他寫《種間雜交植物》的時候用♀來代表植物的母本用♂來代表植物的父本後來被其他領域的科學家看到了於是就傳播到了各個領域嗯這兩個標誌你們每天在各種商標上應該都能看到不過我估計也沒啥人注意到它哦這個「TM」的符號
  • 那些音樂作品裡,最能代表西藏文化符號的是...
    而一首有關城市歌曲中,歌詞頻繁出現的那些意象,便是最能代表這個城市的文化符號了。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流傳甚廣的歌曲中,頻繁出現的與西藏有關的文化符號。從廣義上說,「格桑梅朵」大概就是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頑強的野花的代名詞。在西藏,人們經常借著格桑花表達和抒發美好的情感,也流傳著很多讚頌格桑花的歌和故事。TOP3:酥油茶美麗的高原紅 煮了又煮的酥油茶 還是當年那樣濃 夢裡的高原紅 釀了又釀的青稞酒 讓我醉在不眠中——《高原紅》酥油茶是中國西藏的特色飲料。也是旅行者初入西藏必嘗的一道特色美食。
  • 最能代表中原文化的符號有哪裡?少林功夫僅排二,第一的出人意外
    中原文化主要起源並發展在河南為主的中原地區,那麼在5000年歷史長河中,中原文化形成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在眾多的文化元素與文化符號中,最能代表中原文化的標籤有哪些?這些文化符號又有怎樣產生的呢?中原文化的符號代表:嵩山、洛陽牡丹、龍門石窟、殷墟(甲骨文)、清明上河園、豫劇、太極拳、少林功夫、黃帝、老子等,有的甚至可以說中國文化的代表。
  • 一個超級符號,打開上海之窗·智慧科學城的價值密碼
    [導讀]上海之窗·智慧科學城在思考LOGO之際,就曾想「要以一個最能代表長三角的符號代言長三角」。前後經過多次易稿,最終確定了啟用「彭羅斯三角形」。         NO.1丨壹  以最能代表長三角的符號  代言長三角超級城市  LOGO,不僅是一個符號,或者一個標誌,更是一個美好期許的象徵。從誕生伊始,就擁有了超乎想像的精神內涵。
  • 秀出7個浪漫符號代表我愛你!
    根據國外網站《thoughtcatalog》搜集了7種象徵愛情的符號,幫助你突破曖昧期、耍浪漫時聊表你滿滿的心意!▲撲克牌中的紅心A。1.心形符號最常見的「」符號,普遍被認為是源自於心臟的意思,希臘時期是由葡萄葉、長春藤的心型葉子,代表生育、忠誠與重生。到了13世紀,撲克牌的流行,也讓紅心符號流傳開來,19世紀被使用作為動詞的一種,如「我你」等。至今,愛心符號已被視為愛情、愛戀、情感的象徵。
  • 上海老字號,最正宗的上海味道,撫慰了一大批老上海人的胃
    上海老字號,最正宗的上海味道,撫慰了一大批老上海人的胃 2020-04-26 1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一個超級符號,打開上海之窗智慧科學城的價值密碼
    NO.1丨壹 以最能代表長三角的符號 代言長三角超級城市 LOGO,不僅是一個符號,或者一個標誌,更是一個美好期許的象徵
  • 拾趣| 老底子額上海閒話哪能講?
    而這三個時期都可以找到一些相關的學術論著為依據。第一期,19世紀50年代~20世紀20年代以前。初期以J.Edkins(艾約瑟)《上海口語語法》(1853年),後期以B.KarIgren(高本漢)《中國音韻學研究》(1915~1926年)的記錄為代表。第二期,20世紀20~50年代以前。
  • 這8個常見的神秘符號代表了什麼?竟然今天才知道
    這8個常見的神秘符號代表了什麼?那一長橫叫陽爻(yáo)兩短橫叫陰爻是八卦的基本符號關於它們的解釋反正學術界到現在也沒個定論1958年英國有個叫「核裁軍運動」的組織在Aldermaston進行了反戰遊行這個符號第一次被當作活動的徽標
  • ...有了聯名款潮服,17個知名品牌攜最潮「老上海」新作亮相東華大學
    「上海味道」的小楊生煎與馬克華菲旗下潮牌Reshake推出聯名款街頭潮服,令最潮的海派時尚儼然別有「風味」。 讓人欣喜的是,在「老上海」優雅的著裝傳統基礎上,這些新作從裁剪、設計和理念都融合了最「潮」創意及科技,展示了海派時尚文化的生機和活力。
  • 電源開關上的「1」和「0」兩個符號代表什麼?
    閱讀本文前,您可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電力講壇」,「關注」後再加星標或者置頂公眾號,這樣您就可以第一時間收到最優質的文章了幾乎所有的電器、燈具和插座上只要帶有電源開關必然會出現「|」和「O」兩個符號如果只看符號判斷「|」和「O」到底代表什麼含義呢?你又能分清哪個是電路聯通哪個是電路斷開麼?
  • 十二星座分別代表什麼符號?
    十二星座符號的選擇有很多種情況,有的是根據星座下象形製作的,有的是根據他們的性格。但基本符號如下:1、白羊座他們的符號是。顯而易見是象形而出的。和羊的角的形狀不謀而合。2、金牛座符號是。這個符號和金牛有些類似。但更多的含義是代表金錢。因為中間那個圓代表太陽。3、雙子座符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