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移民管理局選派77名民警駐村扶貧支教

2020-12-13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記者熊豐)記者12日從國家移民管理局獲悉,國家移民管理局選派77名來自全國移民管理機構的民警,在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37個貧困村小學開展駐村扶貧支教活動。

77名民警將在一個學期的時間裡,承擔英語、體育等課程教學,有效解決當地教育資源薄弱、師資力量緊缺等實際困難,幫助貧困學生開闊視野。

國家移民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自2019年定點扶貧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以來,國家移民管理局累計投入1500餘萬元,開展硬化上學步道、維修教室、援建圖書室、捐贈教學設備等50餘項系列教育幫扶舉措,結對幫扶1366名貧困學生,為63個貧困村小學13447名學生和學生家庭贈送禦寒物資。(完)

相關焦點

  • 教英語,教體育……77名民警駐村支教!
    國家移民管理局選派77名民警駐村扶貧支教廣西三江5月12日,國家移民管理局在定點扶貧的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舉行駐村支教啟動儀式,77名民警將在三江縣37個貧困村小學開展新一輪駐村扶貧支教活動。珠海邊檢總站支教民警與歸東小學學生見面此次駐村扶貧支教是國家移民管理局在扶貧工作中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扶貧必扶智」重要論述,以教育扶貧助力三江縣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
  • 廣州邊檢民警駐村扶貧紀實:「00」 後「逆行」返鄉興教育 補齊鄉村...
    這是一個有關育人的故事,也是一段扶貧的經歷。一類人的到來改變了村貌;另一類人的回歸,激發了鄉情。「外來之客」與「家鄉之子」共同攜手為村莊打開了一扇希望之門。廣州邊檢總站扶貧民警的到來,改變了村子的面貌,自2019年以來,先後修建燈光籃球場、垃圾處理池,路燈、榨油車間等項目相繼竣工驗收,原本古舊的村子煥然一新。但更為重要的改變是,今年5月12日,國家移民管理局更是選派77名民警來到定點幫扶的三江縣開展駐村扶貧支教活動。
  • 強化責任擔當 突出公安特色 助力脫貧攻堅 ——公安部定點扶貧工作...
    公安部扶貧掛職幹部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大貨車、茶葉、養殖、果蔬栽培等實用技術和務工技能培訓,培養了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農民。2018年底以來,國家移民管理系統先後1300人次赴三江開展扶貧調研,幫助培訓基層幹部和技術人員6540名。
  • 廣西三江扶貧公安民警掠影:熠熠警徽閃耀在大山深處
    10月17日,在三江縣良口鄉寨塘村小學,來自山東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的支教民警張玲正在輔導學生。10月16日,在三江縣八江鎮汾水村小學校園裡,來自廈門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的支教民警呂歷陪同孩子們做遊戲。2019年年初,公安部選派禁毒局幹部朱振到唐朝村擔任第一書記。駐村第一天,朱振就開始琢磨如何迅速開展工作,帶領鄉親們儘快找到脫貧致富的路子。都說侗家漢子心腸熱,都說侗家小妹手兒巧。朱振格外關注侗族文化,從侗族古老手工藝侗繡中找到了出路。今年10月17日,記者來到唐朝村村委會。
  • 中山12名教師到雲南昭通開展新一輪支教
    自2016年中山昭通兩市建立幫扶協作關係以來,中山市教體局已選派了16名長期支教老師到昭通各級學校支教交流,以教學專題講座、課堂觀摩、主題教研、教學研討等形式,開展教學指導工作,助力對口幫扶工作進一步提速。 今年,第四批支教隊伍在中山市教體局牽頭組織下,赴雲南昭通市開展新一輪支教對口幫扶活動。
  • 【喜迎十九大】南昌選派第一書記駐村扶貧「拔窮根」
    2015年以來,南昌開展「百名書記扶百村、千個單位掛千點、萬名幹部聯萬戶」行動,集中選派了一批優秀幹部到貧困村任第一書記,有力地推進了脫貧攻堅工作,當好農民脫貧致富「火車頭」,得到了當地群眾的充分認可。  記者從市委農工部扶貧處了解到,2015年,我市從市直單位選派了71名年輕優秀科級幹部到貧困村黨組織任第一書記,確保第一書記全覆蓋。
  • 教育部:2020-2021學年將選派22842名教師支教
    記者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辦公廳近日印發通知,明確2020—2021學年將在全國選派22842名教師,支援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其中義務教育階段計劃選派21635名,非義務教育階段計劃選派1207名。
  • 教育部:2020-2021學年擬選派兩萬餘名教師支教
    國家確定的連片特困地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及各地確定的其他深度貧困地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困難團場,重點向「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特別是未摘帽貧困縣傾斜。各省份不得將支教教師派往非貧困地區。(二)選派數量。2020—2021學年全國計劃選派22842名教師,其中義務教育階段計劃選派21635名,非義務教育階段計劃選派1207名。
  • 2500名!河南將選派骨幹教師到「兩區」支教一年
    今年,全省擬選派2500名骨幹教師赴邊遠貧困地區和革命老區支教。支教以全日制工作形式為受援地提供服務,時間為1年(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鼓勵延長支教時間或留任工作。省教育廳日前下發2020~2021學年「兩區」人才支持計劃教師專項計劃有關工作通知,根據安排,此次全省共選派教師2500名,包括義務教育階段計劃選派2450名,非義務教育階段計劃選派50名。
  • 2500名!我省將選派骨幹教師到「兩區」支教一年
    今年,全省擬選派2500名骨幹教師赴邊遠貧困地區和革命老區支教。支教以全日制工作形式為受援地提供服務,時間為1年(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鼓勵延長支教時間或留任工作。省教育廳日前下發2020~2021學年「兩區」人才支持計劃教師專項計劃有關工作通知,根據安排,此次全省共選派教師2500名,包括義務教育階段計劃選派2450名,非義務教育階段計劃選派50名。
  • 華北電力大學高質量完成駐村扶貧工作
    先後選派39名幹部脫崗全心投入駐村扶貧工作,每年投入40餘萬元專門用於保障扶貧。駐村幹部帶著捨我其誰的責任感、時不我待的使命感,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 ,五年來的辛苦付出,近兩千個日夜的艱難奮戰,推動各項扶貧措施落實落地,打通精準扶貧「最後一公裡」,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新時代的華電力量。
  • 教育部:2020—2021學年全國計劃選派22842名教師到三區支教
    根據《通知》,2020—2021學年全國計劃選派22842名教師,其中義務教育階段計劃選派21635名,非義務教育階段計劃選派1207名。各項目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及未摘帽貧困縣選派名額,一起來看↓↓↓計劃實施範圍有哪些?
  • ...2020—2021學年計劃選派22842名教師赴邊遠貧困地區等三區支教
    教育部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持計劃教師專項計劃有關實施工作的通知》,明確2020—2021學年全國計劃選派22842名教師,支援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
  • 三兄弟駐村扶貧記
    三兄弟中大哥趙森是唐河縣檢察院駐上屯鎮馬屯村第一書記,二哥趙洋是唐河縣醫保局駐古城鄉溫莊村第一書記,兩個哥哥駐村扶貧深深影響、感染了老三趙崇東。2017年,趙崇東主動向組織請纓,要求到艱苦的脫貧一線淬鍊,當年12月被選派到黑龍鎮山區貧困村趙朗莊村任駐村第一書記。
  • 一個派出所所長駐村扶貧的419天
    「我叫陳如亮,是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公安局黃蓮派出所所長,2018年6月19日,我到黃蓮鄉芭蕉溪村駐村扶貧,419天後的2019年8月13日,我結束了扶貧工作。我駐的芭蕉村112戶551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從當初人均收入不到1800元,脫貧後人均收入超過5000元......」這是陳如亮駐村日記的最後一頁。
  • 2018年度駐村幫扶工作總結
    共完成9戶40人的縣內移民搬遷和1戶5人的縣外移民搬遷任務。今年以來,我們緊緊圍繞加快貧困村脫貧致富步伐這一目標,把動真情、辦實事作為扶貧工作的立足點,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根本,堅持立足村情,打準幫扶切入點,提高幫扶精準度,突出抓好培育優勢產業、完善基礎設施、宣傳落實政策、壯大村集體經濟等重點工作,實現老莊村公共基礎設施和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於國家扶貧標準,群眾滿意度達到98以上,幫扶對象自我發展能力明顯增強,
  • 黑石渡鎮杜家衝村駐村扶貧工作隊2020年結對幫扶工作總結
    2020年度,黑石渡鎮杜家衝村駐村扶貧工作隊,認真貫徹落實各級關於駐村扶貧工作的各項要求,奮力決戰脫貧攻堅,自覺在扶貧工作第一線,撲下身子,服務群眾,紮實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務。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報告如下:一、工作隊基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