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港股首家上市的主題公園運營商海昌海洋公園控股有限公司(02255.HK,以下簡稱「海昌海洋公園」)正式推出其海洋主題公園巔峰作品——上海海昌海洋公園。
不過,在正式開園之前,卻遭遇到了市場的質疑。由於市面上出現了不正當渠道在高價兜售「上海海昌海洋公園試運營門票」,公園方面臨時叫停國慶期間試運營現場的售票窗口、官方銷售平臺及其他銷售渠道,導致遊客無法入園遊覽。
而且上海海昌海洋公園以虎鯨劇場作為營銷噱頭,引發多方爭議。因為虎鯨屬於高智商生物,不適合人工圈養,被世界範圍內禁止表演和淘汰。
據海昌海洋公園發布2018年中期業績報告,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6.59億元,門票業務收入同比增加約7.4%至4.46億元,佔公園總收入的72.5%。上市4年來,海昌海洋公園主要以門票為主要收入來源,在門票收入增加的同時,淨負債比率由19.9%增長至102.8%。為了補充上海項目的運營資金,公司還提前賣出了青島海昌公園未來5年的門票收入。此前亦進行多輪門票證券化融資,資金風險潛存。
對此,海昌海洋公園控股股東海昌(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B2C業務的大部分收入都是付現的,隨著上海、三亞項目的開業,經營現金流不會對上市公司產生風險,同時,降低公司的融資成本。對於不正當渠道兜售門票的情況,其表示,公司採取遊客憑本人身份證原件入園的方式,後期將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技術運用到運營管理中。
試運營前夕「拒客」
據介紹,上海海昌海洋公園總用地面積約為29.7公頃,該主題公園將是海昌海洋公園旗下面積最大、極地海洋動物種群最多的海洋主題公園。海昌海洋目標將其打造成世界級最先進的第五代海洋公園,成為「國際級海洋文化旅遊旗艦項目」。
按照計劃,海昌海洋公園旗下的上海項目在正式開園前,公司定向發放一些門票,從「十一」開始進行試運營。但是為了抵制假票代和黃牛倒票,公園方面在還沒有運行之前便提前宣告限流,10月12日後恢復了訂票。
在海昌海洋公園官方平臺上,記者看到,飛豬網等網際網路平臺、自媒體售賣和贈送上海海昌海洋公園門票,售價為230~1180元不等。不過,該官方平臺將倒賣門票的推廣蓋上「假」字印章,進行闢謠。
事實上,國內熱門景區一直以來都備受黃牛和票代問題困擾,與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在同一區域的上海迪士尼樂園在開園之初也受此拖累,黃牛採取提前到場和「人海戰術」,領到大量票據並倒賣給遊客。時至今日,上海迪士尼樂園的黃牛和票代問題仍未完全解決。
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旅遊管理系主任何建民表示,出現非法票代和黃牛倒票問題,首先企業要合法守法經營,公安部門及旅遊執法部門也應及時進行監管。
據上海浦東新區官網顯示,浦東公安分局已完成「國際旅遊度假區公安處」籌建,嚴厲打擊「黃牛」、偷盜等各類違法犯罪,查處倒票案件並訓誡疑似倒票人員。記者就景點倒票、非法票代問題致電浦東商務委員會,截至發稿,均無人回應。
開業前夕,記者實地走訪了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南匯新城銀飛路166號的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周邊市民介紹,目前該海洋公園的車庫和一些護欄還沒有建好,當記者到達時發現遊客並不多,其工作人員解釋是工作日的原因,周末的遊客會有所增加。試運營期間的標準價門票是239元,優待票是136元。記者發現,該海洋公園整體環境較為乾淨,從護欄外向裡望去,還是有工程車輛在來回進行收尾工作,地面上積滿塵土,不少下水道井蓋未安裝,一些建築垃圾仍堆積在綠化帶旁。兩名從公園內走出來的遊客勸記者,如果還沒有進去,最好過段時間再來,裡面還有很多項目沒有啟動。「個人感覺這兩百多塊錢(門票)花得挺不值得。」一名女性遊客說。
上述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上海海昌海洋公園規定同一個身份證每天最多訂購5張門票,憑下單時預留的本人身份證原件入園,且同一訂單內遊客需同時入園,以此應對黃牛倒賣、非法票代兜售門票的現象。
門票收入依賴度高
日前,海昌海洋公園發布2018年中期業績報告,門票業務收入同比增加約7.4%至4.46億元,佔公園總收入的72.5%。近年來,其一直在擺脫對門票收入的依賴度,調整收入結構,但成效並不明顯。
記者梳理近4年的財報發現,2014~2017年,門票業務收入佔海昌海洋公園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1.6%、81.0%、74.9%、73.1%。
此外,隨著門票收入和銷售成本增加,海昌海洋公園的毛利率呈現下跌趨勢。年報顯示,2013~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分別為9.78億元、11.12億元、12.9億元、14.29億元、16.17億元、6.10億元;而毛利率分別為42.8%、44.0%、55.5%、54.6%、54.1%、45.4%;銷售成本分別為7.89億元、8.58億元、6.30億元、7.48億元、7.71億元、3.60億元。
何建民分析,門票收入佔比高是海昌海洋公園目前發展階段中必然經歷的過程,理想的做法是合理收取門票,增加其他產業的收入。
海昌海洋公園方面告訴記者,公司終止了在營產品中品質低及口碑差的合作夥伴,導致園內遊樂收費收入減少,非門票收入業績不高。而各公園為了上海和三亞項目開業而做的準備工作,導致儲備動物和人工成本增加,毛利率下降了2個百分點至47.9%。
對比全球主題樂園巨頭迪士尼集團公園,其能夠長盛不衰的一大原因就是依靠其豐富的文化內容吸引顧客群,並以泛產業鏈衍生產品銷售、酒店經營等一系列收入實現盈利。被行業為之稱讚的東京迪士尼,門票收入佔比不足50%。
海昌海洋公園回復表示,與迪士尼、環球影城等成熟的國際影視主題公園巨頭相比,國內主題公園在商業運營方面,尤其衍生品開發和經營上,還處於初級階段,未來隨著海昌海洋公園商業體系的完善將逐步改善收入結構。目前,公司根據各項目的成長周期及票價調整節奏,多個重點項目實現了「多元有序」地價格上調。並且不斷提升自身的IP創意及內容製作能力,有效延伸海洋文化娛樂產業鏈。推出水母館、深海冒險等遊樂體驗項目,從餐飲、商品、園內衍生娛樂方面合力提升非門票收入。
負債攀升融資風險潛存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海昌海洋公園位於浦東新區滴水湖畔,定位為世界上最先進第五代大型海洋公園。項目由國內海洋主題公園龍頭企業海昌海洋公園投資50億元建設,在主題特色、項目品質、公園規模及建設水平方面,均以達到國際一流水準為目標。
該項目經過3年時間籌備,總用地面積約為29.7公頃,規劃總建築面積約20.5萬平方米。其中,四大動物劇場包括《海豚奇緣》《虎鯨物語》《海獅特快》和《白鯨之戀》。
據了解,2013年,美國紀錄片《黑鯨》上映,記錄了虎鯨Tilikum在遭到人工圈養的悲慘生活,馴養師被虎鯨攻擊不幸死亡,引發人們的反思。隨後,禁止虎鯨表演在全世界範圍內逐漸形成共識。2016年7月,美國著名遊覽地海洋世界宣布將在2019年前逐步淘汰虎鯨表演並終止圈養繁殖虎鯨。
此外,浦東新區目前布局多家主題公園,上海迪士尼即在川沙新鎮成功運營了兩年,向東約25分鐘車程的上海海昌海洋公園距離市區更為偏遠。何建民指出,以上海市的發展指數來看,存在多個主題公園是合理的,但是這有個發展的階段,必須入駐的項目足夠優質,才能長期吸引客源,形成主題公園的規模集聚效應。
此外,記者也注意到,今年9月,海昌海洋公園為了給上海項目運營籌集資金,其全資附屬公司青島極地海洋世界有限公司以10億元的總代價,向鑫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出售相關資產(即為2018年9月~2023年8月間,青島海洋公園之後5年的門票收入)。這已並非海昌海洋公園首次進行門票證券化融資。
財報顯示,海昌海洋公園的資產負債情況已逐年攀升。2014~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公司的淨負債比率分別為19.9%、34.4%、46.7%、77.8%、102.8%。淨負債比率上升主要是為了上海和三亞項目順利推進,貸款本金增加所致。換言之,上海海昌海洋公園開園即步入漫長「還債之路」。
一名旅遊產業研究人士提醒,海昌海洋公園需要注意防範資金風險,如果公司自有資金很強,萬一未來上海海昌海洋公園遇到發展難題,企業還有足夠的儲備資金。但若是提前把資金用掉,一旦遇到風險,則會缺乏後備資金,所以要做好資金近期、中期和長期的整體管理。
海昌海洋公園方面對此表示,門票證券化融資能夠為公司提供預期的業務發展資金,滿足公司流動資金髮展需求,並使公司的資金來源多元化。有助於優化資產結構、提高資本效率及增強運營能力,體現了資本市場對公司海洋主題公園運營能力及持續盈利能力的高度認可。目前,公司的現金流良好,隨著上海和三亞項目的開業,經營現金流會更加充裕。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