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2018年11月15日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統計覆蓋時間2008年1月1日-2018年8月31日),我校臨床醫學在過去十年八個月被ESI資料庫收錄論文358篇,總被引次數2770次,全球排名第3783位,首次進入該學科ESI全球排名前1%的行列。
至此,臨床醫學學科成為繼農業科學(0.41‰)、工程學、化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材料科學之後,我校第六個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的學科。
江南大學無錫醫學院自2012年6月成立以來,秉承「市校共建、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發展雙贏」的共建原則,不斷提升學院和直屬附屬醫院整體科研水平,在科學研究、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此次臨床醫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標誌著我校在臨床醫學研究領域具有了較高的國際水平和學術影響力,必將對加速推進醫學院建設成為在若干醫學領域國內一流、特色鮮明的研究型醫學院產生積極的影響,是向校慶六十周年的最好獻禮!
在本次發布的數據中,我校另有131篇論文進入ESI高被引論文,1篇論文進入熱點論文。進入各學科全球前1%行列的這131篇高被引論文,分布在工程學、農學、化學、數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物理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計算機科學、微生物學等10個學科。其中,工程學(ENGINEERING)50篇;農學(AGRICULTURAL SCIENCES)36篇;化學(CHEMISTRY)15篇;數學(MATHEMATICS)14篇;材料科學(MATERIALS SCIENCE)5篇;臨床醫學(CLINICAL MEDICINE)4篇;物理學(PHYSICS)3篇;生物學與生物化學(BIOLOGY & BIOCHEMISTRY)2篇;計算機科學(COMPUTER SCIENCE)1篇;微生物學(MICROBIOLOGY)1篇。1篇熱點論文是最近兩年裡在化學領域發表的論文,在最近兩月被引次數進入該學科全球前0.1%行列。
ESI是基於SCI和SSCI所收錄的全球1萬餘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文獻記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資料庫,主要用于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ESI已成為當今普遍用以評價大學和科研機構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的重要指標,也是全球公認的判斷學科發展水平的重要參照之一。進入ESI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統計排名前1%的學科一般被認為具備良好的國際影響力,視為國際高水平學科;而進入ESI排名前千分之一的學科,通常被認為已經達到國際頂尖水平。
本文歡迎微信公眾號轉載。如需轉載,請在文章前註明:本文首發於江南大學,微信號:jnu-1958。
稿件來源:圖書館 醫學院 學科處
投稿郵箱:jnuxmt2014@163.com
愛母校,從點讚、評論和轉發開始!
Copyright © 2014-2018 江南大學新媒體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