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學生迷中國古詩詞 曾因讀書太過進醫院(圖)

2020-12-11 華夏經緯網

早川太基

  在9月剛落下帷幕不久的「中華大學生研究生詩詞大賽」中,來自日本京都大學的早川太基以七律《初戀》追憶自己與一位華人留學生的情感,最終打動評委成為唯一一位獲獎的外國人。早川太基本科畢業於二松學舍大學;碩士畢業於京都大學;後來又繼續讀博士,專攻宋詩;今年9月起,他來到北京大學留學進一步深造。

  據早川太基的老師蔡毅介紹,精通中國古典文化的他是老師們眼中的「怪才」、「奇才」,又因為對古詩詞太過痴迷,被同學們稱作「瘋早川」。

  南京籍漢語老師印象殊深

  早川初中時起就酷愛中國古典詩文,成了日本著名漢學家石川忠久先生門下最年輕的弟子。他目前已經創作詩稿近四千首,在本科生時就曾三獲「全日本大學生漢詩大賽」的「最優秀賞」,今年投稿「日本國民文化祭漢詩部門」,又獲「文部大臣賞」。現在人在北大的早川已經加入學生舊體詩社團「北社」,時常與志同道合的社友吟哦切磋,他立志走遍華夏名山大川,並將旅途見聞感受記錄下來彙編為《蓉堂居士遊華詩文稿》。

  早川在京都大學的漢語老師蔡毅教授是位南京人,早年是揚州師範學院古典文學教師,治學嚴謹,頗有建樹。蔡毅教授對早川太基印象尤為深刻,第一堂課上,早川用漢語自我介紹說:「我姓早川,名太基,字子敬。」這是蔡毅到日本二十多年來第一次聽到年輕人說自己有「字」,十分詫異。而早川隨後的話更是令人咋舌:「我的抱負,是要成為末世之鴻儒,扶桑之騷客。特別是寫詩,我想成為海東第一詩人。」蔡毅用八個字形容當時的情景:闔室無語,舉座皆驚。

  曾因讀書太過進醫院

  天才來自勤奮,早川對中國文學的鑽研,可以說是廢寢忘食,如痴如醉。讀碩時的漢語寫作課,他第一年就修滿了學分,之後每年都做旁聽生,每兩周提交一篇作文,經常長達幾千字,不僅文通字順,而且有滋有味。

  他把寫詩作為「日課」,每天樂此不疲。有一次他在半夜苦讀時突然暈厥,被救護車緊急送往醫院,醫生卻怎麼也查不出病因,只能診斷為:讀書太過。在之後臥床休息的二十幾天,他仍然堅持寫詩,還創作了一首《病後自戒》描寫自己暈倒時的情景:「自疑值地震,舍屋若崩雲。更疑腦充血,四肢忽不仁。」

  生活中的早川幽默豁達,有同學開玩笑叫他「瘋早川」,他不但不在意,還創作了一首《瘋早川》來自嘲。

  他曾多次向朋友表明志向要把弘揚東亞漢文化作為自己人生的使命。除了文學功底深厚,他彈的古琴旋律動人,毛筆書法讓人賞心悅目,他還想學習坐禪、卜卦、行醫,做一個精通傳統文化各種領域的「高人」。

  日本漢詩愛好者大有人在

  據久居日本並對東亞文化頗有研究的蔡毅教授介紹,雖然看上去當下日本的年輕人對中國古典文化這些古老話題的興趣在不斷下降,但兩千年來滲透在日本人靈魂中的「中國元素」,並不會驟然消失。日本人對中國的古典,其實並沒有什麼「外國」的感覺,作為東亞漢字文化圈的共同遺產,他們徵引《論語》,談論「三國」,就好像在數說自己祖上的家傳。最典型的例子是貴為日本「國體」的年號,也必須出自我國的「五經」,本土的典籍根本沒有資格。

  而日本也不乏早川這樣的年輕人對中國傳統文化薪火相傳。日本有「全日本漢詩聯盟」,各地還有自己的分會或外圍組織,每年都要舉行各種形式的作品大賽,從受關注程度看,雖然不及俳句、和歌,但愛好者不乏其人。他們的詩作絕大多數都能嚴守格律,平仄對仗一絲不苟,押的也都是古韻。

  曾有一位學習漢詩寫作的日本僧侶對蔡毅教授說:「漢詩一道,也許過於陳舊,但這是傳統文化的精髓,總要有人繼承。在過去戰亂的歲月,我們寺廟以其特殊的地位,曾經擔負起保存文化遺產的重任,今後哪怕再曲高和寡,也要堅持做下去。」(大學生記者 葛嘉男)

來源:揚子晚報

相關焦點

  • 趙小棠自稱曾因身材焦慮 吃減肥藥進醫院
    現場,不但THE9-趙小棠「攢局」孟鶴堂與大左比美,嗑友團姐妹們也紛紛舔屏各國國寶級帥哥,讓網友們紛紛大呼這場與美有關的茶話會「太好嗑」!剛上臺不久,孟鶴堂就向顏如晶暴露自己的迷弟身份,令對方也急忙寒暄道:「我喜歡德雲社好幾個月了」,引發全場爆笑。儘管如此,孟鶴堂仍不改迷弟本色,在顏如晶發言時全程星星眼,不停「放電」,使得顏如晶也被盯得亂了陣腳,瞬間漲紅了臉,趕緊叫停孟鶴堂,直言對方欣賞的眼神讓自己好有壓力:「我真的非常希望我發言的每個字,都能走到你心坎!」
  • 一位日本留學生的中國緣
    【特別關注·改革開放四十年】 始於1978年的改革開放為中日留學生交流打開了大門。自1979年中日兩國政府就互派留學生達成協議後,兩國留學生交流蓬勃發展。截至2017年年底,日本累計赴華留學已超過24萬人;僅2016年在華日本留學生就有13595人,在205個國家44.3萬在華留學生中位列第九位。90後日本女生依田有裡佳,就是日本赴華留學大潮中的一員。依田有裡佳今年剛剛從東京女子大學畢業,大學期間曾作為交換生在上海外國語大學交流學習一年。時間雖短,但在中國的生活和學習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更讓她勵志為日中兩國關係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 三名留學生來僑中學習 最愛中國菜最迷中國武術
    受益於國際文化交流項目,三名留學生來海南僑中學習  3個洋孩子住進海口本地家庭 最愛中國菜最迷中國武術   □記者許欣/文 陳衛東/圖  三名碧眼高鼻的異邦少年,同時來到海口,分別入往三個本土家庭,他們,有著什麼樣的經歷呢?
  • 到底是日本小偷多還是中國留學生太有錢?為什中國留學生遭盜竊?
    除此之外還有一起是中國留學生錢包丟失,何時丟失遺忘在哪裡本人不詳,內有信用卡、身份證及3萬日元,尚未找到。為什麼中國留學生的個人財務多次被盜,到底是什麼原因?是日本小偷多還是有什麼原因?十年,中國留學生的變化在我這所工作的學校裡,中國留學生有錢這種觀念在全校師生心中都是共識。穿名牌鞋,高級手錶,奢侈品一應俱全。更為重要的是中國留學生錢包裡喜歡攜帶大量現金!
  • 特別報導:中國留學生在日本是這樣戰疫的
    說不害怕是假的,我總不願意在日本與家人告別的。真的,我有時候夜裡會為這件事情做噩夢的,醒來以後,又自己嘲笑自己,覺得自己太膽小了。現在,我每天都在這種狀況中生活,打開手機就可以看到疫情的最新訊息,那根每天不斷上升的紅線,真的讓我非常焦慮。」這位名叫吳傑的日語學校中國留學生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做了這樣的表述。
  • 中國留學生在日本打工變遷錄
    隨著日本政策的變化,越來越多的留學生赴日學習,他們的生活也發生了變化。以下為受訪者故事摘要。「當年到日本留學真是太辛苦了,沒留下什麼美好回憶啊」,目前在中國國內高新產業園區擔任招商工作的樸瑞洋苦笑著說道。1990年,樸瑞洋在中國取得碩士學位後來到日本,考入東京一所國立大學大學院進行博士課程學習。
  • 「寧波歷史人文科普」金雅妹:中國第一個女留學生
    金雅妹是最早去國外大學深造且第一個獲得大學畢業證書的中國女留學生,學成歸國後對我國醫學事業的發展曾作出不少貢獻。  我國近代女留學生,若論政府選派官費留學的,則最早是在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當年湖南省派女生20名赴日本習速成師範。
  • 日本留學生來中國,剛進超市:美食大國
    中國人都有著一雙巧手 ,不管是什麼樣的食材,都能做出形形色色各種口味的食物,所以在外國人眼裡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有一則消息表示日本留學生來到中國,剛進超市就哭了忍不住表示:這誰頂得住,這位日本留學生究竟為什麼會說出這樣的話呢?
  • 中國籍留學生日本殺人後被捕 社交媒體顯示其高中成績優異
    中國留學生將同胞殘忍殺害據《朝日新聞》等多家日本媒體報導,當地時間8月28日下午1點20分左右,福岡縣警方110接到報警稱,福岡市城南區別府5丁目附近,一名外國男子被人用刀刺傷倒在路上,渾身是血。根據福岡警方目前公布的資料顯示,該倒地男子姓王(警方只公布了受害人姓名的日語讀音),是一名23歲的中國留學生。
  • 在日本一流大學「復活」的中國留學生
    雖然憑自己的成績能進的這所大學與理想相去甚遠,但還是勉強先去上了。據說,當時身邊大多是不學習的同學,她感覺再這樣下去前途就荒廢了。但正是在這時,她了解到了留學的事。「想再去拼一把,如果能考上好大學,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過上幸福生活」,小王決心在日本重新開始。 如今,因高考失利而離開中國的學生正迅速增加,他們選擇的目的地之一正是日本。
  • 中國女留學生日本遇害,日警方以殺人罪正式起訴嫌疑人陳世峰
    隨後的11月24日晚間,日本警方對外通報稱,將以殺人罪對中國籍男性留學生陳世峰發布逮捕令,指控其殺害了中國女留學生江歌。12月14日上午,北京青年報記者從被害留日學生江歌母親處獲悉,日本警方於14日對殺害江歌的嫌疑人陳世峰以殺人罪正式起訴。
  • 吳天一:廣島大學中國留學生的「好會長」
    (受訪者供圖)吳天一,1988年生,渝中區人,日本廣島大學在讀文學博士研究生,廣島大學中國留學生學友會會長。感言:重慶的山山水水十分美麗,重慶的未來同樣美麗。我願意為這座城市的建設盡一份力。不久前的一個晚上,日本廣島大學校園內,一名新近入學的中國留學生騎車時磕破了下巴。日本很多醫院晚上不開門,怎麼辦?「找吳會長,他一定有辦法!」情急之際,有人支招。「吳會長」是廣島大學中國留學生學友會會長吳天一。接到電話幾分鐘後,他開車趕到現場,輕車熟路將受傷新生送到了附近一家設有夜間急診的醫院。
  • 中國女留學生日本遇害 單身母親:我的天塌了
    送醫兩小時後,江歌因失血過多而亡。  和江歌相依為命20多年的江宛秋,昨日在微博中寫道:「你是我活下去唯一的精神支柱啊,現在,我的天塌下來了。」  打兩份工的留學生  中野地區是東京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以住宅區為主。2日下午四點左右,一陣吵鬧聲打破了平靜。
  • 因就業而繼續留在日本的留學生人數再突記錄
    還記得我在進入日本大學的面試前,除了整理、遞交繁瑣的文字資料外,還要一遍遍的練習面試流程以及進、出門等相關禮儀。老師告訴我,面試官就是我未來的老師,面試的前一天他們會專門從日本飛到中國,面試過後再匆匆飛回國。
  • 日本東京大學舉行中國留學生春節聯歡晚會(圖)
    日本東京大學舉行中國留學生春節聯歡晚會(圖)   中新網2月7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當地時間2月1日,日本東京大學中國留學人員友好聯誼會(簡稱:東大中國留學生學友會)在本鄉校區成功舉辦了2013年東京大學中國學友春節聯歡晚會。
  • 中國留學生在日本殺害23歲同胞曝光!曾在網上發多張美女合影
    本月28日,一起中國留學生被害事件又在日本上演。與曾經令人心碎的「江歌」案相似的是,這場悲劇的主角都是中國學生。在福岡市城南區別府一處公寓內,中國大學生小王(音譯)被發現腹部、胸部等多處被刺傷,送醫後不治身亡。
  • 中國抽象代數鼻祖曾炯:「曾-蘭」定理享譽全球(圖)
    生在這樣一個家庭,讀書是一種奢望,但曾炯有一位堂姑父名為雷恆,是晚清進士,當過翰林,見曾炯聰穎好學,主張送他讀書。就這樣,曾炯有了書讀。他先在村裡讀私塾,然後又進入南昌市高橋小學,但由於家境越來越艱難,他不得不輟學,到豐城煤礦當了童工。生活的希望似乎就此破滅了,但曾炯沒有放棄,他咬牙苦幹,期待有朝一日能重新走進課堂。  1917年,曾炯考上江西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簡稱「一師」)。
  • 遭遇偏見 中國留學生受阻日本
    日本法務省決定從明年4月以後,對留學生的入國審查趨於嚴格化。這一決定意味著日本可能再次從「留學開國」走向「留學鎖國」。而數目龐大的中國赴日留學生可能遭遇阻礙和限制。  最近,日本法務省向日本的大學、短大、專修學校和日本語學校等部門發出通知,決定從明年4月以後,對留學生的入國審查趨於嚴格化。嚴格審查的重點對象是中國、韓國等非法滯留者多發的國家和地區的學生。由於中韓留學生佔日本外國留學生總數的85%左右,可以說,法務省的這一決定意味著日本可能再次從「留學開國」走向「留學鎖國」。
  • 日本曾叫過哪些名字,為啥叫日本?與中國漢字關係很大!
    在歷史上,日本的名字很多的,但是最後選擇了日本作為國名。那麼,日本曾叫過哪些名字,為啥叫日本?與中國漢字關係很大!根據資料記載,大約3萬年前至10萬年前,日本列島上就開始有過人類居住。因為這裡是島國,適合逃避戰亂,所以經常有外地人員湧入這裡,其中中國人居多。他們大多是為了躲避戰爭,冒險來到這裡,所以日本還有一個專用名詞---渡來人,稱呼這些外來人員。
  • 日本留學:中國留學生最喜歡報這三所學校
    中卓留學曾經給大家介紹過日本的七所帝國大學,這七所帝國大學教學質量高、知名度高,但是申請難度也高,所以中國的留學生們大多不會報考這些學校。而據中卓留學的了解,很多去往日本留學的最後都報名了以下這三所大學:1、早稻田大學中卓留學在前幾日的文章中為大家介紹過了早稻田大學。大家知道,早稻田大學是最早與中國建立留學交換制度的大學。曾有很多名人就讀於早大。所以,每當早大招生的時候,都會看到很多中國學生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