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危機頻現,無論是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或澳大利亞叢林大火,都不斷突出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 的重要作用,旨在實現一個可持續、公平,並且有能力應對氣候變化的未來。為了履行聯合國「責任管理教育原則」 (PRME) 的承諾,雪梨大學商學院已開始全面規劃其教學、研究和業務,致力於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相一致。
商學院院長格雷戈裡·惠特韋爾教授表示,學院新的五年戰略致力於將所有教學課程、研究和運營部門都納入可持續發展目標,這一戰略被稱為Business Not As Usual 2.0。
「作為商學院,我們的目標是整合責任管理理念,這也是我們在2016年成為PRME籤署成員的原因,意在培養下一代商業領袖所需的知識和技能,以有效應對世界面臨的社會不平等、氣候變化和環境挑戰。」惠特韋爾教授近期在第二屆PRME進展報告共享信息發布會上表示。
報告的主要作者Anna Young Ferris博士說:「長期以來,商學院課程的基礎假設是把利潤最大化和股東至上認定為企業的根本責任。可持續發展目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平臺,讓我們可以更深入了解所有的利益相關者,而不僅僅是股東,並開始建立更加平衡的體系。高等教育部門在推動這一轉變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這份報告展示了我們取得的進展,但也凸顯了我們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做。當前的新冠疫情表明,我們需要開展教學計劃並提出研究問題,來評估我們對全球生產和消費體系過度依賴的程度,這也導致了社會不平等和對自然的破壞。」
這份報告概述了雪梨大學在踐行責任管理教育原則方面的成就,並詳細說明了未來的行動計劃。它還展現了學校對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具體行動,包括:
農村和偏遠企業(RARE)項目,該項目將學生與偏遠、農村和當地原住民的社會企業連接起來 (SDG10 縮小差距)。
針對大型企業氣候響應和行動的關鍵研究(SDG13 氣候行動)。
提供解決嚴重社會不平等問題的解決方案。目前全球約有40億人每天的生活費不足5美元(SDG1 消除貧困)。
理解使員工健康和幸福的生理、情感和社會認知因素(SDG3 良好的健康與福祉)。
澳大利亞可持續發展商業理事會(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ustralia)的執行長和雪梨大學商學院諮詢委員會(Board of Advice)成員Andrew Petersen解釋說:「在企業利潤和目的逐步達成一致的過程中,商學院在引導畢業生方面發揮著關鍵的作用,他們需要在未來的工作中領導比現在的環境更可持續化的項目。」
學生的經歷也在報告中體現出來。考慮到可持續性審計項目的相關性,商學/文學學生Olivia O』Connor說:「我特別關注的一個問題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矛盾與平衡。比如,SDG8中提出了『經濟增長』的目標,而其他許多目標同時關注環保問題,如氣候行動、保護水下和陸地生物。」
負責協調可持續性審計項目的Young Ferris博士補充道:「我們要培養適應力強的學生,讓他們能夠將必要的技能帶入職場和社區。我們不想只關注問題,作為一所商學院,我們的職責是通過分享基於研究的解決方案,讓學生成為適應氣候變化的未來領導者,從而為社會帶來福祉。澳大利亞的森林大火在告訴我們,環境已經『受夠了』。」
在2019年5月成為PRME高級籤署成員後,雪梨大學商學院正在努力爭取成為2025的PRME Champion。這需要與全球其它PRME商學院加強互動和合作,並具備「影響商學院教育行動和系統性變化」的能力。
PRME的六項原則要求籤署成員為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貢獻,以提升生活水平,保護環境,鼓勵良好的治理、和平與安全措施。
「商學院通過管理教育、研究、夥伴關係以及與企業、公民社會和政府的對話,在培養我們未來的領導人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商學院也應該倡導可持續和包容性的經濟。」惠特韋爾教授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