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會議培訓 點擊閱讀
杭州市2021.1月22-24日:第七屆化工結晶大會暨蒸髮結晶技術應用開發與 設備設計研討班
杭州市2021.1月21-23日:化工傳質技術研究和分離工程交流研討會
南京市2021.1月22-24日: cGMP新廠建設項目管理專題培訓班
杭州2021.1月21-23日:手性催化與手性藥物合成及工藝優化研討班
正文
II
關鍵詞|化學生僻字 命名
共 2016 字 | 建議閱讀時間 7 分鐘
01 | 提到元素名稱的中文譯名,就必須要提到一個人——徐壽
在徐壽生活的年代,我國不僅沒有外文字典,甚至連阿拉伯數字也沒有用上。為此徐壽花費了不少心血。
例如固體金屬元素的命名,一律用「金」字旁,再配一個與該元素第一音節近似的漢字,創造了「鋅(Zinc)」、「錳(Manganese)」、「鎂(Magnesium)」等元素的中文名稱。
02 | 1932年公布的《化學命名原則》中有這樣的規定:
便於書寫,選用較少筆畫,便於讀音,以諧音為主,會意其次。
曾名為「輕氣」,因為它是最輕的氣體,改為單個字時,將輕字的偏旁去掉加氣字頭;
曾名為「綠氣」,因其單質狀態是綠色的氣體,故把綠字的偏旁去掉加氣字頭;
出自「淡」,表示把空氣中氧衝淡了,故把淡字的偏旁去掉加氣字頭;
帶水旁表示其單質為液態,溴單質有惡臭味,故將「臭」加水旁而會意。
03 | 元素中還有些名稱是很特殊的,它們也是諧音字例如釕 Ru(liǎo)、釤Sm(shān)、鈀 Pd(bǎ)、鍅 Fr(fāng)、鉍 Bi(bì )等,在古字中都可以找到,而且有自己的意義。
但現在它們失去了原有的意義,作為元素用字存在於化學新字中。
01 | 19世紀,翻譯西方有機化學名詞基本上有兩種方法:
第二種便是音譯,即以中文字來去模仿西文的發音,例如:
02 | 虞和欽的命名法
虞和欽的有機化學名詞的命名,歸納起來有這樣幾個特色:
第二,以一、二、三等數字來表示有機化合物的含炭數,如:
第三,以一個、二個、三個來表示拉丁字頭「mono」「di」「tri」。
第四,他將「ortho」「meta」「para」翻譯為真性、假性和異性。以天幹的「甲」「乙」來對應希臘字母的「α」和「 β」。
為了表示取代基的位置,虞和欽分別用了「易」和「化」這兩個字來表示,這兩者之間區別在於:
當用「化」時,如四氯化碳,自「化」字左右兩邊之物質相合而成;
當用「易」時,如三氯易一炭矯質(三氯甲烷),則自「易」字右邊化合物中之一質或數質,同左邊物質之一質或數質置易而成,故左邊如增一質,右邊物質減一質。
例如甲烷(分子式CH4),它裡面的4個氫原子都可以被氯順次置換,現在用一個氯取代一個氫,就稱之為「氯易一炭矯質」。
03 | 根詞用字:
①為了簡化化合物的名稱,中國化學家們給最常用的的化學集團創用了一些切音新字。如:
磷、砷同屬氮族,它們的氫化物中的氫原子被烴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與胺類似,所以也從月旁。
⑤非金屬有機四價根,有類似金屬的性質故其名稱以金旁表示。
⑥芳香環烴的母核特定名稱所創新字均加草頭,讀諧音。
⑦雜環母核的特定名稱,所創新字一般加口旁,讀諧音。
⑧象形字。例如很多回答中提到的「甾」,四個環三個支鏈。
比起日語來說,中文化學命名已經非常非常良心了,親們隨意感受一下~
H 氫(qīng) 水素(すいそ,hydrogenium)
Be 鈹(pí) ベリリウム(beryllium)
C 碳(tàn) 炭素(たんそう,carbonium)
N 氮(dàn) 窒素(ちっそ,nitrogenium)
O 氧(yǎng) 酸素(さんそ,oxygenium)
Mg 鎂(měi) マグネシウム(magnesium)
Al 鋁(lǚ) アルミニウム(aluminium)
Si 矽(guī) 珪素(けいそ,silicium)
P 磷(lín) 燐(りん,phosphorum)
哈哈,是不是瞬間覺得中國化學命名中的生僻字其實也沒有那麼崩潰?~
來源:生活中的化學
免責聲明:所載內容來源於網際網路,微信公眾號等公開渠道,我們對文中觀點持中立態度,本文僅供參考、交流。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由:環保化工 轉發
點擊閱讀經典!
1、分析化學所有名詞解釋,還不趕緊收藏!
2、各部門領導表情大全,太形象了,請忍住別笑!
3、反思:為什麼中國整天空喊「工匠精神」,卻對技術工人的低薪視而不見
4、工業結晶基礎物性-溶解度
5、實驗室過渡至工廠放大關鍵問題梳理
6、蒸髮結晶常見問題(一)
7、一次看個夠:二十二種蒸發、結晶設備結構及工作原理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