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琦,58歲,短髮,身材纖瘦,化著淡妝,說話輕柔,臉上始終掛著淺淺的微笑。
「應姐是寧波的金牌月嫂,也是我們市場身價最高的月嫂,現在月薪1.8萬元……」日前,在海曙區人社局承辦的寧波市育嬰師職業技能大賽上,當主辦方介紹起評委席的她時,在場的人無不刮目相看。
賽後,記者和這位可能是寧波身價最高的月嫂聊起她的故事。
應琦(左)在寧波市育嬰師職業技能大賽上做評委
「寶寶讓我從人生低谷中走出來」
應琦是寧波本地人,曾是一家紡織廠的廠醫,事業、家庭平穩。人到中年,卻遭受生活的一些變故,多重打擊之下,她曾精神崩潰,長期情緒抑鬱。
一次,女兒提議:「媽媽,你這麼喜歡小孩,要不去試著做月嫂吧。你在廠裡做過醫生,基礎比很多人要好得多。」
應琦決定試試,她參加了高級育嬰師培訓並通過考試,2006年開始做月嫂。一開始,她主要被公司派往醫院做臨時的母嬰護理,一個服務周期往往是一周,即使排滿活,月薪也就2000元出頭。當時的她根本沒想到,有一天自己會成為同行中的「傳說」。
「我實在很喜歡寶寶,跟寶寶在一起,心裡就很高興。寶寶出院了,我就會很難受,經常要自己關起門來哭一場。」應琦坦言,剛入行時,生怕寶寶的家人會照顧不周,恨不得所有的事情都由自己來做。後來,慢慢明白,月嫂畢竟不可能一直照顧寶寶,關鍵是,要幫助新手爸爸媽媽適應角色,引導他們儘快學會照顧小生命。
「最大的收穫是這麼多寶寶讓我從曾經的人生低谷中走出來,有了陽光、有意義的人生。」應琦說。
為了更好地服務,她學會了英語,學會了上網,還去過澳洲、歐洲旅行……有意思的是,一位澳大利亞籍寶爸覺得「月嫂太神奇了」,還把她推薦給同事。
為照顧一個寶寶,半年瘦了10多斤
應琦的微信好友,大多是照顧過的寶寶家長。空下來,她特別喜歡看看寶爸寶媽們曬娃。
「我能和這麼多小寶寶在他們最初的日子裡朝夕相處,多難得的緣分啊。離開了,總是很想念。昨天,軍軍(化名)媽媽特別給我發來孩子的視頻,說回寧波邀請我去他們家裡。」應琦點開視頻,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一路笑著奔跑,健康活潑。
「應姐,孩子會說整句話了,會和同齡人一樣奔跑了。我們全家都很感謝你。」軍軍的母親這樣寫道。
「軍軍的媽媽多次自然流產,經過艱難的保胎才有了軍軍。一出生,孩子呼吸急促,多項身體指標不合格,直接上了呼吸機,住進了ICU。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書,勸家長放棄,爸爸堅持要繼續搶救。」整整一個月,應琦陪著孩子媽媽住在醫院旁的酒店裡,幫助她恢復身體,舒緩她的情緒。
一個多月後,軍軍終於出院了,非常瘦小,仍有13項身體指標不合格。醫生叮囑應琦:「孩子有呼吸急促症候群,一旦呼吸停止,一定要馬上做心肺復甦,不然隨時有生命危險。」
「我帶過很多寶寶,軍軍是最虛弱的。由於發育遲緩,經常一喝奶就吐,從口鼻處噴出來,很多次一吐就窒息,透不過氣來。根本來不及擦掉嘔吐物,我就嘴對嘴吸痰,做心肺復甦,孩子『哇』一口哭出來,心才定下來。 那半年,我分分鐘頭髮豎起來,提心弔膽。軍軍根本離不開人,晚上上廁所,我都要抱著他。他發育遲緩,我每天就給他多做撫觸、被動操,多和他交流。5個月時,軍軍學會翻身了,我和他媽媽都激動得要哭了。」半年後,應琦放心地離開了軍軍家,去照顧另一個寶寶。這半年,她從90多斤瘦到80多斤。
做月嫂,服務遠遠不止那一個月
很多同行都羨慕應琦的身價,跟她取經。
她說,想做一個好月嫂,最基礎的是要愛寶寶,而且專業。只有足夠愛寶寶,才會愛工作,才不會覺得沒日沒夜照顧新生兒是一件勞累的事。如果沒有專業知識,那一切就成了空談。
應琦的一個竅門是:「做一件事,需要用100分的力,必須做到100分甚至110分。同樣一件事,多做一點,做得用心一點,客戶是能感受到的。」
應琦說,月嫂收費是按一個月來的,服務時間卻遠遠不止一個月。
在寶寶出生前,她會把整理好的待產包內容等發給家長,這些都是她10多年下來積累的,比如衣服最好買什麼樣式的,小調羹買什麼樣的,會附上圖片和品牌推薦。
離開後,寶寶的家長有問題,也可以隨時留言給他。一有時間,她會竭盡所能給予解答。
「我們這個行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常被人詬病,我覺得,尊嚴是自己給的,靠自己做出來的。」快60歲了,應琦的想法是,趁身體好,再做幾年月嫂。她也希望能通過多種途徑,把自己的經驗和其他月嫂、育嬰師分享。
「各行各業都需要工匠精神,應姐可以說是工匠級的育嬰師。」寧波市成功育嬰職業培訓學校負責人尤海婭告訴記者,「這次邀請應姐擔任大賽評委只是開始,我們還想聘請她為專職老師,培養月嫂,做入戶指導。」
顧客:
她的服務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期
月薪1.8萬元的月嫂,應琦的顧客都是有錢人嗎?事實並非如此。
易先生是個工薪族,今年8月剛添了二寶,就是由應琦照顧的。
易先生的妻子是高齡產婦,又是第二次剖宮產,從懷孕起,就想著要請個穩妥的月嫂。還有個前車之鑑是,當年照顧大寶的月嫂不夠專業,空調溫度開得過低,導致孩子月子裡就因肺炎住院,調養了兩年多。他回憶——
應姐的最大優點是專業。比如,老人家的傳統觀念是新生兒要捂,這樣才不感冒。應姐說,捂要得法,寶寶醒著的時候,穿正常衣服可以了,千萬不要搭薄毯子。相反,一睡著,就要蓋上,洗澡的時候千萬不要有風。嘗試下來,果然這樣。
我妻子產前很想母乳,可因為過程太艱辛,幾次想放棄。應姐就說,一定要順著產婦的意思,她每次都哄著我妻子先睡會。事實上,每次休息好了,又有母乳了。應姐非常專業,一天早上,寶寶屁股有點紅,應姐就要我去市第一醫院配瓶擦劑,強調一瓶就夠了。用了兩次,寶寶的屁股就好了。
她離開後,我們又問過她幾次寶寶護理的問題,她都很耐心又專業地回答。
建議:
寶寶愛哭,絕對不是寶寶「難弄」
記者也請這位金牌月嫂給家有小嬰兒或將迎來新生命的家庭一些建議:
1.一定要照顧好產婦的情緒。這點往往被很多家庭忽視。產婦在手術室生產時,一定要以產婦為重。月子期間,媽媽因為激素、休息等原因容易抑鬱,全家人一定要多關心,包容媽媽的壞脾氣。
2.準備新生兒的服裝時,最好選連體衣,而不是分體式的。這樣,穿脫方便,不容易著涼,還可以避免喝奶後換尿不溼導致寶寶嘔吐。
3.月子期間,儘量不要讓孩子總朝一側睡,影響顏值。
4.傳統的「蠟燭包」並不可取,寶寶醒著時,絕對不要捂。寶寶睡著了,包裹可適當緊些,這樣新生兒會更有安全感。
5.母乳餵養遵循「按需餵養」的原則,儘量讓寶寶一次吃飽,一覺睡足,不要「亂頓」,這樣寶寶發育好,媽媽休息好,形成良性循環。如果寶寶喝幾口奶就睡,可以通過輕捏耳垂等方法,讓寶寶從假性睡眠中醒過來。
6.不要養成抱睡的習慣。寶寶睡著了,儘快放到床上,這樣睡得更舒適。醒來後,多抱抱,滿足寶寶的情感需求。
7.新生兒睡眠需要安靜,但也沒必要全家人躡手躡腳地營造絕對安靜的環境。否則,寶寶更容易「驚醒」。有時候,環境過於嘈雜,如鄰居家裝修時,放點輕音樂,寶寶一般就能安穩睡著。
8.沒有真正「難管」的寶寶。寶寶哭,是因為沒有得到好的護理,生理和情感上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不要責怪寶寶愛哭,而要去了解寶寶,滿足他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