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貴州
發現,永遠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不間斷過程,在多彩貴州,這個過程尤為重要。
貴州蘊含了大自然最神奇景觀和少數民族最醇厚風情的豐富之美,詞語的表述都是稍顯力不從心。
「生態之省、文化之省、歌舞之省、美酒之省」,面對魅力四射的貴州,透過攝影師們的鏡頭,「發現」貴州。
貴州是「民族生態博物館」,18個世居民族和睦共榮,54個民族融合聚居,孕育出風情濃鬱的原生態民族文化。一山不同族,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少數民族節日就有1000多個,各族人民以無窮的智慧,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作者:蒲文思
2019多彩貴州·第十二屆中國原生態國際攝影大展於6月29日在貴陽開展,此次展覽以「貴州喜悅」為主題,分「新」、「心」、「欣」和「發現貴州」四大部分。讓我們通過攝影師的視角,走進貴州喜悅之「心」展覽版塊的民族文化主題展,發現「文化千島」貴州的多彩綻放。
苗家盛典。翁俊華 攝
貴州
一片神秘的土地
4項世界自然遺產
1項世界文化遺產
17個少數民族世代聚居
被譽為「文化千島」「百節之鄉」
各種民族文化
在貴州形成多元的複雜體系
構成一個絢麗多彩的文化長廊
仡家祭祀。楊進 攝
苗族服飾。李曉紅 攝
田壟上的錦雞舞。魯彥勇 攝
貴州
多民族、多文化匯合交流之地
在這裡
每一種文化都似乎能代表貴州
但又不能全面代表貴州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撮泰吉。苗麒麟 攝
情人節。肖正華 攝
苗年節上給女兒盛裝打扮的母親。賀俊怡 攝
24萬年前人類在這裡棲息繁衍
光陰流轉 滄海桑田
貴州的土著居民
與來自四面八方的不同族群
共同耕耘、開發著這片共同的家園
苗家阿妹盛裝美如雪。賀俊怡 攝
侗女華麗服飾吃相思。賀俊怡 攝
在這片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的
「喀斯特王國」
相互交流、碰撞、融匯
形成了
「大雜居,小聚居」
「五裡不同俗,十裡不同風」
布依族「三月三」祭祀大典緬懷先輩。賀俊怡 攝
安順苗族服飾。李永忠 攝
這個多民族省份
千百年來積澱了
豐厚、多樣的民族文化
如今
在貴州的許多民族村寨中
依然原生態地保留著
本民族來自遠古的
神話、傳說、歌舞、習俗、服飾、節慶、禮儀......
土家花燈。陳建新 攝
雷山苗年節。陳婧 攝
不同經濟文化類型的民族
帶來了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
保存了中國古老傳統習俗
仿佛在同一片「水域」裡
構成了千個「文化孤島」
安順金關屯堡人。盧現藝 攝
侗族蘆笙盛會-從江丙妹鎮侗族同胞舉行千人蘆笙大賽。秦剛 攝
這些色彩斑斕的「小島」
山水相連、脈脈相通
植根於同一片天地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多元共存、共生共榮」
融合成為
「文化千島」
「百節之鄉」
「民族生態博物館」
雷山苗年,高山流水習俗。賀俊怡 攝
歡歌笑語過趕年。王文 攝
這種多元文化的保存、共生的展示
不僅在國內
在世界上也十分罕見
它給人類留下許多寶貴的文化財富
貴州望謨布依族喜迎板慄豐收。賀俊怡 攝
侗家燒魚節喜迎豐收。賀俊怡 攝
有人說
若是把貴州的"貴"字拆開
就是「中」、「一」、「貝」三個字
可以解釋為「中國的一個寶貝」
迷人吊腳樓。張趕生 攝
歡樂海洋。劉貴興 攝
一山不同族
十裡不同風
百裡不同俗
現在
你知道「文化千島」為什麼是貴州了嗎?
多彩貴州風
風行天下
多彩貴州·中國原生態國際攝影大展
多彩貴州·中國原生態國際攝影大展始於2008年,一直致力於對民族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是目前全球唯一持續以關注原生態文化為核心的影像活動。大展至今已舉辦各類主題展573個,近萬名海內外攝影師赴貴州參加系列活動,收到來自全球數10餘萬(幅/組)影像作品,並在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20餘個國家及臺灣地區舉辦過專題展覽,用影像的形式為貴州搭建起一個國際傳播大平臺,展示貴州形象。
【發現貴州】紅色記憶
【發現貴州】 美到爆!貴州5項世界遺產,都在這裡了!
【發現貴州】走一座橋,看一處景 貴州的橋都在風景裡
來源:綜合中國新聞網、中國原生態國際攝影大展、新快報、貴州日報
原創: 貴小新 掌中新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