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護理學院於1998年5月8日成立,是在原中山醫科大學護理系和中山醫科大學附設衛生學校的基礎上組建的。中山醫科大學護理系始建於1985年,是國內第一批、華南地區最早開展高等護理教育的學校。先後與美國、澳大利亞、泰國、新加坡、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護理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與美國俄勒岡衛生科學大學、香港大學和澳大利亞巴臘德大學等8所大學籤訂了正式合作與交流協議。學院每年選派優秀本科生和研究生赴香港大學和香港瑪麗醫院參觀學習1-3周,選派博士生赴美國俄勒岡衛生科學大學訪問學習半年。在長期和廣泛的國際合作與交流中,我院逐步與國際護理教育接軌。
其附屬醫院遍布全省,護理學院的碩士研究生主要還是分為學碩(3年)和專碩(2年),學碩有機會前往瑞典索菲亞大學參與學術會議,而專碩和香港大學建有合作辦學項目,其專碩培養方案尤其走在我國護理學教育的前端:為了體現專碩與臨床的銜接,造口護理方向和中山大學的造口治療師班融並,造口護理方向的專碩通過課程考核合格後可獲得國際公認的造口護理治療師證書,-在當下胃腸癌發病率逐年上升的大環境下,這類珍貴的專業學習資源也越來越熱門。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已獲碩士、博士學位人員。(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後滿 2 年(從畢業後到錄取當年入學之日,下同)或 2 年以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我校的考生,須有國家考試機構或高校教務部門出具的所報考專業 8 門以上本科主幹課程成績證明,並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一篇以上與所報考專業相關的學術論文(署名前 2 位), 報考前須經報考院系審核通過;除複試外還須加試兩門本科專業基礎課,部分專業還將加試實驗等科目。①單項選擇題(佔47%,共140分。每題2分,共70題,其中護理學基礎20題、內科護理學30題、外科護理學20題)。②問答題(佔20%,共60分。每題10分,共6題,其中護理學基礎2題、內科護理學2題、外科護理學2題)。③病例分析題(佔33%,共100分。每題20分,共5題,其中護理學基礎1題、內科護理學2題、外科護理學2題)。註:參考教材為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的本科教材:《護理學導論》(第4版)、《基礎護理學》(第6版)、《內科護理學》(第6版)及《外科護理學》(第6版)。
中山大學附屬醫院包括:第一醫院、第二醫院、第三醫院、第五醫院、第六醫院等等。第一醫院是國家重點大學——中山大學附屬醫院中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附屬醫院,始建於1910年,現為國家三級甲等醫院和國家愛嬰醫院,由院本部、黃埔院區和東山院區三個院區組成,是華南地區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康復的重要基地,素以「技精德高」在中國和東南亞一帶久負盛名,2004年被評為「香港人最信賴的中國內地醫療機構」。該醫院是中山大學最大的臨床教學基地。國內首例腎移植、斷趾再植、連頭嬰分離手術及第三代試管嬰兒誕生,國內首例、世界罕見胸腹主動脈瘤、升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腔內治療的成功實施,亞洲首例肝腎聯合移植、首例多器官移植的成功實施(被評為2004年中國醫藥科技十大新聞之一)等。原名中山醫科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是一所歷史悠久、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大型綜合性醫院。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學與中山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中山大學,醫院更名為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簡稱中山二院),分南北兩個院區,院本部位於廣州市沿江西路107號,佔地面積32150平米。始建於1971年,是一所綜合性醫院,承擔預防保健、醫療、康復以及醫學教育和科研任務,是衛生部三級甲等醫院和國家愛嬰醫院、廣東省文明醫院、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又名中山大學附屬胃腸肛門醫院(簡稱中山六院),位於廣州市城區中心地帶。始建於2007年2月5日,廣州市政府將原廣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成建制整體移交中山大學,更名為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胃腸肛門醫院,SYSU-GIH)。中山六院承辦《中華胃腸外科雜誌》,內設博士後流動站、中山大學胃腸病學研究所、天河區員村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座落於廣州市先烈南路54號。其前身是嶺南大學醫學院、中山大學醫學院、光華醫學院的眼科組成的中山醫學院眼科教研室。中心師資力量雄厚,是我國培養眼科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現有博士研究生導師26人,碩士研究生導師38人,是我國可招收眼科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最早的單位之一。是我國華南地區著名的口腔專科教學醫院,擁有一支高學歷、富有臨床和教學經驗的人才隊伍,50%醫護人員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授、副教授及講師80餘人,其中博士、碩士生導師20名,並擔任中華口腔醫學會、廣東省醫學會、廣東省口腔醫學會主委、常委等職。醫院所有科室每天開設普通門診、專科門診和教授門診,日診量達1千多人次。總結:中山大學是廣東省的頭牌大學,護理考研,專升本,成人本科都可以報考,同等學力按照上述要求報考。這所雙一流高校值得我們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