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以北京裕泰茶館為展現大舞臺,描述了從清朝末期到民國時期的社會百人百態,訴說著外有入侵內有動亂之下普通老百姓的辛酸生活。
《茶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掌柜王利發。
茶館的掌柜王利發繼承父業,在皇城根下開茶館為生。他誠信本分,處處謹慎,又不乏生意人的精明與圓滑。他的身上不僅有買賣人的自私,也擁有善良與正義,努力經營著自己的茶館生意。
chapter 1
王利發作為茶館的掌柜,天天見到各色人等。他深知精明的商人必須具備的八面玲瓏處處小心。
當一對母女飢餓難忍,只求吃口飯,要用二兩銀子賣掉親生女兒時,秦二爺伸手想從兜裡掏錢,轉而又覺得中國此類人太多,救不了。無奈之下,不忍心看到其可憐模樣,而選擇把頭扭向一邊,心中一橫,說出了違心的話「攆出去」。
chapter 2
面對此情此景,心中同樣對窮人充滿了慈悲與同情的常四爺做不住了。
他看不慣秦秦二爺對窮人的不管不顧,絲毫沒有憐憫之心。對此,常四爺對秦二爺非常鄙視。常四爺直爽的性格使他絲毫沒有猶豫,二話不說,立馬對夥計吩咐:給他兩碗爛肉麵,以填飽肚子。
chapter 3
因為常四爺和秦二爺對乞丐母女態度的不同,尷尬出現了。對此王利發王掌柜怎麼辦呢?用他的一張好嘴很快化解了這個矛盾。
王掌柜說:「常四爺您是積德行好,賞給他們面吃。」可見他對常四爺非常的恭維。
同時又給足了秦二爺面子。接下來又話鋒一轉:「可是我告訴您,這路事太多了,太多了,誰也管不了!」
王利發的這種說辭既肯定了常四爺同情可憐窮人的慈悲之心,同時也對秦二爺沒有施捨窮人給足了面子,不是秦二爺不想施捨,而是窮人太多,施捨不過來。可見王利發的圓滑善於應酬。可見,會說話也是一門藝術啊!
chapter 4
是什麼造成了窮人沒有飯吃?以至於插草賣身呢?
茶館中王掌柜曾勸人不要吸白粉。可見鴉片的輸入嚴重損害了中國的權利,掏空了中國人的口袋,摧殘了中國人的身體。
茶館中多次出現槍聲。戰亂使中國農民食不果腹,工商業蕭條,茶館難以繼續經營,處處民不聊生。
茶館中大太監、官僚、軍閥、士兵對老百姓層層盤剝。生在中國近代,生在水深火熱的時代,活著,實在是太難了!
老舍的《茶館》描述了中國近代一部人間百態圖,艱辛與辛酸,堅持與執著,老百姓在苦苦的支撐著,這苦難,何時是個盡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