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中國逐漸好轉且可控的疫情現狀,海外各國卻並不那麼樂觀。
疫情之下,那群身處國外的留學生,都紛紛渴望回到自己的祖國。
確實,相比較於不戴口罩、盲目樂觀、「佛系抗疫」的海外國家,當下的中國更為安全。
戴口罩,被外國人歧視;不戴口罩,自身安全又難以保證。
到底戴不戴口罩,成為了眾多留學生內心糾結的那道「坎」。
此次疫情,對於很多留學生來說,很可能會顛覆他們對西方發達國家的認知,讓他們重新審視西方的「民主」與「自由」、治理體系,以及華人群體的真正地位。
歷經改革開放40年的中國,確實在軟實力層面尚有不足,但此次中國在抗擊疫情面前所做的一切證明了中國人民的團結與強大的執行力。十幾億人自覺佩戴口罩,聽從政府指令自覺在家隔離;十幾萬護士臨危受命,奔赴抗疫第一線。
中國作為人口大國,想要控制住疫情的蔓延,絕非一件易事。武漢封城,全國停工、停產、停課,這樣的代價的確慘痛。
但總而言之,中國成功地抑制住了病毒的蔓延,對人民的生命安全作出了圓滿的交代。
中國抗疫,靠的是團結,拼的是毅力。
反觀西方諸國,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作為此次應對疫情的核心機構之一,一直沒有足夠的能力對病患實行核酸檢測,且一直秉持著「不重症不檢測,不檢測就沒有確診人數」的方針。
英國,也乾脆選擇放棄治療。只考慮重症患者,輕微患者自行恢復。
甚至,還大規模奉勸民眾不必佩戴口罩,以免引發恐慌。
關鍵時刻醫療意識的缺失,著實令人捏一把汗。
更有甚者,將「佩戴口罩」、「自我隔離」與民主、自由生活混為一談。
「民主」、「自由」固然重要。可是,在疫情面前,難道「民主」、「自由」的優先級仍然大於生命嗎?沒有了生命,「民主」、「自由」有存在的意義嗎?
「一出國,就愛國」。
這句話,曾經沒多少人相信。
但現在,在疫情之下,很多人可能會選擇相信。在困難時刻,身居海外的他們開始懷念起自己的祖國。
疫情之下,各國經濟停滯、遭受重創,但我卻對中國經濟的復甦充滿信心。
復甦很難,道阻且長,但只要中國14億人民齊心協力,一切皆有可能。
團結,是中國最大的資本,也是中國未來最大的潛能。
而這也恰恰是崇尚「個人主義」的西方諸國所欠缺的。
全球疫情下,身為留學生的你,想家了嗎?
(本文完。希望廣大留學生們能在疫情期間保重身體,早日學成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