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2020-12-13 睿途教育

在一期綜藝《王牌對王牌》中,「帶貨女王」薇婭談到自己的工作時滿臉容光,她說在某一年「雙十一」的時候她連續三天只睡了一個半小時,但是她都不覺得累,她特別熱愛自己的工作,她覺得工作可以給她帶來巨大的價值感。

談到工作,薇婭滿滿的自信,似乎在工作上戰無不勝,但是談到女兒的時候,薇婭的語氣弱了,神情也黯淡了,女兒曾經跟她抱怨,說媽媽從來不陪自己,別的同學放學回家都有媽媽接,而自己從來就沒有。

不知道若干年後,薇婭會不會因為自己的選擇後悔,會不會因為錯過女兒的童年而懊悔不已。畢竟童年只有一次,錯過了就永遠沒有了,母女之間的親密感,信任感可能也沒有機會再建立了。

01真正愛孩子,就主動陪伴孩子

杜通老師說過,深圳很多學生在長達五年或者十年的時間裡父母都是完全缺失的,等孩子高中以後,出現了各種問題,父母基本實現了財富自由才想起來需要教育孩子,但是已經晚了。

朋友說,他的一個學生學了一年多,花了四十多萬,託福得了41分,父親氣急敗壞地說,真是一萬一分啊。但是殊不知,沒有父母的長期陪伴,用心傾聽,愛的呵護,沒有自律和長期的學習習慣培養,失去的時間,失去的機會,再多的錢也沒有辦法挽回。

李嘉誠說,「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沒有辦法彌補教育上失敗的遺憾。」誠然物質基礎很重要,但是為了物質基礎就放棄陪伴和關注,只能是得不償失。多少孩子擁有的零花錢能夠買到一切,卻仍然不快樂,他們只期望父母能夠多陪伴多關注自己。

前一段時間,一個叫恩雅的小女孩不斷地刷屏。父母四月份復工,她跟著媽媽來到熟食店,在案板下面認真的上著網課,寫著作業。

在媽媽案板下學習的恩雅

「案板上的生活,案板下的希望」感動了很多人。媽媽說,孩子生在我們家真是委屈孩子了,不能給孩子更好的物質條件,但是從恩雅滿意知足的笑臉上能夠看出她是多麼幸福。有這麼愛她的媽媽,有媽媽的陪伴和關心,她不會因為物質的貧乏而覺得有任何委屈。

滿臉笑容的恩雅

很多人口口聲聲說著「愛孩子」,卻不捨得放棄自己的一點點兒時間,不捨得犧牲自己的工作,這樣的「愛」只是自己的幻想吧,就像一個人說自己喜歡跑步,但是從來沒有行動過。

02高質量的陪伴才是真正的陪伴

即使不工作的時候,很多家人陪孩子也是心不在焉,自己刷著手機,看著電視,孩子興衝衝地跑來分享自己認為天大的消息時,父母也總是眼睛盯著手機,漫不經心地應答一句。這樣的陪伴並不是高質量的陪伴,也沒有做到用心傾聽,和對孩子的尊重,只是物理空間上在一起,這樣雖然是和孩子在一起,但孩子還是覺得很孤獨。

年前去英國的時候,在波蘭轉機。波蘭機場有一個遊樂園,離登機時間還有兩個小時,在徵得了我們的同意以後,可可在遊樂園裡開始玩,我就在旁邊座位上看著她玩。旁邊剛好也有一對夫妻,他們兩歲多的孩子也在遊樂園玩。孩子在充氣氣球上玩,夫妻兩人刷手機刷的不亦樂乎,小男孩玩的很開心,探出頭來招呼媽媽,「媽媽,看看我,看看我......」他媽媽的眼睛並沒有離開手機屏幕,說一句,「看著呢,看著呢......」小男孩「哇」的一聲就哭了,他媽媽不再看手機,上前開始哄男孩,「我這不是看著你呢嗎?你怎麼無理取鬧呢?」

其實,孩子雖然小,但是媽媽有沒有關注自己,有沒有眼神的交流,有沒有發自內心的鼓勵,孩子都知道。

英國跟我九年前離開的時候,並沒有什麼變化,一切還是老樣子,倫敦以外的城市都還是現金支付,一切都沒有什麼新奇的。只有一件事情是我之前沒有注意過的(因為我之前上學的時候還沒有結婚也沒有孩子)。

周六我們在學校附近的草地遊樂場玩,遊樂場有幾個爸爸帶著孩子也在玩,在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裡,爸爸們一直在全身心的陪伴著孩子們玩耍,和孩子們聊天,推鞦韆,玩搖擺車,沒有一個人掏出手機,我甚至懷疑他們都沒有帶手機。

跟孩子玩其實沒有什麼意思,因為小孩喜歡的東西總是很簡單又很重複,所以在國內我見過大多數的家人都是讓孩子們自己玩,他們找地方刷手機,所以在英國遊樂場的見聞讓我很驚訝。

在飯店吃飯的時候,無論是等餐還是吃飯,父母們也都很認真的跟孩子們說話,或者聽孩子們說話,沒有人擺弄手機,孩子們能從這些小事情中感到平等,尊重和關注。

我回來跟大家分享這些見聞的時候,很多人不以為然地說,「英國網特別慢,特別差,所以他們不玩手機,國內網多快啊。」這也算是原因吧,但是我還是覺得在陪伴,關注和尊重孩子方面我們可以做的更好。

03用心陪伴,發現亮點

今年因為疫情,孩子們的寒假一直延續到暑假,史無前例的長。在二、三、四月份裡面,我跟女兒每天24小時在一起,但是也只是物理空間的在一起,我總是忙自己的事情,上課、批作業、聽外刊、讀書、寫文章......我太喜歡做自己的事情,所以女兒來找我玩的時候我總是把她推開,繼續目不轉睛的看著電腦。

我看到別的孩子開始學幼小銜接的課程,也給女兒買了幼小銜接的書,每天規定女兒學習,結果鬧了很大的矛盾,使得女兒還沒有上小學,就開始討厭學習,她後來不能聽任何人談到「小學」,「學習」,「作業」這幾個字,一聽到就情緒激動,捂著耳朵跑開。我又焦慮又生氣,心裡想到了小學跟不上可怎麼辦,我也變成了一個為了孩子學習急得焦頭爛額的老母親。

六月份我暫停了工作,開始了對女兒真正的陪伴。我們一起讀繪本,一起聽故事,一起畫畫,一起塗色。我開始慢慢了解女兒,她的想像力特別豐富,詞彙量也特別豐富,對於色彩、構圖都有自己的主意。

她不喜歡按照書上一頁頁的做數學題,但是她願意算帳,算去超市裡買多少花多少錢,我才意識到這才是數學真正的意義。還沒有上小學的小朋友根本就不知道,為什麼要一頁一頁的做題,這些數學題對他們來說完全沒有意義。

我跟女兒一起聽故事,才知道她把小學階段要求讀的很多課外書籍都聽完了,而且每個都聽了十幾遍,甚至基本都能記住了。

女兒聽過的書

我經常和女兒討論書中的故事情節,才發現原來她懂得那麼多,對於每一個故事細節都有自己的見解,表達也很流暢。她自己聽故事的時候遇到不懂的詞會來問我,「媽媽,說時遲那時快是什麼意思?古董是什麼意思?全職媽媽是什麼意思......」我都給她一一解答,有的如果我答不上來,我就說我們一起查一查,看看「百度小百科」。

有一次和女兒一起塗色,她設計主題,我負責塗色,我雖然進行著重複的工作,但是內心很平靜。原來用心陪伴能夠發現自己孩子有這麼多值得欣賞的優點,我不再為她未來發愁擔憂了,她就按照自己的軌跡走,一定會有自己美好的人生。我不再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會千以內的加減法,彈幾級的鋼琴,認識五百個字......因為我的孩子有屬於自己的特點。

女兒的畫

尹建莉老師說,教育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過程,孩子小的時候沒有給到的教育關注和愛,等孩子大了肯定要還的。在孩子小的時候用心陪伴,給足關注,愛和尊重,孩子會因為父母的愛而愛自己,愛自己就會自律,成為自己所尊重的優秀的人。

相關焦點

  • 「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陪伴對於孩子的成長和以後的人生導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父母是孩子成長的墊腳石。嬰兒從學說話那一刻開始,父母便無形之中成了孩子的老師。孩子一會問問這,一會再問問那。這都需要父母給出答案並且教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比如:這是蘋果,天上飛的是飛機等等。孩子踩著這塊墊腳石慢慢長大長高。
  • 為什麼孩子需要用心陪伴的家庭教育——不相信的可以來看看
    而家庭教育離不開家長的陪伴,離開了陪伴脫離實際的家庭教育就可能是空中樓閣。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只有陪伴你才能融入到現實孩子的生活和學習中,只有了解了實際孩子的學習生活,才能及時發現問題,做適合及時的教育和教導。孩子的教育一旦錯過了一定的時期,讓孩子養成了不良習慣就很難修正。就是想修正一個不好的習慣,那是需要花上更多的時間。
  • 親子陪伴為什麼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正確陪伴孩子!
    最走心的家庭教育陪孩子看書,陪孩子玩玩具,陪孩子做手工,陪孩子做作業可以說除了做家務睡覺的時間,父母將剩下的時間都用在陪寶寶上,但是收效甚微!我們都知道父母的陪伴是最走心的家庭教育,如果親子關係非常的親密,寶寶會在心裡接受你的教育,如果親子關係不密切,孩子和父母之間更多的是不耐煩不情願,平時由於父母都需要上班,所以很多的父母都沒辦法長時間的陪伴孩子。父母陪伴時間的長短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水平,特別是父親的陪伴,在家庭教育中來自父親的教育是寶寶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 愛到最美是陪伴,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教育伴隨著一個孩子成長的各個時期,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涵蓋了孩子教育的全部,就佔比而言,家庭教育佔的比重達到50%,從各個教育的比重來看,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在家庭教育過程中,親子陪伴關乎孩子的一生,父母如何給孩子進行高質量的陪伴,影響孩子未來發展,在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如何父母都不能缺位,否則不利於孩子獨立人格的形成和健全心理的建立。
  • 【法苑——我的家風故事】 劉永江: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法苑——我的家風故事】 劉永江: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2020-12-10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庭教育的3個習慣:陪伴、習慣、合作
    孩子一生要經歷的三種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中,其中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鏈基礎的基礎,關鍵的關鍵。父母要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就要重視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的3個關鍵,父母再忙也要讀一讀。
  • 「高質量親子陪伴,給孩子最好未來」——圖書館舉行家庭教育講座
    、閱讀、遊戲是幼兒家庭教育的三個核心關鍵詞。為了幫助家長營造良好的幼兒家庭教育環境和氛圍,解決幼兒教育過程中的問題和困惑,2020年9月13日上午九點半,鮁魚圈圖書館一樓報告廳舉辦了「高質量親子陪伴,給孩子最好未來」家庭教育講座。
  • 家庭教育的三個關鍵:陪伴,閱讀和習慣
    ,不論我們有多忙碌,都要學會停下來,正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 孩子一生要經歷的三種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中,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最為深遠。 一個孩子能否成才,和家庭教育有直接的關係。很多父母不遺餘力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提高班,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其實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做好家庭教育,是一切的重中之重。家庭教育的三個關鍵:陪伴,閱讀和習慣,父母再忙也要看一看。
  • 【法苑——我的家風故事】劉永江: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圖片來源於網絡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每個人都會說,可你真的懂這句話的意思嗎陪伴不只是用嘴來說,更重要的是身體力行,在親情面前顯得尤為重要。「今天怎麼又回來這麼晚,不能早點回家陪陪孩子,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她媽對我說。我總是以「加班、朋友約吃飯等」找一堆理由予以搪塞。孩子上幼兒園以來,我陪伴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有時回想起來感到內疚。
  •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親能陪伴,母親好情緒!
    爸爸們究竟是為了給孩子掙學費才遠離了家庭教育,還是為了遠離家庭教育的瑣碎而主動加班「掙學費」,每個家庭都有自己心裡的一桿秤。媽媽同樣上班,哪怕是擠時間,也會想辦法負責起孩子的教育。很多人說,父親就像是一座山,沉默威嚴,卻也從來不懂遷就。
  • 家庭教育的三個關鍵:陪伴,閱讀和習慣
    」 作者:木易 孩子一生要經歷的三種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中,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最為深遠。 一個孩子能否成才,和家庭教育有直接的關係。
  • 新竹親子學堂|有效陪伴是最好的愛
    「促進終身學習理念下父母家庭教育能力的提升」常州市家庭教育名教師工作室領銜人、常州社區家長學校總校副校長、常州開放大學校長顧錫宏副教授受邀走進了我們的父母學堂,這位在家庭教育領域極具權威的專家給所有的家長朋友帶來了一堂生動有趣、引發深思的課。
  •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親的陪伴和母親的好情緒!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親能陪伴,母親好情緒!有爸爸的陪伴,女兒成長得很出色。全世界都見證了她從一個被爸爸寵愛的小蘿莉,成長為現在的哈佛高才生,愛好廣泛,自信得體,讓人豔羨。美國秘魯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高,他們在學校裡的成績更好,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稍微留心一下,你就會發現,有父親陪伴的孩子,會成長得更優秀。
  •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陪伴
    教育伴隨著一個孩子成長的各個時期,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涵蓋了孩子教育的全部,就佔比而言,學校教育佔到30%,社會教育佔比20%,而家庭教育佔的比重達到50%,從各個教育的比重來看,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陪伴著寶寶成長,參與寶寶的點點滴滴,看到那張天真可愛的臉,多少的累也無影無蹤,辛苦的同時也感到是快樂的幸福的也許很多人都跟我一樣,自從當媽媽之後所關注的都是育兒知識,希望把最好的都給孩子。。。而給與孩子最好的就是陪伴
  • 蘭可琪教育 | 家庭教育的三個關鍵:陪伴,閱讀和習慣
    家庭教育的三個關鍵:陪伴,閱讀和習慣,父母再忙也要看一看。01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陪伴「陪伴教育」這句話也可以這樣理解:最好的教育體現在孩子的陪伴之中有人說,家庭教育在飯桌上;有人說,家庭教育在運動場上;還有人說,家庭教育在閱讀之中……這些說法都有道理,說明家庭教育不像學校教育,不是圍繞科學文化知識和課堂教學打轉轉,而是圍繞生活打轉轉,豐富而有意義的生活是教育的營養源。
  •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爸爸的常陪伴,媽媽的好情緒
    爸爸們究竟是為了給孩子掙學費才遠離了家庭教育,還是為了遠離家庭教育的瑣碎而主動加班「掙學費」,每個家庭都有自己心裡的一桿秤。媽媽同樣上班,哪怕是擠時間,也會想辦法負責起孩子的教育。很多人說,父親就像是一座山,沉默威嚴,卻也從來不懂遷就。
  • 一位母親在暖冬裡的真情告白:用心陪伴,靜待花開
    孩子就讀的幼兒園特意邀請了一位學者為所有幼兒園的家長做了主題為」用心陪伴,靜待花開」的演講,讓這個冬日格外有溫度.這位學者還有另一個身份:母親.因此,她的講座聽起來格外有觸感,引發無限的遐思… 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在提倡家風建設.其實每個家庭都有一種風.這股風是一個家庭長期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家庭成員精神、品德及行為的一種傳統風尚和德行傳承.有了它,家庭教育就有了奠基石.
  • 最好的家庭教育:父親能陪伴,母親好情緒
    1父親能陪伴,孩子更優秀在我國,大多數的家庭中母親在孩子的教育中獨當一面。有很多人說:「父親就像是一座山,沉默威嚴,卻也從來不懂遷就。」孩子的每一次成長驚喜,是母親先發現的;孩子的每一次睡前故事,是母親開口讀的;孩子的每一次生病,是母親照顧陪伴的。有位作家說過:「父母和食物一樣,都是有有效期的。」有些人直到過期了才幡然醒悟,有些人哪怕忙得飛起,還是在有效期內盡到了責任。
  • 陪伴,不僅僅是身體力行,還需要用心去呵護
    有效的陪伴真的很重要。用心陪伴+幸福陪伴+興趣陪伴=有效的陪伴1.用心陪伴很多時候,寶寶做了不同於常人的事情,很多父母覺得自己孩子不能和大多數孩子有差距,所以不準孩子做父母安排以外的事情。2.幸福陪伴讓孩子感到幸福,不光光陪他(她)玩耍,還要讓他(她)覺得家庭幸福,父母之間感情的好壞真的能影響孩子的心靈成長。婆媳之間為了瑣事吵架,夫妻之間為了照顧孩子時間的長短去理論,旁邊的孩子雖然很小,一次兩次沒什麼感覺,長此以往,寶寶就會在一種暴躁的氣氛下成長。等他(她)到了青春期,叛逆期會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加猛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