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些年來,「鑑定」正品這門生意逐步火了起來,鑑於第三方獨立化妝品檢測公司檢測費用高昂,大牛們提供「鑑定」服務的論壇、貼吧、APP都應運而生。將視野放到「鞋圈」外更遠地方的虎撲,帶著多年累積的「鑑定」經驗拓展電商業務,悄然殺入了美妝市場。
一個「直男聚集地」,該怎麼從美妝市場淘金?虎撲,給出了它的答案。
如果你有留意的話,現在許多代購會直接在商品標題上打上「支持鑑定」,來為代購貨品背書,消除消費者疑慮。而受到「鑑定」生意啟發的虎撲,也順勢進入了美妝行業。
01
「美妝鑑定」生意漸火,
二手平臺上低至0.99元/單
對於部分大牌美妝來說,購買渠道受限(沒有線上旗艦店且某些城市無專櫃)、國內外差價較大,導致很多消費者只能選擇「代購」。而假貨商看準「商機」牟利,美妝市場中充斥著太多假冒商品。
在直男匯集的「鞋圈」,只要是商品價值稍微高些的產品,人們都願意去「鑑定」,美妝圈也不例外。
「不到十分鐘,我的口紅就出了鑑定結果,真的好快,我自己在網上搜帖子來對比也要將近半小時呢。」在各大美妝鑑定評論中,最常出現的絕對是」安心」一詞,消費者覺得,「花幾塊錢買個放心,何樂而不為」。
除了「安心」,許多用戶寄希望於平臺出具的鑑定結果去找賣家維權,儘管所有的鑑定平臺都在用戶協議中標明——鑑定結果僅為「建議」,不代表「擔保「和」承諾「。
目前,專業的美妝鑑定類產品,除了「得物」、「心心」(二者同屬虎撲旗下),還有「維鑑」、「識妝」等獨立APP,而閒魚和淘寶或者小紅書等平臺也盤踞著大量「接私活」的從業者提供有償鑑定服務。
由此,鑑定師大概可分為「私人鑑定師」和「平臺鑑定師」。
從價格來看,私人鑑定師的每單定價在「橄欖型」兩端,低價區間多為0.99元-2元/單,高價在20元左右。
平臺鑑定師的定價在「橄欖型」中部,比如心心,每單起步價3元(根據心心買家須知推算)。
另外,平臺鑑定師一般是平臺招聘、派單,不直接接觸客戶,用戶經常需要「排隊」。
得物和心心的招聘目前都在進行中,集中在「鑑定師」和「實驗員」兩個職位,前者主要負責根據用戶上傳的商品圖片判斷真偽, 「實驗員」負責實物化妝品PH值、粘度值、固含量等理化項目的常規檢測,並按照要求出具檢測數據。
以心心為例,美妝鑑定師底薪4000~5000元(面試定薪),加上績效,綜薪6000~9000元。
私人鑑定師則有更多自主性,一般集中在C2C交易平臺和美妝社區,前者如閒魚、淘寶,後者如小紅書,這其中又以閒魚的業務流量最大。
由於閒魚上二手化妝品板塊的設置已經十分成熟,美妝頻道入駐了多個彩妝與護膚品鑑定師有償鑑定服務,鑑定一款產品的價格在0.99元至5元不等。
根據消費者需求不同,鑑定師還會給出不同的服務價格。
比如一般來說,所有的鑑定師只會出給鑑定結果,即產品是真是假,不會給出假貨「假在哪些細節「,如果買家想知道細節,就得加錢。另外,賣家還順延出了「幫挑業務」(即根據經驗推薦售賣正品的店鋪或連結,提供2-3個選項),一則消費者需支付7-10元,二則賣家可有償為合作店鋪引流。
閒魚平臺交易數額公開可查,以一位北京的90後男生鑑定師為例,他的鑑定費設置在1.88元/件,5月份平均每天成交31單,不算「選貨服務」,通過圖片鑑定美妝可以為其帶來1800元左右月收入。
這些鑑定師多是專櫃BA兼職,或者美妝愛好者。實際上,鑑定師並未獲品牌廠商的官方承認和授權,產品真假全部取決於個人經驗總結,而不是有什麼固定的鑑定標準。成為美妝鑑定師的門檻沒那麼高,或者說,「美妝愛好者」與「鑑定師」之間只是一個稱謂的差別。
對於平臺而言,圖片鑑定服務更多的是為商城積蓄用戶池,從而吸引賣家入駐,收取一系列費用;另一方面,直接提供交易過程中的鑑定保障,也能大大提升用戶粘性。
02
攜「鑑定」基因入局,
虎撲賣美妝「先鑑別後發貨」
近幾年,「得物」(原名「毒」)APP因獨特的「先鑑定後發貨」的交易模式在潮流電商平臺中脫穎而出,提供的鑑定服務也延伸到了美妝品類,C2C交易順理成章上線了美妝專區。
2018年,「心心美妝」(下稱「心心」)產品誕生,打出的旗號是美妝鑑別服務開創者。
這兩款提供「美妝鑑定」服務的產品背後,站著一個相同的「虎撲」。
企查查數據顯示,得物APP的主體公司為上海識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虎撲(上海)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5%,為第三大股東;此外,虎撲(上海)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還對心心主體上海燃卡貿易有限公司持股18.67%,是其第四大股東。
虎撲下場賣美妝,與男性消費者送禮剛需和近年男性美妝消費升溫,正處於一個待掘金的巨大藍海市場有關。
比如,去年3月,曼聯球隊逆轉大巴黎之夜,虎撲直男們因為「一語雙關」,組團進擊天貓,直接買斷了YSL美妝的「反轉巴黎」香水。
但更重要的是,虎撲顯然並不想放棄龐大的女性美妝消費市場。
事實上,得物APP打造的「社區互動+C2B2C電商+鑑別服務」的潮流電商平臺,將品類變換,像素複製後,就有了心心。
繼承了虎撲鑑別基因的心心,截至5月26日下午16時,已經累計鑑別3,649,543件美妝產品。
區別於傳統的電商平臺,得物和心心的美妝品類均採用「先鑑別,後發貨」的模式,即買家下單後,賣家再將商品發到平臺進行實物查驗鑑別,平臺確認商品為全新正品後,才會發貨至買家手中。
在專業美妝鑑定賽道,得物和心心最大的兩個競品分別是「維鑑」和「識妝」。
從產品架構上,相同點是,大家都有負責種草的社區,feed流跟小紅書已經基本一樣,有大量UGC和PGC內容。
但得物和心心商業化程度更高。比如,其與nice戰略合作的維鑑沒有涉及電商業務;而作為奢侈品鑑定平臺奢易買的美妝分支,識妝雖然有電商版塊,但僅設置自營區,產品類別和數量都非常有限,沒有發揮平臺優勢。
可以說,通過「鑑定服務」導流電商,達成美妝產品的交易,虎撲手握這一賽道最成熟的兩個產品。
03
60%回購率,賣家扣費成平臺重要收入來源
從得物和心心前臺可見的銷售數據來看,「先鑑定後發貨」的模式顯然吸引了許多渴望買到正品的用戶。
在得物上,以口紅為例,最近銷售前三分別是199元的DIOR口紅#999(售出2.5w件)、239元的TF口紅 #16(售出1.8w件)和229元的聖羅蘭細管口紅#21(售出1.7w件)。
可供對照的是,在心心上,DIOR#999僅售154元,TF #16僅售190元,是專櫃的4.4折,聖羅蘭細管口紅#21僅售178元。
至於價格低至專櫃的4到7折,心心給出的解釋是,實行商品競價,賣家競價出售,平臺實時顯示最低價,供買家選購。
「我就是心心賣家之一,心心的東西賣的都是個人的代購全新商品,不是那種一批一批的進貨。」 一位賣家在心心社區發言表示。
記者隨機點開一個商品,發現近100條購買記錄中,基本上超過60%都是回頭客,回購率非常高。
從商業邏輯上看,圖片鑑定的成本要大大低於實物鑑定,但每單收取費用是根據商品的不同動態變化,涉及的主要成本是人力成本。(當然,如果標品的鑑定流程標準化後,在前期標註了海量數據後,平臺可以考慮將圖片鑑定的工作交給AI,減少這部分成本。)
目前,心心收入主要來自兩個版塊:
一、圖片鑑定,收取動態鑑別費;
二、涉及電商交易貨品的實物鑑定,向賣家收取a技術服務費5%、b轉帳手續費1%、c查驗費、d鑑別費、e包裝服務費。
根據心心一個賣家po出的截圖,一支口紅價格設置為175元,扣除各項費用,交易完成後,賣家預計到手僅148.5元,平臺扣去了15%,另一賣家的一款遮暇產品各項費用合計被扣去了33%。
據悉,賣家出售商品必須實名認證,心心4月份發布的違規賣家處理公告則表明,心心還會對售假賣家進行封號處理。
忙著變現之餘,心心還要應付其它鑑定平臺一樣要面臨的問題:消費者對「拳頭產品」的質疑。
不少網友對美妝鑑定平臺服務準確性與專業性頗有爭議。有聲音指出:「圖片鑑定準確度難保證,是有一些消費者通過細節進行真假判定,但遇到高仿這套方式就行不通了。」
另外,心心的電商業務還面臨著「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尷尬處境。
在社交平臺和蘋果應用商店裡,消費者對於心心「過度營銷,鑑定耗時久,排隊時間長,結果不準確」的吐槽也頻出。
鑑定平臺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淨化了球鞋市場,而這些美妝鑑定平臺,不知是「淨化」美妝市場的一劑強心針,抑或僅僅是為了賣貨的新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