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博士:2019 ACM博士論文獎公布,清華姚班畢業生、MIT學霸...

2020-12-14 澎湃新聞

機器之心報導

參與:魔王、杜偉、小舟

一年一度的 ACM 博士論文獎今日發布,畢業於特拉維夫大學的 Dor Minzer 獲得該獎項。榮譽提名獎則授予了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博士 Jakub Tarnawski 和 MIT 博士吳佳俊。

今日,2019 ACM 最佳博士論文獎公布,畢業於特拉維夫大學的 Dor Minzer 獲得該獎項。此外,來自微軟的 Jakub Tarnawski 和出身清華姚班的吳佳俊獲得榮譽提名獎。

該獎項每年頒發一次,旨在獎勵計算機科學和工程領域最優秀的博士論文。畢業於特拉維夫大學的 Dor Minzer 博士憑藉論文《On Monotonicity Testing and the 2-to-2 Games Conjecture》獲得該獎項。

2019 ACM 最佳博士論文獎

這篇論文的主要貢獻是設置了測試布爾函數單調性的複雜度,並在解決 UGC(Unique Games Conjecture)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UGC 是近似算法和複雜性理論中的最核心問題之一。

論文地址:http://www.cs.tau.ac.il/thesis/thesis/Minzer.Dor-Thesis-PhD.pdf

屬性測試器(property-tester)是非常高效的隨機化算法,當數據量太大無法檢查時,該算法可以確認對象是否滿足特定屬性。例如,檢查網際網路中任意兩臺計算機之間的距離不超過給定範圍。

在這篇論文的第一部分中,Minzer 提出一個能夠檢查布爾函數單調性的最優測試器,解決了該領域中的一個著名難題。

複雜性理論致力於將可計算問題分類為可行的和不可行的。PCP 定理(用於概率可檢查證明)建立了能夠將近似問題分類為不可行的框架,表明它們是 NP-hard 問題。2002 年,Subhash Khot 提出了 UGC,這一猜想激發了一系列的研究,並產生了深遠影響。如果該猜想被證明是正確的,則它將解釋整個算法問題大類的複雜性。

與其他猜想相反,UGC 一直存在爭議,社區中同時存在認可和質疑兩種聲音。儘管驗證該猜想的進展停滯不前,但關於該猜想的證據一直在積累,並且涉及到一些新的算法技術。

在該論文的第二部分,Minzer 進行了確立該猜想的另一半路程,在此過程中他證明了用於駁斥 UGC 的最有力證據無效。即使 UGC 不能很快得到解決,Minzer 的論文在解決之前無法解決的問題方面也取得了重大進展。

關於 Dor Minzer

Dor Minzer 博士畢業於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現在新澤西州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IAS)數學部做博後,將於 2020 年秋季加入 MIT 擔任助理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計算複雜性理論、PCP 和布爾函數分析。

個人主頁:https://sites.google.com/view/dorminzer/home

2019 ACM 最佳博士論文榮譽提名獎

2019 ACM 最佳博士論文榮譽提名獎頒給了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博士 Jakub Tarnawski 和 MIT 博士吳佳俊。

Jakub Tarnawski 獲獎論文:瞄準組合優化領域

Jakub Tarnawski 的博士論文《New Graph Algorithms via Polyhedral Techniques》對組合優化領域中兩個最核心的問題——匹配問題和旅行商問題(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 TSP),做出了突破性算法進展。

論文地址:https://infoscience.epfl.ch/record/267500/files/

這篇博士論文針對匹配問題進行了確定性並行算法研究,這些工作受到計算機科學領域待解決難題——「隨機性是否有助於加速算法」的啟發。Tarnawski 的論文通過對擁有三十年歷史的隨機化並行匹配算法進行幾乎完全的非隨機化處理,實現了該問題的巨大突破。

該論文的另一項主要成果與旅行商問題相關,即找出給定 n 個城市的最短旅行路徑。1956 年,George Dantzig 等人利用線性規劃解決了該問題的一個特例。之後,其線性規劃成為組合優化領域中的主要開放性問題之一。Tarnawski 的論文漸進地解決了該問題,為不對稱旅行商問題提供了首個常數因子近似算法。

Jakub Tarnawski 博士畢業於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現在谷歌研究院擔任研究員。研究興趣為理論計算機科學與組合優化,具體而言其研究重點是圖算法和近似算法。他參與的研究被 NeurIPS、ICML、SODA、MICCAI 等多個學術會議接收,並獲得 FOCS 2017、STOC 2018 的最佳論文獎。

個人主頁:http://jakub.tarnawski.org/

吳佳俊獲獎論文:探索 AI 感知物理世界的能力

吳佳俊在博士論文《Learning to See the Physical World》中,通過集成神經網絡中自下而上的識別引擎和自上而下的模擬引擎、圖模型和概率規劃,推動 AI 在感知物理世界方面的發展。

論文地址:https://jiajunwu.com/papers/dissertation.pdf

儘管人工智慧在過去十年間取得了顯著進步,但當前的 AI 方法只能解決特定問題,需要大量的訓練數據,並且在泛化至新任務或新環境時容易崩潰。人類智能揭示了人工智慧的發展之路還有多遠:給出單張圖像,人類可以解釋看到的事物,重建 3D 場景,預測即將發生的事情,以及做出行動規劃。

吳佳俊的博士論文的主題是物理場景理解,即如何構建能夠學習觀察和推理物理世界並與之交互的高效通用機器。其核心思路是:將計算機圖形學、物理學和語言學中的模擬引擎,與深度學習進行集成,進而充分挖掘物理世界的因果結構。

這篇博士論文涵蓋感知、物理和推理多個領域的內容,旨在培養像人類一樣觀察和推理物理世界的人工智慧。此外,該論文融合了人工智慧的多個分支,解決了感知、動態建模和認知推理多個方面的關鍵問題。

論文作者吳佳俊現為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助理教授。他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姚班,之後在麻省理工學院(MIT)相繼完成碩博階段的研究學習。他的研究興趣包括物理場景理解、動態模型和多模態感知。

個人主頁:https://jiajunwu.com/

吳佳俊的人生履歷堪稱傳奇。他是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 2010 級本科生,隨後進入姚班學習。本科期間曾連續三年學分績全年級第一,並榮獲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蔣南翔獎學金和姚期智獎學金等。此外,吳佳俊還榮獲了第九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

在學術方面,吳佳俊有多篇論文被 CVPR、ICLR、ICML、NeurIPS 等世界頂級學術會議接收。據 Google Scholar 數據顯示,他至今已發表 77 篇論文,被引用數 4300 以上。

中,吳佳俊名列在內。

今年 7 月,吳佳俊正式進入史丹福大學,擔任計算機科學系助理教授。

參考連結:https://awards.acm.org/about/2019-doctoral-dissertation

歡迎全球開發者共同參與華為HMS全球應用創新大賽,亞太, 歐洲,拉美,中東非、中國五大賽區報名將同時開啟。華為耀星計劃提供100萬美金創新激勵金,提供全平臺資源全球激勵開發者創新。誠邀全球應用開發者參賽,一起創新重構未來。點擊閱讀原文,立即報名。

原標題:《乘風破浪的博士:2019 ACM博士論文獎公布,清華姚班畢業生、MIT學霸吳佳俊獲榮譽提名》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首屆AAAI/ACM SIGAI博士論文獎公布, 清華姚班畢業生、MIT學霸...
    AAAI 聯合 ACM SIGAI 首次發布博士論文獎項,MIT 博士吳佳俊以論文《Learning to See the Physical World》獲得 2019 AAAI/ACM SIGAI 博士論文獎,畢業於喬治亞理工學院的 Aishwarya Agrawal 和畢業於愛丁堡大學的董力獲 runners-Up 獎項。
  • 2019ACM博士論文獎公布,清華姚班畢業生,MIT學霸吳佳俊獲榮譽提名
    今日,2019 ACM 最佳博士論文獎公布,畢業於特拉維夫大學的 Dor Minzer 獲得該獎項。此外,來自微軟的 Jakub Tarnawski 和出身清華姚班的吳佳俊獲得榮譽提名獎。該獎項每年頒發一次,旨在獎勵計算機科學和工程領域最優秀的博士論文。
  • 首屆AAAI/ACM SIGAI博士論文獎公布,姚班學霸吳佳俊獲獎
    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吳佳俊獲得了2019年AAAI / ACM SIGAI博士論文獎。另外還有兩位博士獲得了runners-Up獎項,分別是畢業於喬治亞理工學院的Aishwarya Agrawal和畢業於愛丁堡大學的董力。
  • 2018ACM博士論文獎公布:伯克利博士獲獎,清華姚班馬騰宇榮譽提名
    今日,2018 ACM 最佳博士論文獎公布,UC 伯克利博士生 Chelsea Finn 憑藉論文《Learning to Learn with Gradients》榮獲此獎。來自微軟的 Ryan Beckett、本科畢業於清華姚班的馬騰宇獲得榮譽提名。
  • 清華姚班首屆畢業生聯手本科在讀生,斬獲AAAI 2020最佳學生論文
    最佳學生論文獎,頒向《可分割與不可分割商品混合情況下的公平分配》(Fair Division of Mixed Divisible and Indivisible Goods)。論文作者:李子豪、貝小輝,都出自清華姚班。
  • 畢業於清華的90後學霸,即將加入MIT任助理教授
    值得關注的是,除範楚楚外,2019年已有多位學霸宣布將任教美國頂尖學府,包括出身清華姚班的斯坦福博士畢業生陳丹琦,將前往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擔任助理教授;華盛頓大學計算機系博士生陳天奇將在 2020 年秋季加入 CMU,擔任助理教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博士生朱俊彥將在 2020 年秋季加入 CMU,擔任助理教授
  • 「網癮學霸」陳立傑:18歲獲奧賽金牌進姚班,曾得清華特等獎學金
    他高一時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高三婉拒谷歌實習邀請,曾放棄自己鍾愛的遊戲,努力學習,從重度網癮少年蛻變為一名理論計算機研究員。他是姚班學霸陳立傑,拿過清華特獎,如今在MIT讀理論計算機方向的博士。>24歲,拿下理論計算機科學領域最頂級會議STOC 2019 DannyLewin最佳學生論文獎。
  • 中國的英才在清華,清華的英才在姚班,想考進姚班究竟有多難?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清華還有一個班級薈萃的是清華中最頂尖的英才,這個班級就是姚班。 姚班的官方名字應該叫做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實驗班,為什麼會被叫做「姚班」呢?這和姚班的創建人「姚期智」有很大的關係。姚期智,1946年12月24日出生於中國上海,1967年姚期智在臺灣大學獲得物理學士學位並前往美國留學,1972年獲得哈佛大學物理博士學位,1975年又獲得了伊利諾依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此後姚期智長期在美國各大國際高等院校任教,並於2000年獲得了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圖靈獎」,成為了唯一獲得圖靈獎的華人學者
  • 清華姚班,學霸中的學霸才能進,「圖靈獎」得主親自教學
    這個班級聚集了清華大學所有的頂級人才,只有學霸中的學霸才有機會進入清華姚班學習。清華姚班的最初創立者名叫姚期智,曾經的姚期智是美國的院士。在美國,姚期智有著極高的社會地位,豐厚的報酬,無數的機會,憑藉著姚期智的自身能力,他一定能夠創造新的輝煌。
  • 最強大腦的趙金昊,千萬年薪的清華姚班,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隨著新一季最強大腦的開播,屢屢刷屏的清華姚班再次出現在了公眾的視野中,那麼,這個傳說中的天才集訓營究竟有多牛呢?在清華有這樣一句話:半國英才聚清華,清華精英在姚班。由此可見,姚班的學生乃是精英中的精英了。
  • 清華校內比清華北大更厲害的存在?姚班到底是什麼?帶你一探究竟
    可能很少會有人聽說過清華姚班,沒聽說過不代表他的存在不優秀,相反,而是他太優秀以至於望塵莫及的我們未去了解罷了。即使在清華,這麼一個人才輩出的學校,姚班的存在也可以說是學霸中的學霸。隨便挑一個人出來,實力甚至可以吊打半個學校,我們就知道這個班有多牛了。姚班之所以被稱為姚班,是因為它是由姚期智院士創立的,並且親自授課。所以大家一般也因為創立人的名稱來命名這個班級,而且姚班聽起來比較親切比較簡短。
  • 學霸雲集的清華「姚班」,畢業生都有哪些去向,薪資多少?
    但是即使已經跨入了清華的大門,不同院系之間依然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清華大學有句話說:「半國英才聚清華,清華半英在姚班。」 這個姚班究竟是怎樣神仙的存在,才能獲得如此高的讚譽呢?2000年,他獲得了計算機行業的重要獎項圖靈獎,成為唯一獲得該獎項的中國人。 後來,他在美國的事業發展越來越好,美國的各所頂尖高校都紛紛向他投來了橄欖枝。
  • SIGGRAPH最佳博士論文獎又落華人手中,胡淵鳴的這位師兄不一般
    SIGGRAPH最佳博士論文獎,又被「華人學者」納入囊中。這已經是「連續3年」,該重要獎項頒給華人學者,此前分別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閆令琪博士和朱俊彥博士摘得。而最近,ACM SIGGRAPH 頒發了2020年最佳博士論文獎,獲此殊榮的學者叫李子懋(mào),本碩畢業於臺灣大學,現在是MIT CSAIL博士後研究員。在頒獎詞中,SIGGRAPH 稱他的博士論文「為新興的可微計算機圖形學奠定了基礎」,李子懋是「物理可微渲染領域的先行者」。
  • 清華姚班有多強?17科滿分大神,衝擊清華諾貝爾獎第一人?
    正所謂強中自有強中手,在清華大學裡面,姚班更是無敵的存在。都說半國英才聚清華,清華半英在姚班,那麼姚班究竟有多強呢?今天中學教師就要給大家介紹一位姚班大神,他的名字叫鬲融,在清華讀書期間獲得了17科滿分,在2019年獲得了斯隆研究獎,有望衝擊清華大學諾貝爾獎第一人!
  • 姚期智創建的「姚班」:匯聚清華大學的頂尖學霸,你了解多少?
    其實在清華中有這樣的一個班,裡面匯聚了清華中的最頂尖的學霸,可以說清華中最為頂尖的存在,讀到這裡或許已經有不少的人已經猜到這個由姚期智先生創建班級——「姚班」。,姚期智來到了清華創辦了——「姚班」。加入姚班可以說入選條件是極為苛刻的,在學霸,學神雲集的清華大學中每年加入該班的人也是屈指可數,根據有關數據表明,加入「姚班」的學生要麼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物理或者是數學比賽上拿著非常優秀的成績,要麼是在各省高考排名前三的學生才有可能被該班級錄取,而且該班年級基本上沒有限制,但是有一點必須是動手能力極強的人才能機會,所以說能夠進入清華「姚班」的存在都可以說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 清華王牌班:姚班和智班,最牛狀元及奧賽冠軍扎堆
    2000年榮獲圖靈獎(Turing Award,計算機科學的國際最高獎),是迄今唯一獲此殊榮的華裔科學家。姚期智院士是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伊利諾伊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先後任教於MIT、史丹福大學、加州伯克利分校及普林斯頓大學。
  • 清華姚班畢業,張昆瑋在谷歌幹了兩年回山西當老師去了
    清華的姚班有多厲害?高考狀元都很難進去。2019年,姚班在全國只招了55名學生,其中40人是憑奧賽國家隊獎項進去的,2人是競賽降分錄取進去的,綜合評價進去1人,4個自招進去的,只有7個人是憑高考進入姚班。而這7個人裡,有5個是省理科狀元。
  • 中國大學最好的班,年薪200萬都「挖」不到人,畢業生去向卻成謎
    姚班的師資力量非常雄厚,除了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圖靈獎唯一華人學者、清華姚班創始人姚期智院士親自授課外,還有曾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布朗大學及史丹福大學任教的儲楓教授,美國斯隆研究獎獲得者、海外華人物理學會傑出青年研究獎獲得者段路明教授等多位世界級學者任教。
  • 清華姚班90後學神、MIT博士即將加入斯坦福任助理教授
    出生於1992年,吳佳俊已經在計算機視覺、機器人領域的頂會、頂刊發表59篇論文,「天才+努力」造就了這位AI新星。1、清華學神2010年9月,18歲的吳佳俊由於在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獲得一等獎保送至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並在校內二次招生考試中被選入「姚班」—— 即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姚班高手如雲,在學習方面,吳佳俊總是精益求精。
  • 清華公布2020特獎候選人名單!平均21歲,還有一姚班大神
    作為清華在校生的最高榮譽,2020清華本科生特獎答辯入圍名單已經出爐,共15人入選。其中電子系大神有ICML、CVPR兩篇頂會一作,計算機系女生曾榮獲世界大學生超算團體冠軍。另有工科學霸還能寫暢銷書。清華本科生特等獎學金是授予在校學生的最高榮譽。2020清華本科生特獎答辯入圍名單已經出爐,一共有15人入圍,都是各個院系最頂尖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