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財經 區塊鏈12月19日訊2020年12月,Libra突然宣布更名為Diem並確認將在2021年初上線,同時原Libra協會也更名為Diem協會。眾所周知,此前社交網絡巨頭Facebook已經設計了加密貨幣Libra,那麼此次更名Diem又有何用意呢?
Facebook進軍加密貨幣市場的野心
其實早在2018年,Facebook就有了開發基於加密貨幣的支付平臺的計劃。當時,即時通訊應用業務副總裁大衛·馬庫斯(David Marcus)被任命區塊鏈部門負責人,他此前曾在PayPal擔任總裁,還是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董事會董事。緊接著,Facebook開始聘請越來越多的加密貨幣開發人員,逐漸地這家社交媒體巨頭的數字貨幣計劃才開始浮出水面,此後與Facebook數字貨幣有關的其他細節也開始流出。當時,Facebook打算把即時通訊應用WhatsApp打造成一種加密貨幣匯款工具,並準備在印度市場啟動試點,但最終未能如願。
到了2019年,Facebook正式宣布推出數字貨幣Libra,同時還詳細披露了該項目的具體結構。起初,Libra及其區塊鏈都由Libra協會提供支持,該協會是一個由27家獨立於Facebook的大公司組成的財團組織。按照Facebook的計劃,他們將會為Libra構建一款名為「Calibra」的數字貨幣錢包(現在已經更名為Novi),同時將支持獨立治理投票,但這種方式能讓Facebook從數字貨幣Libra中獲利。
不過在宣布推出之時,Libra項目還面臨到許多監管障礙,包括美國參議院和一些歐洲監管機構均不支持Facebook發行數字貨幣。此後,Libra數字貨幣計劃也沒有如期發展。到了2019年底,一些Libra協會初始會員開始選擇離開,其中包括PayPal、eBay、Visa、萬事達卡、Stripe、Mercado Pago和Booking Holdings等。最終,Facebook不得不重建Libra協會,也吸引了部分新成員加入。
時間來到了2020年,整個這一年對於Libra來說並不順利,而且也沒有按計劃如期發布,他們在這一整年裡基本上選擇了保持沉默。
「改造版」Libra——Diem問世
作為「改造版」Libra,可以說現在的Diem更類似於Tether(USDT)或是其他與法幣掛鈎的加密貨幣。Diem將會在自主Diem區塊鏈上運行,所有代幣都會存放在一個名為「Novi」的數字貨幣錢包裡。更名後的Diem項目正在與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合作,以獲取支付服務許可,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將使其可以在某些地區運營。
與其他穩定幣區塊鏈不同的是,Diem除了被用於交易支付外,Diem區塊鏈和以太坊一樣是可編程的,這意味著開發人員能在Diem上創建自定義的APP,基於一種被稱為Move的智能合約開發語言,用戶可以按照「靜態類型」(static typing)的邏輯約束確保網絡安全性。此外,還有一點與以太坊類似,那就是Diem區塊鏈由驗證人節點提供支持,驗證人節點目前均由Diem協會成員負責允許,這些節點需要確認交易並驗證區塊。
目前,Diem已經確認是一種穩定幣,與Tether和其他穩定幣一樣,將會得到傳統資產的支持。如果按照早期規劃,Diem會與政府證券和不同國家的法定貨幣掛鈎。按照最新報導,Diem代幣將完全由美元支持,並與美元錨定。如果是與美元掛鈎的話,意味著Diem的市值和流通量可能不會固定,Diem協會可以在Diem儲備金增加時鑄造代幣,也能在儲備金減少時銷毀代幣。到目前為止,Diem上線時發行的代幣流通量還沒有準確數據。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Diem一直承諾要實現全球金融包容性,但他們不得不遵守監管法規,Diem區塊鏈仍是由一小組驗證人控制的,這些驗證人是根據Diem的LibraBFT共識協議進行交易確認,這樣可以確保沒有任何參與者(包括Facebook和Novi)能對Diem擁有過多權力。這意味著Diem協會很可能能夠將一些地址列入黑名單,同時還會阻止那些違反相關監管規定的代幣交易。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Diem設計方式可能與區塊鏈技術初衷背道而馳,因為「中本聰」最初設計比特幣的目的就是要為人們提供絕對的財務自由和不可阻擋的交易。
Diem的優勢
Diem區塊鏈其實是非常關注效率問題的,實際交易處理速度很快,預計上線時每秒可以處理1000筆交易。這與此前媒體報導的測試網每秒只能處理6-24筆交易,遠低於Visa或萬事達卡(MasterCard)等非區塊鏈支付網的說法是大相逕庭的。
更為重要的是,Diem承諾交易費用「接近於零」,在Diem區塊鏈上,儲備資產的利息收入將會付給驗證人,這意味著他們不需要像其他支付公司那樣從每筆交易扣除1-3%的費用。
Diem協會招兵買馬,應對監管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Facebook吸取此前Libra項目的教訓,深知獲監管部門批准的重要性,因此Diem協會招募了多位關鍵人物來負責領導該項目,如:前微軟和VMware資深人士Dahlia Malkhi擔任首席技術官;前滙豐銀行高管Christy Clark擔任參謀顧問;前美國律師Steve Bunnell擔任首席法律官。此外,還任命了Kiran Raj為增長與創新執行副總裁兼副總法律顧問、James Emmett為董事總經理、Sterling Daines為首席合規官、Ian Jenkins為首席財務和風險官、以及Saumya Bhavsar為總法律顧問。從這些新成員的工作經驗和行業背景來看,他們很可能會幫助Diem項目進入一個全新階段,並在確保組織獨立性的同時應對監管挑戰。
現階段,Diem協會組織結構沒有發生變化,除了2019年離開的一批成員之外,截至2020年12月的現有成員還包括Coinbase、Uber、PayU、Rabbit Capital、kiva、iliad、Spotify、Temasek、Farfetch等等。
加密貨幣交易所會支持Diem嗎?
根據Diem白皮書中披露的信息顯示,該項目正在與「一些彼此激烈競爭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合作」,以便讓更多用戶可以自由買賣Diem代幣。不過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知道有哪些加密貨幣交易所會支持Diem。截至2020年12月,沒有一家加密貨幣交易所明確表態支持Diem,但是作為Diem協會成員,Coinbase和Xapo可能會提供一些支持。此外,現在也不清楚Diem會有哪些實際應用,也沒有任何一家大公司宣布支持Diem交易。但需要注意的是,Diem協會中的一些企業可能會接受該代幣,包括Shopify、Spotify、以及Uber這些家喻戶曉的全球性企業,他們都有接受Diem代幣支付的可能性。
如果未來有更多加密貨幣交易所支持Diem交易,那麼就會有更多用戶購買該代幣,或許會進一步推高其市值。另一方面,如果Diem代幣只能通過Diem應用程式使用,那麼就不太可能吸引加密社區關注。
如何看待Dime的未來?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Diem將成為全球首個由大型科技公司發行的加密貨幣。倘若保守估算一下的話:假定Facebook旗下27億全球用戶中有5%購買了價值50美元的Diem代幣,那麼Diem市值總量將會達到67億美元,這一數字足以讓Diem成為全球排名前五位的加密貨幣。
除此之外,Facebook這個強大的品牌對於Diem獲得成功必定是有加成的。不僅如此,Diem協會成員中不乏一些實力雄厚的全球性公司,因此在交易所上市和商業採用方面能為Diem帶來巨大幫助。
不過,Diem項目在市場上也受到了不少批評,雖然該項目看似實用且高效,但與其他區塊鏈項目追求的目標並不一樣。此外,Diem的中心化問題可能也會導致加密社區出現一些內部分裂。而且,Facebook直到現在都沒有宣布是否會在其網站、移動應用、以及其他附屬產品上使用Diem。
那麼如今的Diem是否還能像以前的Libra那樣野心勃勃,還只是Facebook的妥協之舉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本文部分內容編譯自雅虎財經
本文來源: 金色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