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中注定我愛你的電視劇,當年在全網風靡,其中的便利貼女孩,相信也給大家印象深刻,劇裡最後她是收穫了愛情,但現實中可沒有那麼多的白馬王子,而這樣的便利貼女孩,現在很多心理學者給它的定義是,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一般的表現為,只要別人向他開口,哪怕是有點牴觸情緒,他也不會拒絕,更不用說一般的情況了。這在別人的眼裡,幾乎是有求必應的形象。這在一個群體裡,很容易就成為那個被「欺負」的人。
有這類性格的人,對社交有一種錯誤的理解,他覺得,只要他做到有求必應,那就不會得罪別人,不得罪別人,別人就不會為難他,不會為難他,他的日子就好過了。這個看似沒有問題的邏輯,沒有考慮到人性的本惡,也高估了人性的善良。現實中的社會,大部分是個;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的狀況。他不會因為你的退讓而同情你,接受你,他只會覺得,你接受就是你在服軟,服軟就得唯他是命、是從,不然就是,但凡有點你能擋上的,他都會讓你去的。事情還會形成惡性循環,朝著你不願意的方向發展。
社交有個三三原則,我覺得特別的好。就是一個群體裡,和你第一次的接觸,會自動分為,有三分之一喜歡你,三分之前討厭你,三分之一不喜歡也不討厭。在沒接觸之前,人類會憑自己的感覺,自動分類,就是莫名的喜歡或討厭,沒有任何的理由,你不要試途和所有的人好,那是不正常的,在一個群體裡,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定的利益衝突,你是不可能和所有人好的,這和個人好時,不知道就以經觸碰到了別人的蛋糕,別已經在自己心裡的小本本裡記住了你是敵方,你再做什麼都是無用功的。
當你是那個討好型人格,是每個三分之一之外的人時,當三分之一裡的任何一個集體裡出現狀況時,為了不得罪另外兩個集體時,最先犧牲的就是你這個三分之一之外的這個人,因為你是最不會碰到別人蛋糕的那個人。這就是為什麼「討好型人格」為什麼日子會越來越不好的原因。
不想重複這樣的生活,學會拒絕,是首要的任務。在別人向你提要求時,你先看一下是不是必須你做,不是的,直接拒絕。是的話,你先看一下你手上的事做好了沒有,沒有做好的話,還會影響你手上事情的進度的,可以試途找別人代你去做這個新來的事情,實在沒有,你就和他說放在那裡,等他走後再看哪個重要做哪個,不能讓他們覺得你手上的事情不重要。假如讓他們覺得你的事情不重要,那意味著你可有可無,是隨時可以替代的。
我是善吾;一個不認識你,卻能說出你心聲的人,關注我,能知道更多相關問題的解決辦法。歡迎在評論區裡留言,互相探討你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