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記使命。6月28日晚,成都成華區舉行「紅色先鋒·唱響天府」慶祝建黨98周年暨禮讚新中國70華誕歌詠比賽活動,同時表彰了10名「紅色先鋒」。
來自各條戰線的黨員代表用激昂的歌聲,表達對黨的無限忠誠和祖國的無限熱愛,激勵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對標先進,砥礪前行,在高質量建設「天府成都•文旅成華」 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示範區中發揮先鋒帶頭作用。
「紅色先鋒·唱響天府」歌詠活動既是成華區一年一度的文藝盛會,也是對黨建工作成果的一次大檢閱、各行業建設者精神風貌的一次大展示。當晚,來自全區政法系統、教育系統、衛健系統、老幹部等單位和團體的11支代表隊參加了歌詠比賽。
歌詠活動以中國夢為主題,分為「尋夢」、「築夢」、「奔夢」三個篇章進行,在大合唱的歌聲中,表達共產黨員的赤子之心、愛國之情,展現成華人一心跟黨走的堅定信念和對美好未來滿懷希望。《在燦爛陽光下》、《我和我的祖國》、《為祖國喝彩》、《愛我中華》……參賽代表團隊的深情歌唱,激發了全場激情澎湃的氛圍。一名老黨員表示:「我們希望多用這些鮮活的形式激勵全區上下鼓足幹勁、再創輝煌。」
據成華區負責人介紹,本次歌詠活動,10位「紅色先鋒」事跡的精彩視頻交融進了歌詠演唱中,使先鋒示範的舞臺藝術感染力倍增。同時,活動現場主持與情景主持虛擬與現實有機結合,使表演更加藝術效果,也增加了「紅色先鋒」事跡的感染力。
成華區還對今年評選出的10名「紅色先鋒」進行授牌,表彰發揮先鋒示範的引領作用,激勵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譜寫「中國夢」成都篇章貢獻更多成華力量。
據了解,成華區在高質量建設「天府成都·文旅成華」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示範區的生動實踐中,湧現出了一批批的優秀共產黨員,他們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期共產黨員的崇高價值追求,充分展現了成華共產黨人砥礪奮進的精神風貌。一分耕耘,一份收穫,成華區以高質量發展為根本要求、以六大產業功能區為主戰場、以19項重點工程為主抓手,真抓實幹、克難奮進,推動全區經濟社會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地區生產總值增幅、服務業增加值增幅、固定資產投資總量等9項主要經濟指標排名五城區前兩位。
成華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他們將要深入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活動,激勵全區上下以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務實的作風,振奮精神、真抓實幹,加快打造「天府成都·文旅成華」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示範區,以更加優異的成績為新中國70華誕獻禮。
長年奔波忙碌在城市營銷、招商引資工作一線,2018年外出陪同招商10餘次、行程2萬餘公裡。先後成功籌辦上海、深圳、港澳等大型招商推介會6場,以及京東7FRESH西南總部落戶成都等重大項目籤約儀式3場,促進中關村領創空間成都創新中心、雪松集團西南總部等重大項目落地,為我區在首季投資促進「百日擂臺賽」綜合考核中位列全市第一發揮積極作用。牽頭拍攝製作系列宣傳推廣片,大力宣揚成華尊商重商親商濃厚氛圍,有力提升了區域顯示度和影響力。
緊扣「天府成都·文旅成華」戰略部署,配合專業機構完成二仙橋西片區、中車片區城市設計及控規調整,主持編制《成都東郊文創集聚區總體規劃》《成華區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規劃研究》等規劃方案,全力助推「東郊文創」品牌質量提升。協調配合引進「卓越芯城」 「蓉港文創新天地」等重大文創產業項目8個。全年參與承辦、協辦各類國內外重大交流活動12場次,為擴大「文旅品牌」營銷效應做出了積極貢獻。
積極推動黨建引領社區發展治理創新,參與開發智慧社區「濱海家園」協商自治應用系統,積極推動「1+3+N」警民專群多元聯動平臺和「街長助理·百姓城管」機制創新,實施「兩堂四坊」文化聚落建設,塑造了黨建引領社區發展治理新典範。在他的帶領下社區先後榮獲「蓉城先鋒」基層示範黨組織、市級「微黨校」示範點等榮譽,青秀城小區「3+2」黨建工作模式被四川黨的建設宣傳推廣,社區綜合體親民化改造受到市委主要領導充分肯定。
新型公安政務服務體系建設「先行者」,帶領團隊積極推進多個省、市政務服務創新項目建設,其中「成華微戶政」 「保和派出所一站式服務」辦證點等成功經驗在全市推廣。積極協同相關部門,按照「多元服務+自助服務+錯時服務」模式設計打造「萬象城警務服務驛站」,全面提升了服務群眾便利度和功能集成度,該項目被列為2019年全市民生項目工程,10餘家省市主流媒體進行了專題報導,成為成都公安的「網紅辦證點」。
網絡科技兩新企業領軍人才,積極傳播黨的聲音,推進黨建賦能與企業發展並進。發揮平臺優勢與省委、市委組織部聯合打造黨建品牌電臺,推出「四川幹訓」「蓉城新星故事薈」等系列精品節目。與人民網、新華網合制習近平系列講話精神音頻,打造黨團之聲頻道。與《半月談》雜誌共同推出黨建人工智慧產品,創新拓展黨員學習新載體。與社區、商圈樓宇合作,構建黨建主題有聲文化空間。幫助企事業單位開展網絡黨建活動,單個活動參與人數突破100萬。
市特級教師,區「楊永俊名師工作室」帶頭人,長期堅持一線教學,常年區內走校幫帶,積極參與各類教學研討,充分發揮學術輻射引領作用。曾任教於成都市工讀學校,教育幫助有違法犯罪行為或其他問題行為的青少年學生。2001年積極響應成都市教育局十年支教行動規劃,赴甘孜州理塘縣支教一年。「5.12」汶川地震發生後,主動加入成華區愛心學校,為災區學生授課、心理輔導並提供資助。
從事疾病防控工作12年,先後編撰出版《社區愛滋病防治系列手冊》,探索建立「社區綜合防艾工作模式」,健全完善愛滋病隨訪管理、針具交換—美沙酮維持治療等工作機制。牽頭負責的「成華區愛滋病綜合防治科研能力建設與總結」科研項目獲成都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總結提煉的社區防艾工作模式與方法在全國推廣運用。積極探索「全民健康大聯動模式」,推進網格化服務管理,實現健康問題聯動發現、聯動會診、聯動解決。對口援助丹巴期間推進預防接種和傳染病防治知識普及宣傳,助力丹巴在愛滋病監測工作上取得歷史性突破。
高科技人才自主創業的表率,成都市特聘專家、高級工程師。帶領團隊研發的科研成果申請專利95項,其中多項成果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填補國內空白。在他帶領下,科研團隊成功掌握核輻射監測設備核心技術,公司成為國內第一家同時具備航空、地面、車載、水體γ能譜儀開發能力的企業,為推進核輻射監測儀器國產化貢獻力量。本人先後入選成都市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計劃、成都市創業新星計劃、成華英才計劃領軍人才,入選首批四川省優秀科技創業人才典型。
熱愛公益事業,致力於親子陪伴和全民閱讀理念傳播,創辦「李丹愛心書屋」,成立了愛心書屋志願服務隊,打造親子閱讀分享公益平臺,舉辦親子閱讀、親子手工、公益故事會等活動395期,服務人群達萬餘人。
退休不褪色的老黨員志願者代表,伊甸社工第一批註冊志願者、「銀髮互助聯盟」的志願者領袖、「公益聯盟」項目的五星級志願者。帶頭參加社區各類志願活動,先後發起組建金蘭藝術團、欣悅藝術團、菁領合唱團和培華模特隊4支社團,極大豐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