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局長王剛晤臺灣專家:大門為臺胞打開

2021-02-22 中評社

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協調局局長王剛(右),與臺灣律師與法學專家進行座談。(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協調局局長王剛(右),與臺灣律師與法學專家進行座談。(中評社 黃文杰攝)

  王剛也提醒臺商,「知法守法、在商言商」為最高原則,過去有些臺商有了問題,不循正常管道,四處託關係,從臺灣託到大陸,還有人被騙騙。他要強調,臺辦給的方案一定是最好的,不接受臺辦的方案只會更差。 

  由臺灣律師與法學學者教授組成的臺胞權益保護交流團,8月7日到11日前往浙江參訪交流,走訪浙江杭州、烏鎮、寧波等地,跟杭州律師事務所、西湖區地方法院、烏鎮法庭以及參觀多家臺資企業。大陸行程最後一晚,在寧波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館,與國臺辦協調局局長王剛等人面對面交流。王剛聽取臺灣法律專家建言,在業務範圍內即席答覆,坦率的回應獲得肯定。 

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協調局局長王剛。(中評社 黃文杰攝)


  王剛提到國臺辦協調局三個工作重點,分別是政策宣傳、投訴受理、糾紛解決。對於臺灣專家建議大陸應加強宣傳各項臺商投資保護施,王剛表示,當然會加強宣導,但也直言,臺灣整體環境已經偏了,他們也做好心理準備,因為面對臺灣的民粹主義,替臺商臺胞做再多,臺灣也不會說好。 

  他說,以兩岸實務發展及趨勢來看,自己看得很清楚,面對臺灣「不問是非、只問藍綠」,只有送給臺商一幅對聯「知法守法、在商言商」。 

  王剛回顧,民進黨蔡政府去年520上臺,照樣有臺商跑來拍桌,動輒拿「會影響兩岸關係」來放話,甚至拿臺灣「立院」副院長蔡其昌來壓臺辦,實際只是透過「立委」服務處轉函,「我又不認識(蔡其昌)」,他呼籲臺商,不要把經濟泛政治化,更不要隨便招搖撞騙,與小心被騙。 

  王剛強調,大陸對臺商的保護是基於1994公布的《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與1999年的《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實施細則》。法律之前,一律平等,臺灣天天罵大陸不講法治,輪到自己出事,又天天希望大陸不依法辦事,呼籲兩岸一起推動依法辦事。 

  王剛說,泛政治化容易走偏激,過去有臺商爭取賠償,要知道,臺辦提供方案幫助,都是最好,不要誤信「吵愈兇、給愈多」,大陸已經全面依法治國,臺商只要正規經營,不用靠任何人都可以享受權益,更不用到處找官,千萬不要迷信找大領導,也不要受騙上當,有糾紛臺辦的門永遠打開,不要另闢蹊徑。 

  王剛10日專程從北京飛來寧波與臺胞權益保護交流團的專家座談,浙江省臺辦巡視員兼協調處處長章柏康、浙江省臺辦協調處調研員倪勇、浙江省臺辦協調處主任科員朱劍文、寧波市臺辦主任施金國等人陪同。

 

中理法律事務所執行長、律師楊智綸。(中評社 黃文杰攝)

建業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張少騰。(中評社 黃文杰攝)

理明律師事務所律師陳貽男。(中評社 黃文杰攝)

臺灣中評通訊社總編輯林淑玲(左)、臺北商業大學副校長劉瀚宇。(中評社 黃文杰攝)

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吳威志。(中評社 黃文杰攝)

寬信聯合律師事務所律師陳麗玲。(中評社 黃文杰攝)

臺胞權益保護交流團包括:團長臺北商業大學副校長劉瀚宇、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吳威志、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助理教授徐名駒、理明律師事務所律師陳貽男、寬信聯合律師事務所律師陳麗玲、建業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張少騰、中理法律事務所執行長、律師楊智綸、臺灣中評通訊社總編輯林淑玲以及臺灣中評通訊社特派員黃文杰。  

  來自臺灣的律師與法律人,在浙江參訪四天,看了很多實務層面,也感受大陸「依法治國」的決心。臺灣律師建議大陸,應該加強宣導,臺灣很容易單一個案被渲染,或是兩岸對法律認知差異,進而影響兩岸關係發展。

相關焦點

  • 國臺辦協調局局長王剛晤臺灣專家:大門為臺胞打開
    國臺辦投訴協調局局長王剛(右),與臺灣律師與法學專家進行座談。(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中國臺灣網8月14日訊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國臺辦投訴協調局局長王剛10日晚間在浙江寧波與臺胞權益保護交流團的臺灣法律專家進行雙向交流表示,大陸依法保護臺胞臺商權益,遇到糾紛各地臺辦大門永遠為你們打開。
  • 二代卡式臺胞證將與身份證號碼統一18位?國臺辦回應
    據中國臺灣網6月28日報導,今天上午10時,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在國臺辦新聞發布廳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本次新聞發布會由國臺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馬曉光主持。 針對近日有臺媒稱大陸即將推出18位號碼的二代卡式臺胞證、與大陸身份證號碼位數相同一事,馬曉光回應,自全面實行卡式臺胞證以來,有關部門已經為臺灣同胞籤發了180萬餘本,因為攜帶方便、入出境便捷,受到廣大臺胞的好評。但也有不少常住大陸的臺灣朋友向我們反映,憑卡式臺胞證,在各地、各行業使用公共服務系統時仍然有一些不方便。對此,我們高度重視,正在積極研究解決辦法。
  • 國臺辦:積極採取措施為臺胞返鄉過年提供便利_中共中央臺灣工作...
    國臺辦:積極採取措施為臺胞返鄉過年提供便利 時間:2019-01-30 16:18   來源: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  在1月30日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春節將至,請問大陸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協助臺商臺胞返鄉過年?
  • 國臺辦解釋持臺灣駕駛證臺胞如何申請大陸駕駛證
    國臺辦解釋持臺灣駕駛證臺胞如何申請大陸駕駛證 2009年10月14日 10:35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胞獲大陸律師職業資格 國臺辦:保障執業權利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5月15日上午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將一如既往保障獲得大陸律師職業資格臺胞的執業權利,為臺灣法律青年學以致用,積極投身大陸法治建設,參與兩岸法律服務和「一帶一路」法律服務建設,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和舞臺。資料圖片: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
  • 臺灣網紅配合大陸「統戰」宣傳? 國臺辦駁斥
    臺灣網紅配合大陸「統戰」宣傳?國臺辦駁斥 2020年12月16日 10:5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2月16日北京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
  • 張志軍出席臺灣青年座談會 臺媒:臺胞證與身份證號碼將統一18位
    據環球時報6月21日引述臺媒報導,國臺辦主任張志軍18日表示,正在想方設法解決現有臺胞卡功能受限,以及如何改善臺灣民眾赴大陸就業、創業資訊不足等問題。此外,大陸涉臺人士還透露,大陸預定在今年底前推出「二代臺胞卡」。臺胞證號碼為18位數,將與大陸身份證實現統一,屆時坐高鐵只需刷臺胞證就可直接進站。
  • 國臺辦: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北京訊(記者楊娜)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針對日前民進黨發言人發表有關,「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證明大陸需要臺灣,而不是臺灣對大陸的依賴加深」的言論,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作出了反駁。
  • 民進黨當局污衊臺灣網紅散播「統戰」影片,國臺辦回應
    民進黨當局污衊臺灣網紅散播「統戰」影片,國臺辦回應 海外網12月16日報導,12月16日上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
  • 民進黨有人指控臺灣網紅製作散播 「統戰」影片,國臺辦回應
    【環球網快訊】國臺辦12月16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就近期熱點問題回答記者問。有記者問:民進黨有人最近指控多名臺灣網紅和一些團體製作散播具有「統戰」意函的影片,配合大陸進行統戰宣傳。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 蔡英文不讓湖北臺胞回家?國臺辦喊話:臺當局請停止狡辯和刁難
    近日滯留在武漢地區的臺胞向湖北省臺辦提出訴求,迫切地希望能夠返臺。應臺胞要求,在國臺辦、國家民航局、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指導下,首批在鄂臺胞共計247位已經搭乘民航於2月3日晚順利返臺。就相關媒體報導,2月7日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出這樣一個消息,那就是民進黨當局領導人以「必須落實弱勢優先,檢疫優先原則」拖延在鄂臺胞順利返臺,誤導輿論推卸責任的行為引得國臺辦出面澄清,就民進黨當局領導人的無理行為進行糾正,稱臺當局應停止狡辯和刁難,讓湖北臺胞儘快返鄉。蔡英文不讓湖北臺胞回家?國臺辦喊話:臺當局請停止狡辯和刁難。
  • 國臺辦:「31條惠臺措施」獲臺胞普遍肯定
    在今天舉行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安峰山表示,今年2月國臺辦出臺了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迄今為止已有13個省區市的30個地方出臺更多具體措施,得到廣大臺胞、臺企普遍肯定和歡迎。
  • 多名臺灣網紅被指控進行統戰宣傳?國臺辦回應
    中新網12月16日電 國臺辦16日舉行例行發布會,針對「民進黨有人指控多名臺灣網紅和一些團體進行統戰宣傳」一事,發言人朱鳳蓮稱,民進黨當局和一些政客一而再、再而三利用公權力,打壓、霸凌一些臺灣人士,煽動敵意、仇恨和對立,實際上只會更深地撕裂臺灣社會。
  • 國臺辦:臺灣同胞在海外遇到困難 祖國是堅強後盾
    2018-09-12 13:08 | 中新網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12日就「日本颱風地震臺胞受到大陸駐外使館協助脫困」一事表示,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臺灣同胞在海外無論什麼地方,無論遇到什麼困難,祖國都是他們堅強的後盾,我們都會提供協助
  • 林文漪會見國臺辦副主任龍明彪一行
    龍明彪就今年7月中共中央領導同志對臺盟中央關於「高度關注政策細化落實環節,加快推動臺灣青年在大陸更好融合發展」調研報告的批示情況,進行了反饋。龍明彪表示,多年來臺盟中央大力支持國臺辦工作,利用與臺胞聯繫廣泛的優勢,反饋臺胞意見,推動兩岸交流,做了大量的工作,國臺辦對此表示感謝。
  • 國臺辦介紹「惠臺31條」 與臺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
    中新網6月12日電 國臺辦1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安峰山介紹各地各部門落實「31條惠及臺胞措施」的最新進展,他介紹,福建省出臺《關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實施意見》,把為臺胞臺企提供同等待遇進一步落實落細;四川省自貢市、山東省威海市也分別發布了「31條措施」的具體實施意見。
  • 國臺辦副主任裴金佳一行蒞莞慰問臺商臺胞 支持我市打造臺資企業...
    為勉勵廣大臺商臺胞堅定信心,紮根發展,國臺辦裴金佳副主任率經濟局、交流局一行於12月25日至26日來莞慰問臺商臺胞。省臺辦副主任方濤,市委書記梁維東,市政協主席駱招群陪同裴金佳副主任一行。市委臺港澳辦主任黃慧紅、副主任陳潤枝全程陪同。  梁維東書記對裴金佳副主任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
  • 國臺辦:各地落實31條惠臺措施 臺胞獲得感榮譽感增強
    中新網5月15日電 在國臺辦15日上午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馬曉光介紹了各地各部門落實「31條惠及臺胞措施」的最新進展情況。
  • 人民日報觀滄海:給臺胞更多選擇更大平臺
    「31項惠及臺胞措施」2月底發布後,廈門、溫州、上海等地近日陸續發布配套措施,受到臺灣各界的關注。有媒體評價這是「牛肉上桌」「遍地開花」。    實際上,「31項措施」並非橫空出世。早在一年多前,大陸就已提出要給臺灣同胞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
  • 國臺辦:臺灣同胞在上學、醫保、住房上享有同等待遇
    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為一黨之私全面限縮兩岸交流,在島內大搞「綠色恐怖」,更是將「26條措施」、兩岸正常交流等一些活動誣稱為大陸介入臺灣地區選舉,頻頻公開詆毀攻擊。為讓公眾更好地理解「26條措施」的實質與內涵,12月11日及12月25日,國臺辦兩次召開「26條措施」政策解讀專題記者會,詳細介紹「26條措施」中為臺灣企業、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各條措施,讓廣大臺胞臺企有更多實實實在在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