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開學的季節,又到了「娃娃哭,家長哭」的大型哭戲現場。
人類原本就是群居動物,一個個小家庭組成社會框架,而維繫家庭紐帶的除了血緣關係,就是感情的牽絆。所以,分離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感宣洩,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
孩童時期喜歡黏著父母,不願意和喜歡的小夥伴分開,但是到了上學的年紀,卻不得不面對分離焦慮。
數據顯示,接近八成的孩子表示自己小時候曾經牴觸去幼兒園,會因此假裝哭鬧,不配合吃飯,喜歡賴床等。
也不能怪孩子,他們需要離開了熟悉的環境,面對陌生的玩伴,同時還要完成學習任務,所以,去上學這件事,對那個年紀的孩子來說,無疑是人生打擊之最。
根據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專家斯坦利·格林斯潘的研究發現:3歲左右的孩子,幾乎每隔15分鐘就會找一次親密看護人。當找不到家長後,不安全感就隨著時間指數型增長。
年紀尚小,很容易產生失去爸爸媽媽的不安全感,完全加重了童年的分離焦慮情緒。
為了不去上學,孩子們使出了哪些大招呢?
「小朋友們說我長得醜!都說我長得像你!」
這下可好,要是沒有最後一句補刀,也許你爸還能給你請一天假。
明天就準備乖乖去學校吧!
「媽,你快來看!我的手斷了,需要去醫院!「
你不要管我身體有沒有事,反正就是正好疼到去不了幼兒園門口那種。
「我去了學校誰照顧我們家的狗子呀?媽媽,家裡的狗子需要我!」
如果狗子會說話,它肯定會第一時間辯駁:主人你咋這麼坑呢?你不愛去就不愛去,扯上我幹嘛,這鍋,我不背!
「幼兒園的玉米沒有家裡的香!」
好好,你說啥都對,再允許你啃一根,但是明天的幼兒園你必須去!
「為什麼要去幼兒園?我明明昨天已經去過了呀!」
小子,我告訴你,今天,明天,後天,大後天...你都得去,讓你嘗嘗社會的險惡。
你以為只有成年人接受不了和孩子的分別之痛嗎?很多大人在「哭」這件事上絲毫不輸給孩子。
孫儷曾經吐槽老公鄧超送孩子去幼兒園後,在一旁偷偷抹淚。
是啊,一步三回頭,實在不忍心把娃扔在幼兒園。
鄧超這靠牆站,傾斜的身形,像極了每個去送娃念書的家長!網友們在評論區調侃鄧超肯定崩潰了。
是啊,崩潰的又何止鄧超一個人呢?奶奶同款姿勢了解一下!簡直是整齊劃一啊。
「我年齡大了咋了?我有特殊裝備呀!8倍鏡走起,還怕看不見我的小寶貝?」
「小時候啥壞事都沒幹過,樹都沒爬過,如今為了孩子,我感覺自己就是個猴!「
這想看見孩子,又害怕被孩子看見的樣子,像極了偵察兵啊!
還有下面這位爸爸,雖然你穿了迷彩衣,但你別真把自己當偵察兵啊,幼兒園的地都被你拖乾淨了,還讓不讓清潔工阿姨上班了!
「我就看看咋了?送走了娃心裡空落落,總想知道孩子過得好不好。」
開學季,可謂是眾生百態啊,孩子需要適應,父母又何嘗不需要呢?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完全就是大人不想上班的同款憋屈。
但這場「劫」,不得不渡呀!
家長成群結隊一起哭,哭過就散了吧!更重要的是給孩子製造更多安全感:
最後,家長們也別不放心了,畢竟,你家孩子面對的可能是這樣的老師!
哈哈,爸爸們能盯著看一天那種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