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研究稱中國人口2027年後將負增長,較此前預測提前3年
官方研究機構的預測,中國總人口在2027年後開始進入負增長。
近日,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團隊在《人口與健康》雜誌發表文章《我國「十四五」時期及中長期人口發展態勢分析》。該研究預測,中國總人口在2027年後開始進入負增長。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是國家衛生健康委的直屬事業單位,曾參與完成單獨兩孩政策、全面兩孩政策的方案測算和政策研究。
中國總人口在2027年將達到峰值14.17億
文章指出,2019年中國人口總量為140005萬人,預計2027年將達到峰值14.17億,此後開始下降,2035年降至14.03億,2050年降至13.21億。
根據發展態勢預測,「十四五」時期中國人口自然增長率降至年均1.76‰,總人口低速慣性增長,總人口年均增量為246萬人,未來十年將經歷從增長到下降的重大轉折,進入人口負增長階段。預計2035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18‰,2050年為-5.65‰。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月,中國社科院人口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9》亦曾指出,如果中國總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6的水平,人口負增長將提前到2027年出現,2065年人口減少到11.72億,相當於1990年的規模。
更早之前,2017年3月,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曾在官方發布會上表示,中國人口的峰值將出現在2030年,達到14.5億左右,到2050年還有14億左右的人口,到本世紀末還有11億以上的人口。
根據最新發表的文章,當前絕大多數省份已經進入人口低增長甚至負增長時代,2019年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口自然增長率低於10‰,進入人口低增長時代,西藏是唯一人口自然增長率超過10‰的省份。
其中,東北三省從2016年起已經進入人口負增長,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內蒙古、江蘇等6個省份的人口自然增長率低於3‰,河北省等12個省份在3‰至6‰之間,廣東等9個省份在6‰至9‰之間。預計「十四五」時期有更多的城市將進入人口負增長。
「十四五」時期出生人口規模下降速度加快
前述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的文章預測,「十四五」時期將是出生人口規模減少最為快速的時期。中方案預測出生人口將從2020年的1400萬左右降至2025年的1230萬左右,平均每年減少近50萬。
該研究預計勞動年齡人口規模將從2020年的9.11億人降至2035年的7.94億人、2050年的6.44億人,「十四五」時期年均將減少697萬人。15-59歲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從2020年的65%降至2035年的57%、2050年的49%。
「十四五」期間老年人口年均增長1150萬
文章還預計,受60年代出生高峰期人口進入老年階段的影響,從「十四五」開始,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迎來快速增長期。「十四五」時期年均增長1150萬,大大高於「十三五」年均740萬的增速,2025年達到3.16億,此後不斷加速,2032年突破4億,2048年突破5億。2020年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重為18.4%,2025年為22%,2035年為31%,2050年將達到近40%。
聯合國人口司發布《世界人口展望(2019年)(簡稱WPP2019)數據顯示,當前,中國的老齡化程度在全世界排名第57位,預計2035年排名第44位,2050年第33位。
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規模和佔比將在「十五五」進入快速增長期。「十四五」時期65歲及以上老年人年均將增加630萬左右,2025年達到2.17億左右;「十五五」時期增速開始加快,年均將增加1010萬,2030年達到2.67億,2033年突破3億,2050年突破4億。2025年、2035年、2050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比15%、23%、30%。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責任編輯:DF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