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孩子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他們每天要面對的除了上課外,還有寫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培訓班。看著父母期盼的眼神,停下來喘口氣都覺得有愧於父母。
父母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出發點是好的,但人生是一場漫長的賽跑,如果在起跑線就讓孩子用盡了所有的力氣,不僅會輸在起跑線,有可能永遠都站不起來了。
孩子告訴媽媽「太累了,想睡一會」,卻閉上了眼睛
前幾天,一位醫院的朋友講述了這樣一件事,當天下午,一位已經神志不清的小男孩被送到了重症監護室,看上去十分虛弱,年齡看上去只有八九歲,醫生不敢耽擱,急忙開始診斷。
孩子的媽媽說,中午的時候孩子去參加足球訓練,回來時身體表現得很虛弱,身上全是汗水。
隨後媽媽就讓孩子先去洗澡,但是孩子並沒有回答,而是徑直躺在了沙發上,有氣無力地跟媽媽說「媽媽我好累,可以讓我睡一會嗎?」
說完孩子就閉上了眼睛,媽媽再去叫他時,已經沒有了反應,媽媽以為孩子中暑了,急忙叫了救護車。
但醫生的診斷結果讓媽媽陷入絕望「你的孩子全身多處器官已經出現衰竭,已經危在旦夕」
醫生奮力搶救,孩子卻再沒有醒來
醫生盡了最大的努力,仍舊沒有挽回孩子的生命。
但令醫生不解的是,一個人會出現全身性器官衰竭,肯定是過度勞累引起的,可一個孩子怎麼會過度勞累呢?
詢問了孩子的媽媽,才知道竟然是這樣:媽媽每天都會把孩子的時間排滿,連中午睡覺的時間都是擠出來的。
即便是放暑假,也有各種課程和興趣班要上,音樂、鋼琴、繪畫等等,孩子每天都要忙到晚上十一二點才能睡。
在這麼巨大的壓力下,孩子終於支撐不住,倒了下去,再也沒能站起來。
摧殘孩子的元兇是 「壓力過大」
做過孩子的我深有感觸,每天承載著父母對自己的期望,看著父母期盼的眼光,真的不敢停下來,因為不想讓父母失望。
但父母的這份愛太過沉重,遠遠超過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能夠承受的極限,父母以為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卻不知道孩子每天頂著巨大的壓力,隨時都會成為被最後一棵稻草壓死的駱駝。
孩子被家長罵一頓就選擇輕生,受了一點委屈就想不開,真的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嗎?其實只是孩子承受的壓力已經到了極限,真的再禁不起家長的冷嘲熱諷、漠不關心。
合理施加壓力,如何正確給孩子選擇興趣班?
1)是否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生活
孩子也需要休息、也需要玩耍、也需要交朋友,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遠比每天生活在壓力中對孩子的成長幫助更大。
因此,在保證孩子能夠有正常的休閒和作息時間的前提下,給孩子選擇興趣班,勞逸結合才是最佳的狀態。
2)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而不是家長的盲目決定,日常生活中觀察孩子的舉動,或是主動引起孩子的注意,如果孩子對某方面感興趣,在徵得孩子的同意後,可以讓孩子參加培訓。
3)孩子的天賦
不得不承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只是沒有被發現或者培養,漸漸埋沒。當然,孩子有天賦不代表他會喜歡,家長不僅要善於觀察更要適當引導,畢竟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子諾寄語】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人生是一條漫長的道路,需要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沒有捷徑,也不會發生奇蹟,家長不能對孩子急於求成,更不能自暴自棄,牽著孩子的手,走好每一步,才是對他成長最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