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乘坐高鐵出行非常普遍,為了提升舒適性,高鐵座椅靠背都可以有一定幅度的前後調節。昨天晚上,南京市民吳先生在乘坐高鐵時,試圖調節座椅傾斜角度,不想卻遭到了後排乘客的阻攔。後排乘客表示,自己暈車,吳先生座椅傾斜過度,這樣堵著很難受。
吳先生回憶:「昨天晚上18點的時候,上了上海虹橋的G18次高鐵,我坐到位子上以後就把座椅慢慢地往後調整,結果後面的兩位女士就不讓我調整,就把我座位往前推。我說我調整椅子,這是正常的,你也可以往後調,她說就是不行,因為我很不舒服,你這樣往後的話,我覺得很難受,空間小。並且大聲呵斥我。」
隨後乘警出面協調,但是雙方仍然沒有商量出一個滿意的結果。吳先生再次調節座椅靠背,後排乘客用手阻攔,推搡椅背。最終吳先生選擇了不再調節椅背,息事寧人。
高鐵上調節座椅靠背, 是不少乘客的乘坐習慣。那麼,如果在調節座椅時遇到阻攔,您會怎麼做呢?記者走上街頭,詢問了多位乘坐過高鐵動車的市民。
市民趙女士:「因為都是公共區域 如果確實是態度比較和藹地跟我說,我也不是特別累的話,我不會把座位調得太低。有的人故意說,態度不是特別好,可能就不一定會(退讓)。」
市民王女士:「根據乘坐時間長短來判定合理性,如果超過三個小時以上,我自己也會不舒服的話,我在顧慮到別人的同時也要考慮自己。」
市民張先生:「他要是不讓你調,那你就算了。出門在外,儘量別人方便,你也方便。」
看來,不少市民都是本著相互商量,相互理解的態度,在自己可以接受的範圍內,滿足他人需求。不過,也有市民提出,調節座椅是乘客應有的權利。
對此,律師表示,高鐵座椅既然有這樣一項便利功能,乘客在乘坐過程中就有權利享受這樣的功能,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任何一項便利的設計,都有它的局限性。
江蘇當代國安律師事務所律師虞立峰:」把椅背放到一定角度,前排乘客享受到了一定的便利,但是實際上是對後排乘客的空間造成一定的入侵。列車本身是一個人群非常密集的空間,造成一定的摩擦和衝突也在所難免,這種情況下,需要乘客本著行駛權利的同時,尊重別人的權利,同時也要對別人行駛權利的時候採取容忍,這樣一個態度,儘量協商來解決。」
律師介紹,因為調節座椅產生糾紛,理應協商解決。但是在此過程中,如果後排乘客不光進行言語阻攔,還發生了踢,踹,推搡椅背等實際阻攔行為,則是構成了對他人的幹擾。而幹擾行為如果給前排乘客造成人身財產損失,他可以向後排乘客主張權利。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江蘇城市頻道《零距離》,南京地區有線27頻道。
(來源:江蘇城市頻道/李巧林 編輯/蔣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