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用心點評每一幅書法習作——
此幅毛筆小行書,寫得流美勁挺、風姿翩翩,有幾分二王一路行書味道。作為一般書法愛好者,能寫成這樣已經非常不易。但若以更高標準來看,還有很多需待改進之處,細說如下:
點評習作
字形上看,雖有臨摹二王一路的影子,不過大部分字還是沒有傳統淵源。以「筆」、「郊」、「井」、「儒」、「幸」字的豎筆(見圖中標記處)來看,明顯還脫離不了鋼筆字的趣味。毛筆書法要寫出高古氣息,首先要脫離鋼筆字味道!
林字(晉 · 王羲之 · 興福寺半截碑)
城字(晉 · 王羲之 · 金剛經)
幸字(晉 · 王羲之 · 普覺國師碑)
筆法上來看,還有很多筆法與傳統想去甚遠。見圖上標記處,如「城」、「水」、「林」、「受」、「悟」等字釘頭的寫法,「又」、「道」、「地」、「美、「人」、」教「等字的棒槌的寫法,」其「、」於「、」然「、」深「等字的倉促折筆,暴露出筆法上的基礎薄弱。
教字(晉 · 王羲之 · 集王字聖教序)
深字(晉 · 王羲之 · 集王字聖教序)
作者若有意上進,建議還要加強王羲之、王獻之一類古帖的研習。特別要學習王羲之平和自然、委婉含蓄的筆鋒。
更多書法技巧與精彩內容請關注【麓風軒】
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