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澄慶家世多顯赫?曾和伊能靜羨煞旁人,家族都是牛哄哄大人物
52歲的伊能靜因為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的表現引來觀眾的口誅筆伐,輿論幾乎是一邊倒的,而在7月3日,伊能靜的前夫庾澄慶點讚了一條微博。
我覺得伊能靜很好,情商特別高,對老公孩子還有自己的公婆都很好。
一時間,網友以為這是前夫對伊能靜無聲的支持,這份對前妻的安慰和鼓勵又把庾澄慶送上熱搜,但沒多久,庾澄慶就把這個贊取消了,經紀人也表示這個贊是助理不小心點的。
這一前一後的舉措,著實讓人一頭霧水,不過不管庾澄慶是不希望輿論再繼續發酵,還是手滑點讚,這些年來,庾澄慶的風評一直都是很好的,離婚這麼多年,庾澄慶從來沒有吐槽過前妻一句話,所謂分手見人品,年近花甲的哈林,是一股清流。
現年59歲的哈林,總是以這樣歡脫的形象面出現在公眾面前,在他的身上,沒有人到老年的疲憊感,更多的是健康,陽光的正能量。
出道30餘年,庾澄慶的實力和地位毋庸置疑,作為歌手,他留下不少經典歌曲,作為主持人,他拿過金鐘獎,而作為演員,他也留下不少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不過,他和伊能靜那段金童玉女的感情,更讓人印象深刻,畢竟兩人是真愛過,那首經典的《春泥》,就是哈林譜曲,伊能靜寫詞創作的歌曲,隨著兩人各自開啟新人生,哈林也不太可能再唱起這首歌。
除了事業和感情,哈林更讓人驚訝的,是他的家世,在娛樂圈中,若要論起背景,哈林毫無疑問是排在前三的。
01
庾澄慶是名副其實的豪門之後,但他身上沒有一絲紈絝子弟的氣質,反而是渾身的才華和滿滿的孩子氣,年輕時的哈林很叛逆,但出生在家教甚嚴的豪門中,他的教養又讓他在放飛自己的同時懂得守住底線。
這份豪門大少的擔當,也是他把和伊能靜那段破碎的婚姻處理得這麼好的原因。
庾澄慶雖然出生在臺北,但從小他的父母都對他耳提面命,跟他說,你是雲南人。
時至今日,哈林也會時不時回老家,每次回去都會在微博打卡,和網友分享,從他的笑容也能看出他難以言喻的開心。
只要雲南發生什麼大事小事,遠在臺北的雲南人庾澄慶也會時刻關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武俠小說中總有「老頑童」這種角色,而這個詞,用在哈林身上也很合適,每次回到雲南,他都自稱是「哈地陪」,吆喝網友到雲南旅遊,熱情地在網上向大家介紹各種景點,明明不在這裡長大,卻能對雲南的景點如數家珍。
為什麼哈林會對雲南感情這麼深,這麼熟悉呢?
因為這裡面,有不少以前都是他家的財產。
02
雲南的庾園、空谷園,都是庾澄慶的爺爺設計的,當然了,如今這些老建築都成為歷史遺蹟,被設為景點,供遊客參觀。
所以當庾澄慶憑藉「自家人」的身份成功免票入場時,童心未泯的他開心得發微博向網友「炫耀」,漫步在祖先的園子裡,相信哈林的心情一定很好。
當年庾澄慶和伊能靜走到一起,一開始是不被庾媽媽看好的,而兩人離婚後,也總有庾媽媽不滿這個前媳婦的傳聞,這種「看不上」,很大原因來自於雙方家世背景的差距。
細究起來,庾澄慶的家譜可以追溯到魏晉潁川世族的庾亮、庾信這一脈,但這太久遠了,還是從近處說起。
庾澄慶的祖父是雲南機制捲菸廠的創辦者庾恩錫,彼時局勢內憂外患,從國外留學歸來的他深信「工業救國」的使命,遂創辦了這個工廠。
不僅如此,他曾是昆明市的市長,在位時分文不取,離職後把工資都分給了基層的人,給他們補貼家用。
庾澄慶去雲南必到的庾園和空谷園,曾經都是他爺爺庾恩錫名下的物業,庾園是哈林爺爺的私家園林,而哈林爺爺留學時學的是園林設計,空谷園還是他親自操刀設計建造的,這兩個地方,都曾是他家的後花園。
1927年,庾澄慶的父親庾家麟做了改造和擴建,庾園變得更精緻美觀,而如今這些標誌性建築,都成了當地熱門的旅遊景點。
話說回來,庾澄慶家的長輩,還有不少大人物。
他的大叔公庾恩榮是那個時代的商界大亨,在商場叱吒風雲,三叔公庾恩暘則是民國的陸軍中將,也曾是滇軍的將領,在國家大義面前英勇無畏,後來在貴州犧牲,被追授為陸軍上將,孫中山先生還為他題字:「應為雄鬼」。
而著名的雲南捲菸牌子「重九」,相信不少人都不陌生,它是庾澄慶的爺爺為了紀念庾恩暘的犧牲而創立的,時至今日仍在生產。
庾澄慶爸爸這一輩,也一個個是人中龍鳳,沒有因為家大業大而坐吃山空,做風流公子。
庾澄慶的父親庾家麟,曾是民國前國民大會的資深代表,上世紀四十年代,在大形勢下,庾家麟前往臺灣,父親庾恩錫則留在老家雲南,隔海相望。
庾澄慶的母親張正芬也是大有來頭,張正芬師出名門,年輕時在上海戲劇學院學習戲曲,是彼時國寶級的京劇名伶,後來到了臺北,張正芬就在永樂戲院演出,讓人在南方難得地聽到正統的京劇,和庾家麟結緣後,張正芬便在家相夫教子不再登臺,但她身上的藝術細胞,對庾澄慶這個兒子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張正芬經常會在家裡唱上幾段,所以庾澄慶從小就很有藝術天賦,喜歡唱歌和表演,這也是他後來走上演藝之路的原因。
但是,起初他準備踏入演藝圈時,家人是拒絕的,在庾媽媽眼中,這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職業。
怎奈庾澄慶志在此處,只能順了他的意。
03
渾身才氣的哈林出道後,也用作品證明自己不是一時興起,這才讓家人心服口服。
庾澄慶是名門望族之後,伊能靜身世坎坷,在小說裡這是瑪麗蘇的故事,但在現實中,長輩不認同是很正常的。
彼時張正芬希望兒子找個門當戶對的對象,怎奈庾大公子就是喜歡上這個她怎麼都瞧不上的姑娘,家裡人不看好,外界卻對這段戀情頗有好感,庾澄慶和伊能靜長跑多年,一直為人津津樂道,後來伊能靜參加《康熙來了》,向來挑剔的主持人小S對哈林是讚不絕口。
2000年,庾澄慶和伊能靜在美國登記結婚,這一年,他們已經在一起14年,這對金童玉女的結合,滿足了不少人對美好愛情的想像。
不過在感情和婚姻這件事情上,這對夫妻的態度是很不一樣的。
庾澄慶出生在豪門大家族,很保護自己的私人世界和隱私,對感情更是如此,所以和伊能靜在一起的時候,庾澄慶沒有秀過恩愛,兩人也沒有公開同框過。
但伊能靜就不一樣了,或許是性格使然,或許是顛沛流離的童年帶來的不安,伊能靜很喜歡公開秀恩愛,也很喜歡在公眾場合談及庾澄慶和庾家人對自己的好。
不管真假,伊能靜想要的是外界認同和羨慕自己的幸福,這在她和秦昊的婚姻也能看出來,而庾澄慶顯然是幸不幸福自己知道就好,在這個理念上,兩人是大相逕庭的。
事實證明,沒有長輩祝福的婚姻是難以長長久久的,這兩人也逃不過這個定律,2008年,「牽手門」爆發,張正芬更是大怒,庾澄慶也正式和伊能靜離婚,兒子的撫養權歸庾家,工作日是跟著爸爸生活,周末伊能靜就臺北陪孩子。
離婚後,伊能靜在《志雲飯局》中表示,和哈林在一起的十多年裡,才看了三次電影,她說:「我發現那10多年的人生是一片空白的,即使是分手了,也似乎沒和這個人在一起過,真的是很恐怖的空白。」
曾經在口中大談特談的美好,似乎隨著一紙離婚書都變得不值一提。
04
而和伊能靜離婚後,哈林從沒說過對方一句不好,還稱讚伊能靜是個好媽媽,平時不論多忙,都會在周末飛回臺北陪兒子。
後來,伊能靜和秦昊結婚,庾澄慶也娶了女主播張嘉欣,張嘉欣比庾澄慶小14歲,畢業於英國白金漢大學,是一名英語新聞主播,有才有貌,可以說無論是背景、氣質、長相,能力,都和哈林是門當戶對的,庾媽媽對這位兒媳婦,是一萬個滿意。
結婚後,兩人生了兩個小孩,哈林也經常被拍到和張嘉欣手牽手逛街的照片,所謂婚姻,最重要的不是對的人,而是相遇時是不是在最好的時機。
「那些痛的記憶,落在春的泥土裡,滋養了大地,開出下一個花季,風中你的淚滴,滴滴落在回憶裡,讓我們取名叫做珍惜」,這首伊能靜填詞,哈林作曲的歌,伊能靜應該不會再提了,哈林大概也不會再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