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祥銀同學在IEEE WCCI08學術會議作報告
張祥銀同學與模糊系統創始人Lotfi A. Zadeh在一起
6月1日至6日,應美國規模最大的專業學會——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邀請,北航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大三本科生張祥銀作為最年輕的代表參加了在香港召開的IEEE World Congress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IEEE WCCI 2008),並用英語做了30分鐘關於《DEACO: Hybrid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with Differential Evolution》的學術報告,其撰寫的英文學術論文也被收錄到了IEEE WCCI 2008論文集(EI Compendex、ISTP收錄)。
IEEE WCCI由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IJCNN)、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IEEE FUZZ)和IEEE Congres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IEEE CEC)三個分屬於神經網絡、模糊系統和進化計算領域的旗艦學術會議組成,每隔四年匯集在一起召開一次,是當今國際計算智能領域中的頂級國際學術會議,來自72個國家和地區的600餘名知名學者和代表會聚香港會展中心參加了本屆IEEE WCCI學術會議。
張祥銀同學自大二下學期開始在段海濱老師指導下,利用業餘時間進行了仿生智能計算領域的相關研究工作,並作為項目負責人申請到了北航第二屆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 SRTP)的項目資助。在該SRTP項目執行期間,提出了一種混合蟻群優化微分進化模型(DEACO),並將其成功應用於解決大規模的旅行商問題,該成果得到了國際相關領域專家的高度評價;開發了一種融合蟻群優化、智能水滴優化、混合蟻群優化微分進化等方法的智能優化仿真平臺系統,該平臺系統具有開放性、健壯性等特點,同時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可移植性和交互性,在該平臺上可以驗證相關智能優化方法的創新性改進模型,是學習、研究智能優化方法有效而實用的平臺系統。該系統還可為解決計算機、控制、機械、管理、航空、航天等領域中多種複雜優化問題起到一個很好的過渡平臺作用。張祥銀同學所取得的相關成果獲得了2008年北航第十八屆「馮如杯」學生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其本人也獲得了「大學生科技明星」稱號,目前張祥銀同學已被提前保送讀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