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9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復旦管院 復旦管院
FDSM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科學系胡建強教授和其他三位學者合作的文章獲得美國運籌學與管理學研究協會下屬仿真學會(INFORMS Simulation Society)頒發的2019仿真學年度最佳論文獎。
這一仿真領域的頂級科研獎項已經成立四十餘年。值得一提的是,胡建強教授(上圖右一)和這次一起獲獎的彭一傑博士(胡建強教授的博士畢業生)是首次獲得這一獎項的國內學者,而胡建強本人是第二次獲此殊榮。
2008年,胡建強學成歸來,重新回到了復旦。他在科研與播種的道路上不斷突破,「研究的樂趣正是在於有很多新的挑戰。」對科研的熱愛和堅持,讓胡建強始終保持著一種積極進取的心態,這種心態也帶給了他豐厚的學術回報。
FDSM
科研需要「接地氣」
對一個系統進行仿真的時候,不僅需要了解系統的行為、表現,還需要考慮系統優化的問題,從若干策略中選擇最佳方案。因此,通過仿真進行導數估計對於敏感度分析和決策參數的優化就顯得尤其重要,這也是胡建強和合作者們選擇研究對象的原因所在。
在論文中,他們研究了仿真中導數估計的問題,提出了一種通用的無偏估計方法。在仿真領域中,用於導數估計的常用方法是微擾分析、似然比方法和弱導數方法,但這些方法都有很大的局限性,特別是在應對目標函數不連續和機構性參數情況時。為了克服這些方法的缺陷,他們提出了廣義似然比(GLR)的新算法,擴展了梯度算法的適用性,以統一的方式處理許多因為不連續性而帶來的困難。
在這一層面上,他們的研究不僅解決了仿真優化領域一個困擾大家的難題,也為基於梯度的仿真優化方法提供了更寬泛的應用前景。在後續工作中,他們將會嘗試把這一方法應用於校正錯誤指定的隨機模型中的參數、估計行為經濟學中使用的失真風險度量的敏感性、估計分位數的導數以及訓練不連續的人工神經網絡等領域中。
胡建強的研究方向是仿真模擬、供應鏈管理、離散事件系統與金融衍生產品定價和風險控制。仿真模擬在許多領域都得到應用,金融工程、醫療領域以及供應鏈管理三個方面是他最關注的領域。深耕基礎研究的同時,他也強調要將研究落地,「做研究要接地氣,從應用中找到靈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挖掘出具有理論價值的問題,他樂此不疲。
FDSM
興趣是事業的起源
1990年,胡建強先後獲得哈佛大學應用數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此後,他曾在波士頓大學任教十餘年,並於2008年正式回到復旦管院任教。「興趣是事業的起源。」胡建強這樣概括自己研究生涯的開始,將國內發展的實際需求與個人興趣愛好相結合,他在仿真模擬的科研之路上走得愈發踏實。
國內仿真學研究起步較晚,因此胡建強不斷「補充」國際最新的前沿知識,同時把握上海這一飛速發展的國際化大都市所擁有的科研優勢,從無限的探索中求得源源不斷的樂趣。他經常鼓勵年輕人要多出去看看,「出去看看就會讓這些年輕學生們置身於國外的研究環境中。那種身臨其境的狀態,會讓他們大開眼界,每個人回國後都表示受益匪淺。」
科研的道路走得並不容易,對於科研的熱情,多一分則近於功利,少一分則難以為繼。「從事學術研究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感受不到像過去那種走向真理、不斷突破的快樂了。」他對此雖心生擔憂,但仍相信矢志不渝的努力和堅守能夠帶來真正的成就,在他眼中,「要確定自己喜歡研究,並且要以做好研究為目的」,這樣的學者才能夠真正做出成果。
FDSM
傳授、引導、傳承
「快樂來源於學生的進步和成長」,這是胡建強眼中教學的樂趣所在。在他看來,不管是給本碩博還是MBA項目的學生上課,本質上不存在很大的差別,最重要的事情都是激發學生的思考。老師對於學生而言不僅僅是研究的搭檔,更能夠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度,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
國內仿真學研究環境尚未完善之時,胡建強便將國外的教學經驗與國內的教學現狀科學有機結合,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求學熱情。對於學生,他不但注重對於其知識的傳授,同樣注重他們對科研的熱情與投入,「要真正做出好的研究很難,但是必須要堅持。」此外,他也會勉勵學生懂得平衡之道,「能夠潛心學術,也要勞逸結合,讓生活與工作彼此借鑑、相輔相成。」善於引導的胡老師受到了許多學生的好評與讚揚,他也因此獲得過「復旦大學復華獎教金優秀研究生導師獎」。
胡建強常說做學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be a student」,他有時會回憶起自己做學生時潛心學術的時光,自己從學生變成老師,再見證自己的學生成為老師,「這種傳承也算是做老師最大的快樂」。
歡迎關注 「瞰見」雲課堂
最新播單
點擊圖片收藏最新「瞰見」
特別推薦
點擊圖片識別二維碼收看訪談
原標題:《胡建強教授獲美國運籌學與管理學研究協會仿真學年度最佳論文獎》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