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約定:正向教養、不打小孩

2020-04-30 瓦特生活館

今天4月30日是,各位家長和孩子們是否知道它的由來呢?

據悉,「國際不打小孩日」的主要精神是:邀請你試試看不要打小孩,至少在這一天不要打,也許你會發現,將來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了


一起來約定:正向教養、不打小孩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1998年,美國有一位臨床心理學家 Robert Fathman 深知體罰是沒有效果的教育方式,他有感於體罰對兒童的傷害,是一件非常讓人遺憾、扼腕的事,因此發起了將 4月30日作為「不打小孩日(Spank Out Day)的活動,並由美國終止體罰組織(EPOCH-USA)支援,藉由各種活動來向社會大眾宣導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

瓦特知道,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人面臨工作、經濟、生活等各種壓力,特別是各位家長們,平時努力工作的同時還要照顧小朋友在家上網課、輔導寫作業,真的非常辛苦,遇到孩子調皮不聽話時,管教起來可能因一時情緒失控而做出自己事後會後悔的行為,傷害了孩子當時的感受,也傷害了家庭的教育氛圍。

在這裡,瓦特想告訴所有在教養孩子時「瀕臨失去理智,失言或者做出後悔行為」的家長和父母朋友們,你其實可以有更好的選擇!

第一招「深呼吸——恢復冷靜」:

透過深呼吸,冷卻自己即將爆炸的情緒,避免因為情緒失控動手打了孩子。

第二招「引導孩子——嘗試溝通」:

家長對孩子感到不滿或覺得負面的行為,透過溝通與引導、示範,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也讓孩子從正向學習中成長。

第三招「暫離場——請家人協助」:

如果覺得自己的情緒短時間內無法冷靜,可以請家人協助照看孩子,自己可以先行離開現場,以免再起衝突。

第四招「解困境——尋求外援」:

疫情期間被各種生活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的家長,可以嘗試跟身邊的朋友、親人、長輩等尋求幫助,學習正確排解情緒的功課,適當地彼此傾訴有助於讓怒氣和平地消散,切記不可發洩的孩子身上。

目前,各地的學校已經陸續開學,家長們可以稍微輕鬆一下啦。不過呢,瓦特覺得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建立基於平等和尊重的良好溝通,是維護父母和孩子關係的良方,也是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土壤。在學習如何教養孩子方面,父母們也需要學習和成長。記住,營造正向愉悅的教養氛圍,才能相親相愛奧!

讓我們現在約定,不只是今天,未來的每一天我們都說好正向教養、不打小孩。

一起來約定:正向教養、不打小孩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歡迎來瓦特生活館,這裡有各種實用好物推薦,讓生活有創意,有綠色,有愛,有溫暖。

(更多資訊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瓦特生活館)

相關焦點

  • 正向教養,「靜」等花開
    Discipline」正向教養是十二年前,大女兒的小學校長Mr.White 每周給家長做一次講座推行正向教養理念, 培訓家長的目的是為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可以同步,並且相輔相成。孩子步入小學之後,中西教育理念的差異有時候讓我無所適從,更多的時候讓我反思, 比如說,很多人對於這樣的話語並不陌生吧:「打你是要你記住,今天做的錯事以後不可再犯。」 而」正向教養」告訴我們:「孩子在情緒好的時候更能接受建議。恐嚇,強壓往往讓孩子更反叛或盲目順從,甚至一輩子懷疑自己。而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以愛和智慧支持孩子發展健全人格,賦予孩子長效的人生技能。』』
  •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
    「溫和」總是無效,「堅定」變成對峙,該如何做才能堅守「溫和且堅定」的教養方式呢?今天的「瑞萊科學家」,我們給大家推薦一本育兒經典好書,書名就叫《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相信無論是家長朋友,還是我們的老師,都能從中獲益。
  • 科普|一文帶你了解既不嚴厲,也不溺愛的正向教養
    若是父母對孩子不懲罰、不溺愛、不嚴厲,那麼孩子是否會聽父母的話?是否可以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人?如果你對上述這幾點有疑問的話,不仿看看編編今天要介紹的"正向教養"什麼是正向教養?正向教養的基本概念01、先連結情感再矯正孩子的行為正向教養的基礎在於可以幫孩子找到歸屬感與價值感,想要與孩子連結情感,才能贏得孩子的新,而與孩子連結情感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爸爸媽媽可以跟孩子說,我愛你,但是你現在這樣做是不對的、或是,我知道你還想繼續玩玩具,可是現在時間太晚了,必須要睡了
  • 如何正向教養出不怕「難」的孩子?
    最近教養熱門關鍵字肯定是「媽寶」,他們被愛很多,但生活力、思考力、問題解決能力跟學習熱情卻不高。有陣子教養看重「自尊」,父母過多的讚美卻讓孩子面對挫折更顯脆弱。日本父母則擔心過分順從孩子天性,養出「推拖病」小孩,習慣怪罪他人、消極被動,日後難以獨立自主。
  • 科普|一文帶你了解既不嚴厲,也不溺愛的正向教養
    而當我們為人父母后,又可曾想過給孩子的是什麼樣的教養方式?未來孩子的人格養成又可以是什麼模樣?若是父母對孩子不懲罰、不溺愛、不嚴厲,那麼孩子是否會聽父母的話?是否可以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人?如果你對上述這幾點有疑問的話,不仿看看編編今天要介紹的"正向教養"什麼是正向教養?
  • 正向教養,養出樂觀、不怕難的孩子
    我已經叫我媽去反應了啦!」另一位女同學則說:「壓力是有大一點,不過專心點還是可以做得完。而且我爸說這老師很猛耶!」如果你是這班的家長,想給孩子什麼樣的引導?最近臺灣教養熱門關鍵詞肯定是「媽寶」,他們被愛很多,但生活力、思考力、問題解決能力跟學習熱情卻不高。有陣子教養看重「自尊」,父母過多的讚美卻讓孩子面對挫折更顯脆弱。
  • 正向教養的基礎準則
    八個正向教養的基礎準則正向教養對學齡前兒童有效,在於它與傳統的管教方法不同。它與懲罰(許多人視其為管教的同義詞)毫不相關,而是與教導孩子寶貴的社交與生活技能息息相關。正向教養的原則將幫助你與孩子建立起一種愛與尊重的關係,並在未來歲月裡一起解決問題。
  • 如何正向教養 養出不怕「難」的孩子
    最近教養熱門關鍵字肯定是「媽寶」,他們被愛很多,但生活力、思考力、問題解決能力跟學習熱情卻不高。有陣子教養看重「自尊」,父母過多的讚美卻讓孩子面對挫折更顯脆弱。日本父母則擔心過分順從孩子天性,養出「推拖病」小孩,習慣怪罪他人、消極被動,日後難以獨立自主。
  • 仁壽縣龍正鎮:正向教養 至關重要
    四川新聞網消息 在當今社會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家長的教養方式直接影響著孩子今後的成長和發展。2020年11月14日下午14:00,成都的何浪老師到仁壽縣龍正鎮龍駒社區為家長們開展了「正向教養」課堂,來引導家長正面教養孩子,協助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本次課堂老師將家長們分為四個組,以遊戲的方式進入。
  • 【親子教育】正向教養 養出不怕難的孩子
    最近臺灣教養熱門關鍵詞肯定是「媽寶」,他們被愛很多,但生活力、思考力、問題解決能力跟學習熱情卻不高。有陣子教養看重「自尊」,父母過多的讚美卻讓孩子面對挫折更顯脆弱。日本父母則擔心過分順從孩子天性,養出「推拖病」小孩,習慣怪罪他人、消極被動,日後難以獨立自主。
  • 教養小孩要有「不比較」的勇氣
    每個小孩都有自己的成長速度孩子開竅的早晚跟基因有關係,教養孩子要像燒東坡肉一樣,「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急不得的。馬友友的母親說她從來不曾因為馬友友大提琴拉的不好而打他,因為打了他,他就對拉琴恐懼,一恐懼,他就不會去練琴,就不可能成為大師了。
  • 「正向教養」家庭教育工作坊開課 讓家長學會與孩子「正向」交流
    「當我告訴孩子,我今後會用商量的語氣跟他說話,再也不『拳打腳踢』了,兒子給了我一個深深的擁抱。」這是成都市武侯科技園小學的一名家長參加了學校舉辦的「正向教養」家庭教育工作坊培訓之後的感悟。而在此之前,這位家長以「慈母多敗兒」為教育理念,只要孩子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就會著急得大聲吼叫甚至有時忍不住打罵,而這樣的教育理念或許在不少家庭都存在。
  • 給父母正向教養4道練習題,當孩子說我不會!哭鬧時如何處理?
    一、正向,是溫和堅定的教養態度0至6歲是孩子情緒發展的重要時期,從寶寶出生開始,父母便要用正向態度對待孩子,讓彼此關係更緊密,進而建立穩定的依附關係。二、父母心態要先正面,才能引導孩子正向教養的核心,在於親子互動良好,再用正面的方式鼓勵孩子;當孩子犯錯時,不是責罵或處罰他,而是讓孩子冷靜後進行溝通。正向教養最基本的做法,是父母對自己先具有正向態度,才能正向去引導孩子。
  • 開展正向教養培訓,更新家長教育理念
    ……」這是仁壽縣龍正鎮龍駒社區舉行的家長正向教養培訓會上以小遊戲方式向參會家長提出的幾個十分常見的問題,各自理解作答,綜合大家以九宮格的形式寫在紙片上答案來看,家長最怕的是把孩子教育不好,沒能達到自己希望的那樣優秀,耽誤了孩子的前程。年輕家長大多喜歡看抖音、打牌打麻將、愛吃愛玩等;存在的壓力是工作或家務任務太重,怎樣才能教育好孩子,既要幹好工作、做好家務還要教育好孩子自己倍感壓力。
  • 開展正向教養培訓 更新家長教育理念
    ……」近日,四川眉山仁壽縣龍正鎮龍駒社區舉行的家長正向教養培訓會上以小遊戲方式向參會家長提出的幾個十分常見的問題,各自理解作答,綜合大家以九宮格的形式寫在紙片上答案來看,家長最怕的是把孩子教育不好,沒能達到自己希望的那樣優秀,耽誤了孩子的前程。年輕家長大多喜歡看抖音、打牌打麻將、愛吃愛玩等;存在的壓力是工作或家務任務太重,怎樣才能教育好孩子,既要幹好工作、做好家務還要教育好孩子自己倍感壓力。
  • 反話管教7影響,正向教養減少孩子負行為
    因此,當父母繞個彎說話管教,可能會讓不懂得察言觀色、分辨父母話語的小孩或小小孩誤解,不了解大人慾傳達的意思。如果希望孩子安靜或做該做的事情,最好的做法是直接告訴孩子。善於技巧,正向教養當我們跟孩子講話,孩子不聽的時候,我們應該回頭思考我們與孩子的親子關係,反省自己哪個教養環節出現了問題。
  • 「家校合力,成就家庭夢想」成都鹽小錦馨踐行「正向教養」
    中國網10月15日訊(鍾傳亮)10月12日,成都市鹽道街小學錦馨分校正向教養家長成長小組正式開課,活動共計18名家長參與。學校老師陳智慧帶領大家探討了正向教養家長成長小組的學習目標,家長們交流分享「我喜歡的,我欽佩的父母親形象」,說出心中理想的父母狀態,並描述自己對家庭夢想的建構。家長們紛紛表示,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能自我覺察和照顧自己的人,學習正向教養的理念、方法,讓孩子潛能全面發展,努力實現家庭夢想。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家庭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環境,對學生的教育和成長發揮著舉足輕重的教育作用。
  • 隔代正向教養公益講座→讓長壽萌娃茁壯快樂成長 - 瀟湘晨報
    隔代正向教養公益講座→讓長壽萌娃茁壯快樂成長帶娃是門學問不想養成「熊孩子」?爸爸媽媽 日常忙事業回家累到躺倒,帶娃沒時間怎麼辦?擔心萌娃一不小心變成「熊孩子」又擔心上一代帶娃不科學、還勞累正向教養讓育兒更科學、更有效年輕父母既然無法避免隔代養育那就應該爭取讓隔代養育系統起來
  • 「正向教養」之親子溝通公益講座:我們也可以成為優秀的家長
    本次講座由正向教養導師訓練核心導師、親子家庭教育培訓師、青少年拓展教練、擁有14年兒童輔導經驗的江為智導師為現場困境兒童及家庭分析「改錯教育」和「正向教養」的差異,通過體驗式教學方式來傳授「正向教養」親子溝通技巧。
  • 臺灣兒福聯盟:逾三分之一少兒被家長體罰 倡議「正向教養」
    新華社臺北10月25日電(記者左為)「不打不成器」「棒下出孝子」,這些傳統觀念可能會對使孩子處在體罰的身心創傷中。臺灣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5日發布的一份調查顯示,過去半年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臺灣少年兒童曾受體罰,倡議家長加入「正向教養21天」行動,集中培養良好的親子溝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