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點讚坊子:十年蟄伏之後,這個北方小城中的「隱形冠軍...

2020-12-22 海報新聞

裝備製造是山東坊子的主導產業之一,產業特色鮮明,發展水平和規模效益均居行業冠軍級別。坊子區也因此成為全國首個以農機命名的國家級示範基地。圖為轄區龍頭企業雷沃重工車間一角。王延斌攝

在名不見經傳的坊子,搭建世界級水動力科學高地顯然經過深思熟慮。作為海洋大省,山東在海洋動力裝備領域蟄伏著一批行業冠軍級別的企業;而在相繼晉升國家級小微企業「雙創」示範基地、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之後,坊子在農業、工業領域迅速崛起的一批「隱形冠軍」也越來越多地引起院士專家們的關注。因為SDL科學實驗室(水動力重點實驗室)的落地,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以下簡稱坊子)最近又迎來了一批重量級拜訪者:中國工程院錢七虎院士,中國科學院宋振騏院士,還有李華軍院士、陳湘生院士、李術才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薛惠鋒院士……

在農業領域,「剛開始掉坑裡,卻在坑裡待舒服了」的創業者劉向東將基地變成新技術的試驗田,創造了一畝地產出108萬元效益的紀錄;在智能製造領域,專攻疑難雜症的李術才院士團隊是行業最強力量,專門在此設立平臺轉化成果;而「40年來只做了一件事」的富源增壓器公司剛剛拿下了打破國外壟斷的空氣懸浮高速離心壓縮機,它長期蟄伏,坐穩了渦輪增壓器細分領域的「頭把交椅」。

隱形冠軍是指那些低調含蓄、鮮為人知,卻在行業細分市場獨佔鰲頭,擁有產業鏈最尖端的核心技術,難以被超越的中小企業。7月14日,科技日報記者在該區採訪,尋求答案:他們棲身北方小城坊子,何以成為「隱形冠軍」?冠軍崛起與城市性格有著何種內在聯繫?

為扶貧大棚裝上「科技芯」

每天早晨,濰坊玉泉窪種植專業合作社創始人劉向東都要到自己基地走上一圈。對兩個新式鋼構陰陽大棚,他格外上心:裡面的菜不是種在地上,而是種在「床」上……

這種「床」長23米、寬1.8米,上面鋪了厚厚一層「黑色土壤」,床體內部,地源熱泵、種植基質、酵素髮酵、自動控制等技術融入其中。「這是我們擁有核心技術的『智能種植床』。」劉向東說,智能種植床分上下兩層,上層是黑色基質,床下的箱體中間是夾層,裡面有流動空氣,通過空調調節為作物提供18℃—25℃的恆溫生長環境。

劉向東向科技日報記者透露,黑色基質是在密封條件下把德國泥炭土、玉米秸稈加生物菌種揉絲髮酵研製成的,可以使用20年。同時加入了物聯網設備,就能很好地控制作物生長時間和產量,實現精準生產。

他向記者算了一筆帳,「比如臺灣葉菜,在種植床上生長22天就可以收穫,1年就能收穫16茬。每床1茬蔬菜可收穫320公斤,按照每公斤26元計算,我們這個大棚年產值可達936萬元,平均畝產高達108萬元。這樣算下來,1畝地相當於過去100畝。」

為上述扶貧大棚裡裝上「科技芯」,這是劉向東的主意。

搞有機種植,劉向東不是專業出身。這位前建材商人深知在入行初期要吃苦。但坊子人的樂觀讓他調侃,「剛開始掉坑裡,卻在坑裡待舒服了,並堅持了10年。」從溫室大棚起步,到建設沼氣池和有機肥廠,再到引進紐西蘭奶牛搞生態養殖,每一步都堅持走「有機」路子。

在有機種植過程中,劉向東發現從管理到生產再到認證,最少需要2—3年的轉換期,並且產量低,種植條件要求高,種出的有機菜成本高、價格也就高。如何通過技術創新,縮短時間,提高產量,降低成本,劉向東一直在摸索。

他告訴記者,創業者如何走出有機農業的迷茫期?唯有科技才能提供答案。而對於玉泉窪的智能種植床模式,青島農業大學教授王振興評價道:「它突破了種植上的地域、空間限制,是種植模式的變革性改變,使種植出來的蔬菜當年達到有機蔬菜標準,為行業探索出了新路子。」

在解決「疑難雜症」中鍛造出核心競爭力

走進坊子區正泰路1369號,山東大學地熱開發研究院的牌子隱掩在一片蔥綠之中。

記者了解到,僅僅一年多時間,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曾「三顧」坊子。

在沙灘上「掏洞」,怎麼挖不會引起塌陷?在水簾洞旁「挖孔」,如何不驚擾山體中穩定了數千年的「暗水和碎石」?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術才說,「擅長解決這樣的『疑難雜症』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無論是從深挖地下建地鐵,還是平鑽山體修隧道,人類面臨的工程難題包括塌方、湧水、突泥等,李術才團隊的方案是:通過給山體巖石做「CT」,準確預判到隧道施工中即將到來的災害,消除「病灶」;再對正在發生的災害開出「藥方」「藥到病除」……

走進山東大學地熱開發研究院,透水耐磨材料、快硬高強防護材料、快速修復材料等新材料展示區的成果讓人目不暇接。錢七虎、顧金才等3位院士組成的「豪華顧問團」,李術才院士領銜,擁有2名長江學者、8名教授、10名高工、21名博士的超強團隊確保了其攻堅克難的實力。實際上,該團隊的成果已經遍及全國21個省市,在226個工程中立了功。

中國地熱資源豐富,按照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布的地熱能利用方案,下一個10年,中國地熱利用年產值將達到5萬億,約佔全國GDP的8%,這是龐大的市場,也促使李術才團隊加緊了成果轉化的步伐。

不過,作為行業頂尖力量,李術才團隊選擇平臺落地點有講究。

「行業老兵」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第四勘探隊地處坊子區,積累了近半個世紀的鑽探技術和施工優勢,其與李術才團隊的合作,使得雙方各取所需。而山東大學地熱開發研究院的落地,正是雙方成果轉化和開拓新領域的結果。

這是國內首創,也是未來的增長點

堅持不上市、40年來心無旁騖只幹一件事、要做百年企業等一系列做法,讓富源增壓器公司在業內有了「老乾媽」的標籤。最近,其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科院熱物理所等院校合作,研發出國內最先進的空氣懸浮高速離心壓縮機,一舉打破國外壟斷。

作為國內增壓器行業第一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企業,富源之所以在細分領域能做到中國第一,源於三點:個性化訂單式,要創新要效益,布局全產業鏈。

在該公司五軸數控加工中心,一把「手術刀」正在一塊毛坯鋼上飛舞,不多時,一件明晃晃的葉輪被精密切削出來。作為渦輪增壓器的核心部件,葉輪將被安裝到船用發動機上。

「拿這個葉輪來說,我們的葉輪採用流道設計,葉形更符合空氣動力學構造,可以讓增壓器空氣流量從每秒輸入6公斤提升到7公斤,這就相當於人的肺活量增大。相同的發動機排量,船舶速度和載重量可以提高近20%。」富源公司總裁助理張為海告訴記者。

掌握這項葉輪加工技術,張為海提起了首席技術顧問鄭新前教授。鄭新前是清華大學教授,主攻方向就是機械動力學和機械設計。當前,「中國造」增壓器被裝入近海漁船和貨船上,但遠洋增壓器一直被國外壟斷。讓鄭新前教授「人盡其才」,是年產300臺大型遠洋船舶用渦輪增壓器項目成功的關鍵。

富源是產學研的受益者,心無旁騖,更讓其個性化訂單件有了「可靠」的名聲。空氣懸浮離心風機與傳統風機相比節能約30%—35%,剛剛入選了工信部科技成果庫。

「這是我們的國內首創,也是未來的增長點。」張為海顯得信心十足。

(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 通訊員 劉華強 高亮)

相關焦點

  • 印度理工學院——高校中的「隱形冠軍」
    而我們國人對於印度理工學院的了解也許只是從當年大火的寶萊塢大片《三傻大鬧寶萊塢》中「帝國理工學院」的原型——印度理工學院,從中了解到一些關於印度理工學院的相關知識。今天就讓我們詳細了解一些這所高校界的「隱形冠軍」——印度理工學院。
  • 中國國際科技交流中心推出「德國隱形冠軍企業高端裝備路演專場」
    中國日報北京4月16日電(記者 張之豪)為促進中國製造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我國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發展,中國國際科技交流中心於北京時間4月14日下午15時舉辦「德國隱形冠軍企業高端裝備路演專場」線上對接活動,同時啟動「國際技術交易服務聯盟平臺」。
  • 深藏在價值鏈中的「隱形冠軍」,這8條經驗值得學習
    隱形冠軍一書的案例分析中可以看到大量獨特、寶貴的最佳實務,且和大公司的管理方法十分不同,下列為其發展重點。領導者及目標遠大的目標是成功的基礎,千萬別以為成功出於偶然或幸運。首先,銷售要國際化,之後就是人事,最後是管理,而多數隱形冠軍停留在這個發展過程的中段。但將來肯定也有一些品牌或企業,最終只在本國活躍發展。要留在本國或往海外發展,是值得深思的問題。國際化能為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即便對小型企業也如此。為了好好把握這些機會,必須克服國家與文化的疆界,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 直擊一線:5年培育5個隱形冠軍?詳解隆華科技隱形冠軍子公司的突破...
    早在2014年,隆華科技引入原中船重工七二五研究所所長、樂普醫療董事長孫建科後,開啟了「業務轉型、二次騰飛」戰略,從節能環保進軍新材料領域。公開信息稱,2015年至今,隆華科技轉型5年,在顯示屏靶材、軌道交通與軍工高分子複合材料等新材料領域打造了5個隱形冠軍子公司。
  • 武漢鈞恆科技:做行業的「隱形冠軍「
    ICCSZ訊 武漢鈞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鈞恆科技或公司)自2012年起就聚焦基於COB技術的多通道光電模塊的定製化服務,2016年鈞恆科技由軍工領域進入民品領域以來,對外提供數據中心模塊及AOC,HDMI/USB AOC等全系列光引擎產品,以及定製化的COB代工服務,以軍工品質、高性價比的產品迅速在數通領域市場站穩腳跟,贏得認可。
  • 蓄勢積能趕超跨越——坊子區奮力攻堅突破加速高質量發展
    細觀坊子區的「雙招雙引」,他們綜合運用了產業鏈招商、基金招商、平臺招商、定向招商等多種模式,從源頭瞄準「高精尖」,全力引進「大高外強」項目和高層次平臺人才。 業界看好的奧精國際健康科技項目區就是通過基金招商的模式引入坊子。
  • 「工匠精神」如何造就德國這個「隱形冠軍」大國
    近日,第十屆世界領軍企業及隱形冠軍峰會在德國舉行,並公布於「首屆世界隱形冠軍及中國單項冠軍大會」2020將在中國長春舉辦,屆時中德企業間的合作將更加緊密。
  • 「隱形冠軍之父」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稱:「隱形冠軍」企業在...
    近日,赫爾曼西蒙教授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對中國和德國的「隱形冠軍」進行對比,並且認為「隱形冠軍」企業在中國大有可為。中國有哪些「隱形冠軍」環球時報:根據您設立的「隱形冠軍」標準(世界前三強的公司或者某一大陸上名列第一的公司、年營業額低於50億歐元、不為外界所知),似乎沒有強調「隱形冠軍」的高科技屬性。在您看來,「隱形冠軍」和其他企業最大的不同在哪裡?
  • 「隱形冠軍」二次增長的財富密碼
    隱形冠軍,就是跑道規則的制定者。一、何謂隱形冠軍隱形冠軍企業,最早由德國管理學家赫爾曼·西蒙提出,是指那些不為公眾所熟知,卻在某個細分行業或市場佔據領先地位,擁有核心競爭力和明確戰略,其產品、服務難以被超越和模仿的中小型企業。
  • 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最後一裡路:併購隱形冠軍
    這些都是技術先驅,他們成為「隱形冠軍」,經過發展壯大之後變成「獨角獸企業」以及行業巨頭是自然而然的。所以產品型隱形冠軍往往是超大規模的製造商,屬於資本和技術密集型企業,典型代表就是鴻海富士康和臺積電。當然,這兩個公司應該是「顯性冠軍」了。在同樣的技術平臺上,容易開發出系列化產品,可跨行業發展。因此容易做大,也容易出現行業巨頭。例如生產氣動標準間的FESTO,其系列氣動產品應用在各個工業領域,所以成長穩定。二十年前就是隱形冠軍,十年前已經成為行業巨頭。
  • 點讚!21年磨一劍,吳劍旗院士讓美國隱形飛機無處遁形
    美國利用其先進的科技力量在二戰之後研製出了很多的武器,其中隱形飛機就是美國在上世紀70年代首先研製出來。當時讓世界為之震驚,讓世界各國都感到了巨大的軍事壓力。在訪談中吳劍旗院士高興地對觀眾表示「如果美國飛機敢來,我就敢把他變成一堆廢鐵,讓他有來無回」。大家都知道,雷達是飛彈的眼睛,有了能探測隱形飛機的雷達,那麼配備我國其他火控雷達以及先進的對空飛彈,那麼美國的隱形飛機也就會成為活靶子。反隱形米波雷達為何能起到反隱形的效果呢?
  • 觸寶:「隱形冠軍」的新故事
    作者:在媒體的報導中,在資本環境吃緊的情況下,最近獲得了 1 億美元 D 輪融資的觸寶和這家公司 CEO 王佳梁被稱為「隱形冠軍」。被冠以「冠軍」名號的原因,是這家公司旗下的產品在各自的垂直市場裡都已經穩坐第一名位置:觸寶輸入法手握海外 9000 萬的日活用戶,穩居海外輸入法產品第一;而另一款產品觸寶電話則在國內擁有 5000 多萬的日活用戶。
  • 培育隱形冠軍搶佔發展制高點
    縱觀德美日等製造強國的發展道路,基業長青的「巨無霸」企業固然不可或缺,但數不勝數的具有開放包容、開拓創新精神的隱形冠軍企業也是其製造業保持國際競爭優勢的重要基石。隱形冠軍的概念,是由德國著名的管理學大師赫爾曼·西蒙提出,所謂「隱形」並不是寂寂無名,而是隱身在最終產品之後,不為多數普通公眾所知曉。
  • 衡東縣:小縣城的「隱形冠軍」
    隨著「衡陽製造」逐漸邁向中高端,產品及行業細分化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我市企業中也誕生了不少全國乃至全球的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在衡東縣,通過營造科技創新和人才引進的良好環境,一個人口較少,區位不突出,資源缺乏的縣城,也能誕生「隱形冠軍」。
  • 你天天在點讚?這個按鈕誕生已經十年啦!
    【中關村在線新聞資訊】10月31日消息,相信很多人每天在瀏覽社交媒體時都會給其他發布的一些有趣內容點讚,殊不知點讚這個按鈕誕生以來已經十年了你天天在點讚?這個按鈕誕生已經十年啦!(圖片來自於谷歌)       點讚按鈕最初於2007年10月30日在稱為FriendFeed的平臺上推出,隨後在Facebook上流傳開來。
  • 江陰天江藥業有限公司又獲「隱形冠軍」殊榮
    中國江蘇網7月11日無錫訊 近日,江蘇省經信委發布了《關於2018年度江蘇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擬認定名單的公示》,江陰天江藥業有限公司獲得「江蘇省隱形冠軍企業」稱號。這是今年天江藥業繼獲得江蘇省示範智能生產車間、無錫市和江陰市兩個市長質量大獎之後的又一殊榮。
  • 「亮點頻閃」的濰坊坊子,未來不是夢……
    5月30日,國藥(濰坊)醫療科技產業園奠基據了解,國藥(濰坊)醫療科技產業園項目位於坊子區濰安路與南外環交叉路口東北處,項目佔地面積500畝,建築面積約3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0億元人民幣,其中一期佔地114畝,建築面積約8萬平方米,總投資5億元人民幣。
  • 《中國製造2025計劃》 打造中國企業的「隱形冠軍」
    也點中了中國工業化的軟肋和痛處,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裡,要解決這些問題實屬不易,作者也提出了解決路徑和方法。當前,中國要主導任何戰略性產業,促進國家經濟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不是靠依賴投資更多的下遊巨無霸組裝和加工工廠,而是需要培育更多擁有自主核心技術,關鍵材料和部件的上遊隱形冠軍企業,從而在重大產業上擁有核心競爭力,才能突破中國經濟發展瓶頸。隱形冠軍,將成為中國從一個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國的決勝著力點和關鍵所在。
  • 北方華創/華天科技/全志科技等掌門人:把握第二個黃金十年,對業績...
    近日,在2020第23屆中國集成電路製造年會暨廣東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論壇上,華天科技董事長肖勝利、全志科技董事長張建輝、長電科技執行長鄭力、興森科技董事長邱醒亞、華潤微營運長李虹、北方華創董事長趙晉榮以及矽力傑董事長陳偉齊聚於此,以自身角度深入淺出得進行分析探討企業目前的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
  • 「雙招雙引」賦能濰坊市坊子區高質量發展
    記者了解到,目前,坊子區4個省級重點項目全部開工,9個市級重大重點項目開工7個,118個區級重點項目中有24個項目完成年度任務的50%以上。在新項目開工的同時,北鬥科技創新項目區、中關村信息穀、國藥健康科技產業園、奧精健康科技產業項目區等一批「大高外強」項目正在按照施工計劃有序進行。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未來將成為一批批高層次人才的集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