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吉林外國語大學第三屆中外學生詩文朗誦大賽決賽在學校世橋大廈舉行。
吉林外國語大學第三屆中外學生詩文朗誦大賽決賽現場
大賽歷時3個月,得到全校學生的熱烈響應。經過初賽選拔,共有35名中外學生進入決賽。他們通過漢語、英語、日語、韓語、阿拉伯語、俄語、德語、法語、波斯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義大利語、印度尼西亞語、波蘭語、蒙古語等15種語言,深情朗誦世界經典詩文作品。
王榕源用波蘭語朗誦《禮物》
王榕源是波蘭語專業的大一學生,她用波蘭語朗誦了波蘭詩人切斯瓦夫·米沃什的《禮物》。「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和平以及美好生活的嚮往,我希望通過我的朗誦,傳遞這份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期盼。」王榕源介紹說。
「雖然剛學習了幾個月的波蘭語,但我是主動報名參賽的,希望展示一下自己的學習成果,這也是激勵我努力學習的好方法。剛接觸波蘭語時,感覺學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但通過這次活動,我認識到學習語言不能僅僅從書本上,而是應該從文化、經濟、文學、藝術等多方面去了解,學習語言的內涵,這樣才能真正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王榕源說。
印度尼西亞留學生蘇慧娜用中文朗誦《熱愛生命》
蘇慧娜,來自印度尼西亞,是國家「絲綢之路」獎學金生,已經在吉林外國語大學旅遊管理專業學習一年多了。這是她第二次參加大賽,朗誦的作品是中國詩人汪國真的《熱愛生命》。「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蘇慧娜的深情朗誦感動了現場所有人。「我看到這首詩的題目時,就選定了這部作品,因為它表達了我對生活的態度。通過朗誦,我體會到了中國詩歌在語言和情感表達上的獨特之處,讓我更加喜愛中國文化。」 蘇慧娜用流利的中文介紹說。「我希望通過朗誦告訴我的朋友們,熱愛生命會讓你的生活更有意義。」
「我校已經連續三年舉辦多語種詩文朗誦活動了,這已經成為學校的品牌閱讀活動。目的就是鼓勵同學們多讀書、讀好書、讀名家名作,同時也為中外學生交流情感、展示語言風貌和專業學習成果,搭建有力平臺。」吉林外國語大學圖書館館長趙淑琴介紹說。
作為應用型外國語大學,吉林外國語大學致力於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掌握一到兩門專業,外語聽說能力強,知識、能力、人格全面發展的應用型、複合型、外向型高素質外語外事人才,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地方經濟發展。24年來,學校始終堅持走非營利性辦學道路,堅持『一切為了學生成人、成才、成功』的辦學理念和『以學生為中心,辦最負責任教育』的教育理念,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為學生健康成長創建優質的學習環境。學校建設了2萬餘平方米的圖書館,集現代化、信息化、生態化、國際化於一體,創設了獨立的外語朗讀空間,全年355天開放,提供24小時還書自助服務,充分展示了學校全方位滿足學生需求的服務理念。
吉林外國語大學圖書館內景
趙淑琴表示,學校高度重視書香校園建設,充分結合外國語大學的多語種專業特色,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學生通過語言感受文化,通過文化薰陶語言,在讀書中汲取世界文化精華,拓寬國際視野。
(中國日報吉林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