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成年人整容誰說了算? 要警惕監護權濫用
正義網北京3月27日電(見習記者郭璐璐)整容低齡化問題日益受到社會關注。今年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曾就該話題進行熱議,認為未成年人整容會帶來不必要的風險,要加強對未成年人整容問題的規範。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也表示,未成年人整容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風險,有些還會出現「整容」變「毀容」的情況,這給未成年人造成身體痛苦的同時,也給其帶來了巨大的精神痛苦。
-
割雙眼皮成入門項目,有00後整容百次:未成年人整容誰來規範
中國政法大學醫藥法律與倫理研究中心主任劉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美容整形的問題上,要警惕監護權的濫用。監護的目的是要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這就要充分考慮利弊,尤其是那些涉及未成年人根本利益的事情,要考慮到孩子未來的發展,簡單地由監護人籤字行使代理權,顯然存在問題。
-
整容低齡化需要法治保護
2020-09-20 08:51:01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胡建兵 今年8月,江蘇一名母親帶15歲初中畢業的女兒去整容,理由是「高中想讓孩子學藝術,希望能變漂亮點,路也能好走一點」。 「整容呈低齡化趨勢」被媒體報導後,成為熱議的話題。
-
「整容低齡化」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今年8月,江蘇一名母親帶15歲剛初中畢業的女兒去整容,理由是「高中想讓孩子學藝術,希望能變漂亮點,路也能好走一點」。「學生族整容呈低齡化趨勢」被媒體報導後,成為網上坊間熱議的話題。(9月17日《北京青年報》)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如今整容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一部分年輕人熱衷於整容,希望通過相貌改善增強自信,當然無可厚非。然而,不少未成年人也加入整容大軍,整容低齡化的趨勢令人擔憂。
-
對14歲以下未成年人犯罪作出法律規範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建議: 對14歲以下未成年人犯罪作出法律規範 如何對待低齡犯罪,即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不予刑事處罰的未成年人犯罪?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分組審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時,這一問題引起多名與會人員的關注,至少11名委員建議應當對14歲以下未成年人犯罪作出法律規範,有人認為應當引入強制教育制度,有人建言應修改刑事責任年齡,還有人認為,可以追究家長的法律責任。
-
未成年人的美容整形「賽道」,誰來規範
一方面,未成年人還在發育階段,盲目整形容易造成身體損傷。另一方面,大多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對審美也很難有清晰的認知,加之易受引誘、容易跟風,可能會出現衝動整形的情況,所以不宜過早地人為改變。張勁表示,從醫學角度看,對一些發育缺陷或畸形的病理性情況,醫院普遍的共識是,年齡低一點沒問題。而且有些矯正會有時間節點,太晚幹預可能會對未成年人造成心理壓力,但單純求美的整容手術要慎重。
-
《中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法律政策研究報告》發布
日前,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發布《中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法律政策研究報告》(簡稱《報告》),建議限制14歲以下未成年開直播、發視頻,僅允許其在父母同意或陪伴的情況下使用。 曬孕照脫衣 未成年人直播亂象頻出 近幾年來,網絡直播、短視頻越來越博得未成年人的青睞。
-
司法部發布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務指引
近日,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發布《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務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提出要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專業化水平,切實提高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務質量,不斷增強未成年人群體在法治領域的獲得感。
-
【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一章 總 則第二章 家庭保護第三章 學校保護第四章 社會保護第五章 司法保護第六章 法律責任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
-
李玫瑾:未成年人一旦報警,就應該視為性侵案件立案
▪ 未成年人一旦報警,就應該視為性侵案件立案。▪ 對未成年人的性行為是否為強姦不能以「有沒有明顯反抗」為標準,因為在單獨相處時,由於年齡、性別等差異,未成年人的反抗有時會導致他的生命受到威脅。5月30日,最高檢通過網絡直播舉辦第三十四次檢察開放日活動,主題是「同舟共濟,檢護明天」。
-
對於未成年人犯罪,法律該怎麼對未成年人進行保護和懲罰?
,法律一方面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對於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也給予一定的懲處。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規定?按照我國法律規定,凡是18周歲以下的公民都屬於未成年人。《刑法》中關於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規定,劃分幾個界限: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
-
未成年人保護法不應該成為犯罪的理由
又是一起十二三歲的「未成年人」犯下的一起惡劣案件。為什麼這些未成年人犯罪的時候總是卡在十四歲之前這個不用承擔刑事責任的階段。現在網絡的發達造就孩子們普遍早熟。我十三四歲的時候就知道有未成年人保護法,知道犯罪不用承擔責任。現在的小孩,一定比我們那時候更早知道,我們那時候可沒有智慧型手機。那時候我們同學就有人開玩笑,要早點幹一點壞事,過了就不行了。
-
積極用好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利器
長期以來,共青團與青聯、學聯、少先隊等同心協力,廣泛傳遞黨的聲音,協助國家機關制定、完善和實施法律法規,聯動社會組織共建社會支持體系,有力促進廣大青少年成長發展。 一、共青團與未成年人保護立法的深厚淵源 未成年人法律法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護未成年人權益的法律依據,是預防和打擊侵害未成年人行為的最有力武器。
-
司法部發布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務指引(試行)
近日,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發布《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務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提出要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專業化水平,切實提高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務質量,不斷增強未成年人群體在法治領域的獲得感。
-
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怎麼辦?這個指引明確
、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法律援助案件、學生傷害事故法律援助案件等三類典型的法律援助案件。其他接受委託辦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的律師,也可以參照執行。《指引》明確了法律援助承辦機構及法律援助承辦人員辦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的原則和要求。
-
法律援助將強化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保護
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記者白陽)司法實踐中,一些涉未成年人案件的處理過程未能很好兼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權益的雙向保護,讓部分當事人受到「二次傷害」。為切實提高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務質量,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日前發布新規,明確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須堅持最有利於未成年人的原則,遵循給予未成年人特殊、優先保護,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嚴,保護未成年人隱私權和個人信息等工作原則。
-
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務指引(試行)
:現將《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務指引(試行》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工作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2020年9月16日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務指引(試行)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有效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加強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規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的辦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法律援助條例
-
潘集法律援助為未成年人維權保駕護航
安徽網淮南消息 關心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是法律援助機構義不容辭的責任。潘集區法律援助中心始終把未成年人維權工作作為法援的一項重要內容,健全完善未成年人維權機制,為未成年人維權保駕護航。
-
法律微課堂|(四)《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3月1日-3月31日是「婦女維權宣傳月」,朝陽市婦聯開設婦女兒童維權法律微課堂專欄,為婦女兒童和廣大家庭普及維權法律法規知識,講解維權小案例和疫情期間大家關注的法律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如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呢?下面請跟隨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
無錫刑事辯護律師:勿碰法律警戒線!未成年人的法律責任知多少?
未成年人的成長受到社會的多方關注,法律為未成年人撐起了一把保護傘,保護著未成年人的眾多權益,但在法律的庇護下,未成年人不注意自己的行為,同樣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無錫刑事辯護律師提醒: 未成年人在享有特殊權利和保護的同時,注意不要觸犯法律的警戒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