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是戰國時期人,著名的謀略家、教育家,他的徒弟蘇秦、張儀、孫臏、龐涓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他們都是受鬼谷子的真傳,領略了高人的智慧,最後封侯拜相無所不能。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從《鬼谷子》一書中,摘取其中的8句謀略精華,分享給大家,看看懂大智慧、大謀略的人怎麼謀事,多長點心機,做個有謀略的老實人。
一、原文:口者,心之門戶,智謀皆從之出
釋義:嘴是一個人心靈的窗戶,智慧謀略都是通過它來實現。
解讀:好馬出在腿上,好人出在嘴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當然說話需要講究謀略,說到對方的心坎上,講話恰到好處,要做到直而不肆、不講廢話。
二、原文:潛謀於無形,常勝於不爭不費
釋義:我們施展謀略要在暗處,表面上不爭,實際上要和他大爭。
解讀:這句話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麻痺敵人,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三、原文:縱橫捭闔,冷心為上
釋義:要想縱橫天下,最好心腸冷一點,才會有出息。
解讀:心腸軟的老實人是很難有出息的,關鍵時候要講原則,心腸狠一點,如果一味的忍讓,別人就會得寸進尺。
四、原文:故謀莫難於周密,說莫難於悉聽,事莫難於必成,此三者然後能之
釋義:所以說,出謀劃策最困難的是考慮周到嚴密,遊說對方最困難的是讓對方接受主張,做事情最困難的是確保成功。這三個方面只有聖人經過深思熟慮才能做到。
解讀:聖人使用謀略都能成功,但是一般人使用不能成功,原因是他們使用不得當。要想取得成功,凡事做到謀略周密,把握時勢得當並持之以恆。
五、原文:摩爾恐之,高而動之,微而證之,符而應之,擁而塞之,亂而惑之,是謂計謀
釋義:揣摩後對他進行恐嚇;抬高對方之後挾持對方行動;反對對手進而看對手的反應來驗證對手的觀點是否堅定;假裝符合對手的想法,來麻痺對手。擁戴對方後,使對手只看到你,而你把別人都擋到對手視線以外。攪亂之後,迷惑對手。
解讀:以上這些可以一起用,也可以分開用,但也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
六、謀之於陰,故曰「神」,成之於陽,故曰「明」
釋義:高人做事都是暗地裡想謀略,不告訴別人,當他成功以後,別人都誇獎他厲害,其實早就想好了謀略。
解讀:這個謀略有點像我們讀書的時候,有人看著不學習,但是每次成績都名列前茅,大家都誇獎他聰明,都感到很驚訝。其實人家背地裡看書我們都沒看到。
七、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闔之者,閉也,默也,陰也,陰陽其和,終始其義
釋義:捭指開放、發言、公開;闔指封閉、隱藏、緘默。陰陽兩方面協調,開放又封閉才有節度,才能夠善始善終。
解讀:當自己的實力強於對手時,要主動攻擊;反之就要防守。
八、言善以始其事,言惡以終其謀
釋義:說服別人做某件事,就必須讓他看到這件事的好處和他可能得到的回報;相反要阻止別人幹某事,那就把這件事情的後果放大並用合理的方式告訴他,讓他知道如果不亡羊補牢,就可能招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解讀:當年馬雲找孫正義投資的時候,正是用了言善以始其事,把事情說透,讓別人看到利益和回報,他自然而然就同意投資,最後馬雲只講了20分鐘,孫正義看到利益就答應投資。
日本人從鬼谷子謀略的基礎上創造了一招「三步制君術」,用於商業洽談。第一步,以極低的價格誘惑對方,讓對方看到利,同意合作;第二步,日本人讓對方辭掉別的競爭對手;第三步,故意說此時市場成本價格增加,太高價格,最終達到自己的目的。
總結:希望這八個謀略能幫助你,當然我們要做正道,不要用謀略走歪門邪道,正所謂「正人用邪法,邪法也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