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被臭蟲叮咬20萬次?盤點科學家對自身所做的5個瘋狂實驗

2020-12-17 集集屋

你是否有過很是肯定自己是對的,並做出某些重要決定的時刻?事實證明,這種情況不僅僅發生在普通人身上,即便是在科學世界也同樣存在。有些科學家對於科學的痴迷讓他們超越了勇敢和嚴重愚蠢之間的界限,並將安全規則拋之腦後。你有聽過嗎,科學家讓自己被臭蟲叮咬20萬次?盤點科學家對自身所做的5個瘋狂實驗

011、科學家將自己放入減壓室

約翰·伯頓·桑德森·霍爾丹是種群遺傳學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一名傑出的科學普及者。他還是一位大膽的實驗者,他在自己身上進行了痛苦的生理實驗,涉及潛水生理學和測試吸入有毒氣體的作用。他對深海潛水對人類的影響很是感興趣,因此多次將自己放入減壓室中以模擬效果,他還會記錄自己親生經歷的過程。快速的減壓使得他產生了對氧氣誘發的癲癇發作以及導致數枚椎骨被壓碎。還有一次,因為他減壓的速度太快了,導致耳膜破裂。

022、試飛自己飛行汽車而死亡的工程師

亨利·斯莫林斯基是一名接受過諾斯普勒培訓的工程師,他辭掉了工作,創辦了高級汽車工程師公司,專注於將飛行汽車推向市場。1973年,該公司將塞斯納天空大師飛機的尾部與福特斑馬飛機融合,製造出兩架原型機。其尾部被設計成可與汽車相連和分離。

斯摩林斯基原計劃第二年開始面向零售市場生產,但在1973年9月11日,他與飛行員哈羅德·布萊克一起進行了試飛,結果在飛機機翼支柱與汽車分離時,他與布萊克也因此遇難。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裁定,事故原因是因為焊接不良。

033、讓自己被臭蟲叮咬20萬次的科學家

裡根·格裡斯和她的丈夫都是生物學家,多年來,他們一直在試圖完善一種化學誘餌,它的作用類似於臭蟲信息素,可以把蟲從床墊或其他受感染的地方吸引到陷阱裡。然而,裡根·格裡斯和她的丈夫意識到,真正的竅門不一定是自己製造陷阱,而是讓足夠多的臭蟲存活下來,以便研究和化學開發取得進展。因此,她開始保存臭蟲作為實驗對象,所有這些臭蟲都需要每月供血才能存活。

後來,裡根·格裡斯意識到自己對臭蟲叮咬並不過敏,於是開始直接讓臭蟲從自己裸露的手臂上吸血。從2006年開始,她被臭蟲咬了20多萬次。它將臭蟲放進罐子裡,然後又將罐子蓋在手臂上面進行實驗。但事實上,這種操作方式是很危險的,臭蟲偶爾會攜帶查加斯病等寄生蟲病,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導致一個人的心力衰竭。

但所有的努力終究不是白費的,如今,他們的化學誘餌已經完成了,一家加拿大公司正利用這項研究建造一個可投入使用的商業陷阱。

044、居裡夫人關於放射性物質鐳的實驗

毫無疑問,居裡夫人與其丈夫皮埃爾·居裡無疑是非常偉大的,她對放射性物質的研究對整個人類來說都是非常有幫助的。但不幸的是,早期人們對於這些元素的危險缺乏了解。因此,居裡夫人在高輻射的情況下進行了許多研究和實驗,她最終也因此而喪命。現代人甚至必須穿著防護服才能夠處理她的實驗室裡的物品和科學論文,因為上面的輻射即便是在現在也依然很高。

1903年,當皮埃爾居裡向英國皇家學會演講的時候,他展示了鐳可能對癌症產生的影響。為此,他將鐳貼在皮膚上數小時,並導致皮膚燙傷。但是,他所展示的一切能夠表明的是,他早在多日以前就已經進行過此類實驗了。可想而知,這對夫婦進行過多少危險的實驗。

055、乘坐時速1025公裡火箭雪橇的實驗

約翰·斯塔普是美國研究加速和減速力對人類影響的先驅,他也是一名美國航空兵和生物物理學家。當時美國軍方也一直想要了解加速對人體的影響,並減少飛行員的傷亡。在賴特航空發展中心的資助下,幫助這名飛行員開始建造綽號為gee whiz火箭雪橇。在接下來的10年,約翰不斷嘗試乘坐它。因為這些瘋狂的實驗,它遭受過腕骨骨折和肋骨斷裂。在1954年,其速度達到了每小時1025公裡的時候,他的肺部和視網膜都受到了巨大傷害,人也暈了過去。如果不是很快送進了醫院,他甚至可能存在生命危險。

相關焦點

  • ...臭蟲叮咬不會傳染疾病-臭蟲 叮咬 孳生 溫血動物 床板 殺滅...
    東方網9月25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臭蟲現京滬動車一事引起不少市民擔憂。然而,記者從滬上多家醫院了解到,夏秋季被蟲咬患者比較多,但很少能確定「元兇」就是臭蟲。臭蟲叮咬不會傳染疾病,被叮咬後,會出現皮膚瘙癢等症狀,皮膚敏感者則反應相對較大,可前往醫院就醫。   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裡,臭蟲幾乎從我們的生活中銷聲匿跡了。
  • 遭臭蟲咬賠1000萬 被臭蟲叮咬後的正確處理姿勢學起來!
    遭臭蟲咬賠1000萬 被臭蟲叮咬後的正確處理姿勢學起來!時間:2018-04-10 17:51   來源:北京時間 第一農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遭臭蟲咬賠1000萬 被臭蟲叮咬後的正確處理姿勢學起來!
  • 臭蟲怎麼防 被叮咬後怎麼辦
    天熱臭蟲繁殖最快   臭蟲繁殖速度很快,通常臭蟲每次產卵一至數個,一年產卵6-7次,總數可達200-300個。在35℃至37℃時,由卵發育至成蟲約需1個月左右。夏季是最適合發育和繁殖,臭蟲危害常出現在夏季。   臭蟲可以在一個相當廣泛的溫度下存活。
  • 美女科學家為研製驅臭蟲藥 竟「陪睡」臭蟲長達五年
    人民網1月9日訊 據美國媒體報導, 西蒙弗雷瑟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的生物學家Regine Gries將自己的皮膚提供給了這些吸血小惡魔臭蟲,將它們帶到了自己的床上「陪睡」長達五年時間——而這一切,都是期望能夠發現這些臭蟲是如何與彼此交流的,並尋找一種能有效驅除臭蟲的方法以抵禦它們對人類的騷擾。
  • 病例分享:臭蟲叮咬引起的全身性反應
    臭蟲 (bed bug)屬於半翅目寄生昆蟲,有臭腺,能夠分泌特殊的臭氣故而得名,其中較具代表性的有溫帶臭蟲和熱帶臭蟲。臭蟲叮咬通常會出現皮膚瘙癢、皮疹等局部反應,但很少會引起全身性反應。
  • 可能表明你的家中存在臭蟲的5個跡象
    昆蟲則是讓不少人感到害怕的東西,而且,昆蟲的種類非常多樣,它們當中有一些是很危險的,有一些則是完全無害,但同時也依然讓人敬而遠之,例如臭蟲。儘管臭蟲實際上不會傳播任何傳染病,但它們仍然會令人討厭,甚至會導致一些健康問題。身體上的反應,如皮疹或過敏;心理效應,如焦慮、壓力和失眠,這足夠讓一個人感到恐懼。事實上,通過一些跡象,我們可以了解到自己的家中是否存在擁有這種昆蟲的可能。
  • 科學家寫出臭蟲家譜:每50萬年有一種新臭蟲愛上人血
    如今,科學家使用30多種臭蟲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創建出第一個臭蟲家譜,而這其中充滿了驚喜——例如,這種招人討厭的昆蟲的歷史比人們之前認為的古老得多,甚至可以追溯到恐龍時代。儘管研究人員還不能確定到底是哪種生物成為第一個被臭蟲叮咬的「幸運兒」,但他們現在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至少有3種不同的臭蟲開始愛上了人類的血液。
  • 蘇州多年未有「吸血臭蟲」 叮咬後不要撓抓(圖)
    臭蟲其實非常小, 一般不到0.5釐米長   本報訊(記者 張潔 管有明 實習生 陸夢影)消失多年的臭蟲最近又"重出江湖"。目前,從疾控主動監控情況來看,均未在本地發現臭蟲,"近幾年也沒有接到臭蟲大量出現或者叮咬的報告。"  據介紹,臭蟲屬昆蟲綱臭蟲科臭蟲屬,是半翅目昆蟲中具有醫學重要性的一個群類。據了解,全世界有臭蟲74種,絕大多數寄生於蝙蝠和鳥,僅兩種與人類有關:溫帶臭蟲和熱帶臭蟲。它們除了吸人血外,也能吸其他動物的血,如雞、兔和鼠等。
  • 男子任由上千隻臭蟲叮咬身體打造「短暫性紋身」
    【環球網綜合報導】我們常說千萬不要被臭蟲叮咬,但卻恰恰有人反其道而行之。據美國獵奇新聞網站「odditycentral.com」5月12日報導,近日,美國男子馬特·坎珀(Matt Camper)竟用一個罐子、一些金屬絲和上千隻飢餓的臭蟲為自己打造「短暫性紋身」。報導稱,罐子頂端呈兔子形狀。
  • 臭蟲那些事,你知道嗎?
    臭蟲,相信PCO朋友們對它都不陌生。它是一種專性寄生蟲,靠吸恆溫動物的血為生。臭蟲雖小卻不容小覷,作為家庭蟲害的重要一員,它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困擾可是一點都不少。在美國,每年由動物引起的保險理賠中,有21%與臭蟲叮咬或騷擾有關,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今天我們就給大家科普五個關於臭蟲的冷知識,並教會大家如何消滅臭蟲!
  • 發現臭蟲怎麼辦?如何消滅室內臭蟲?
    發現臭蟲怎麼辦?如何消滅室內臭蟲?「葉腐而蟲出」,秋季也是多種昆蟲易出沒的時節。臭蟲,正式這類昆蟲,且是日常生活中很讓人討厭的一種。一、認識臭蟲臭蟲,也叫木蚤,臭蟲屬昆蟲綱、半翅目、臭蟲科。臭蟲發育過程分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二、為什麼人類不喜歡臭蟲?1.臭蟲很「臭」我國古時又稱臭蟲為床蝨、壁蝨。
  • 如果做個實驗需要重複100萬次?科學家們應該如何解決它?
    做個實驗要重複100萬次?科學家們是怎麼解決的說起做實驗,讀者們一定會想起中學的物理實驗。"簡單嗎!測三組數據,求個平均值就完事了!"但是呢,實際遇到的問題也許會複雜的多。生過中,如果暖氣片的個數增加了,那麼屋子就會暖和一些。一些物資的特有的性質,比如(3)密度(4)黏度(5)熱導率(6)比熱容。他們代表了物質不同方面的特徵,都對對流換熱產生影響。不要緊,讀者們沒聽或一些物理量也沒關係,我們只需要知道對流換熱過程與6個因素有關,這意味著什麼呢?
  • 注意 消失20年,臭蟲卷土重回烏魯木齊!被咬了怎麼辦?
    根據現場居民身上的丘疹樣叮咬痕跡,結合居民的描述,確定叮咬居民的害蟲為臭蟲。「由於當時是白天,不少居民家中無人,我們現場確認的有3戶居民受到了臭蟲叮咬。」烏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制科主任陳敏表示,截至目前,該中心已陸續收到了十餘起與臭蟲叮咬的相關諮詢。
  • 科學家做過的9個怪異實驗
    有人說科學家是真正的瘋子。在這個領域,有一些人對未知擁有極大的渴望。有時,這會導致重大的發現,而有時則會導致超出人類倫理概念的可怕實驗。今天,我們要介紹的9個科學怪異實驗就是如此。4、蝙蝠轟炸機科學家的確是瘋狂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正在進行一項訓練轟炸日本人的蝙蝠項目。牙醫小亞當斯(Little Adams)在1942年向白宮提出這個想法後,參觀了新墨西哥州擁有蝙蝠的洞穴。他想到將動物與迷你爆炸物綁在一起,並用它們的回聲定位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 被臭蟲咬了怎麼辦?酒店如何預防臭蟲入室?
    被臭蟲咬了怎麼辦?如何預防臭蟲入室?臭蟲,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很討厭的一種昆蟲。臭蟲也叫木蚤,臭蟲屬昆蟲綱、半翅目、臭蟲科。
  • 十個關於臭蟲的謠言
    臭蟲又稱床蝨,是一種很小及難以捕捉的寄生昆蟲,屬於臭蟲科,一般來說,臭蟲泛指所有偏好以人體血液為食糧的種屬,首選棲息地是房子的床板。臭蟲曾經在1940年代早期開始在已發展國家間蔓延,但後來得到治理;不過,從1995年開始,臭蟲再度在世界為患,並開始在北美造成嚴重的衛生問題,無論是多倫多參考書圖書館或紐約市的豪宅區均無一倖免。1.臭蟲可以飛臭蟲沒翅膀,所以他們根本飛不了!(這不廢話麼)。來自明尼蘇達大學的臭蟲研究者,史蒂芬·凱爾斯說,除非你拿個吹風機在臭蟲們的pp後面吹,這樣它們可以飛1.2米。
  • 為何蚊子喜歡叮咬人類,科學家做了一項實驗:原來是人類犯了錯!
    一到夏天我們就會受到蚊子的侵擾,特別是生活在亞熱帶和熱帶的人,一到晚上就會有很多的蚊子在自己耳邊嗡嗡地叫著,蚊子出沒的季節一般是為夏季,特別是積水附近更容易滋生蚊子,蚊子會叮咬人類,然後就起個大包十分疼癢。
  • 給孩子的硬核科普:這些瘋狂實驗,科學家們不是瘋子,而是英雄
    如果有科學家這樣對你說:實驗不會很輕鬆,可能會疼得大叫,可能會懇求我停下。但你可以確信這種痛苦不會徒勞無功,將直接對知識進步的偉大事業做出貢獻。你要做實驗嗎?相信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否,面對實驗結果的不確定性,身心的疼痛,大家肯定不想做這樣的犧牲。
  • 被臭蟲咬了怎麼辦?
    消毒殺蟲科的負責人介紹,如果室內發現有臭蟲,要及時採取措施消滅。首先要把能用開水燙的衣物、床單等用開水燙過,被褥等則要在陽光下暴曬數小時;其次,學生喜歡貼在牆上的壁紙等要撕下,用火燒掉,把所有的家具和牆壁縫隙儘可能填塞住;最後再使用藥物殺蟲。一旦被臭蟲叮咬,可用濃肥皂水清洗患處,或塗抹爐甘石洗劑,叮咬嚴重的話要及時就醫。
  • 紐約華人旅行團在酒店遭遇臭蟲叮咬 通宵未眠
    中新網4月10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打死一隻又發現另一隻,整晚和十幾隻臭蟲『打仗』」,一個從紐約出發的華人旅行團日前在酒店遭遇臭蟲,司機田先生慘被叮咬,通宵未眠,拍下那些在床上亂爬的臭蟲屍骸證據,第二日皮膚被咬之處嚇壞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