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因此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人,只要在中國境內進行消費時,都需要按照規定,使用人民幣進行支付交易。因此,對於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人來說,想要來中國旅遊、留學或是工作,就必須要先將自己的外幣,按照國際貨幣兌換利率兌換成人民幣,這樣才能在我國境內進行消費使用。今天要跟大家討論的話題,就與人民幣有關。日本人的貨幣叫「日元」,人民幣在國外被叫什麼?其實有兩種表達方式。
除了日元之外,美國的貨幣通常都被叫做美元或者美金;泰國的貨幣則被稱為泰銖,這些對其他國家貨幣的種種稱呼,都是國人口中再平常不過的常識。那麼,人民幣在外國人的口中被叫什麼呢?相信很多人看到這裡都會認為,不管是美國、日本還是泰國的貨幣,在國人嘴裡的稱呼,通常都是國家的首字母,加上一個「金」,或者是「元」,那我們中國的人民幣,在外國人的口中是不是被叫做「中金」或「中元」呢?其實有兩種表達方式。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中金」和「中元」這一類的名字,光是聽起來就讓人覺得很拗口。況且,人民幣在外國人的嘴裡,也確實不叫「中金」或「中元」,根據相關資料顯示,人民幣在國外,有著另外的兩種主要稱呼。首先第一種:CNY。對於這一稱呼,可能很多國人都不清楚,這一稱呼,其實是ISO對中國貨幣的一種稱呼,也是在國際貿易中,表示人民幣「元」的唯一標準符號。
CNY中的「CN」,就是「Chinese」,也就是中國的意思,而CNY中的「Y」,則是「Yuan」,也就是中文中「元」的拼音縮寫,這三個大寫的字母組合在一起,就是外國人嘴裡的「人民幣」了。CNY的叫法,也是人民幣在國際上,最為正規的表達方式,由於這一叫法,在國內並沒有得到廣泛的普及,因此很多國人都不是很熟悉。
第二種:RMB。只要說到人民幣在國外的叫法,相信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應該都是「RMB」吧!其實,RMB的叫法,算是人民幣的一種比較官方的叫法,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和聽到的一種叫法。RMB,其實就是人民幣的首字母縮寫。但是對於很多外國人而言,他們在看到「RMB」這三個字母縮寫時,就不一定知道,這就是人民幣了。
時至今日,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絕大多數國人在出門時,都很少會攜帶大量的人民幣出門了。線上支付的普及,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便捷;再者攜帶大量貨幣出門,確實沒有行動支付來得方便。但是,在其他的很多國家,移動線上支付並沒有得到普及,因此,每當國人走出國門,去到其他國家旅遊時,都需要將手頭上的人民幣,兌換成當地的貨幣,才能夠在這個國家,進行交易和使用。
如今,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日益提升。而其中的主要原因,還得歸功於國家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倘若現在的我們的國家,還只是各方面的實力都很一般的小國,相信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也就不會存在任何的影響力了。今天帶大家了解到,外國人對人民幣的叫法,也算是給大家普及了一下,人民幣的國際常識了。希望在以後,大家除了在看到RMB時,會一眼認出是人民幣之外,在看到CNY時,也不至於鬧出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