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為北宋名將楊業之後,其武力自不用說,曾與林衝戰的不分勝負。後在大名府與急先鋒索超也是勢均力敵。即便如此,楊志的武功也沒什麼疑問,至少比得過五虎上將的秦明、董平,可是他並未列五虎上將,這是為何呢?
五虎將的名額有限
五虎將只有五人,分別是關勝、林衝、秦明、呼延灼和董平。這五個人武藝的確高,除了秦明曾被史文恭二十回合打敗刺傷,其餘人基本上沒有敗績。董平之所以會戰死,是因為棄馬步戰,而且左臂受傷,立功心切,並非武藝不行。
同理,秦明也是躲避暗器時,被方傑殺死,方傑的實力並不比秦明強。梁山不少人的武藝都很強,他們跟五虎將的實力相差無幾。比如魯智深,作為步軍大頭領,他不但一禪杖打翻過馬靈、方臘,跟楊志交過手,甚至騎馬作戰也能與呼延灼打個平手,楊志也是。
其次,楊志和魯智深、武松、史進等三山頭領一起來投奔梁山的,說白了是和宋江合夥來了,不是給宋江打工的,三山派系有13人,楊志、魯智深、武松三人又是武藝TOP級的選手,分化瓦解他們是宋江必然會做的一件事,宋江稱魯智深師傅,跟武松是結拜兄弟,楊志就晾一邊得了。
楊志的排名還蘊含了一種標準
張清和史進等有實力的武將可能因為五虎將的位置沒有自己的而不服氣,但是將楊志等人排在八驃騎就相當於告訴大家一個道理:楊志這種出身好且有實力的人也只能在八驃騎的行列,其他人就不要把目光放在五虎將身上了。
其實楊志個人際遇,就是北宋王朝的影子。只有像楊志這樣的人能夠得到重用,能夠光明騰飛,北宋王朝才有救。如果連楊志這樣的棟梁之才都暗淡了,北宋王朝又怎麼會不滅亡呢?所以說,楊志是「天暗星」,意味著北宋王朝接近尾聲了。
水滸中的楊志,是一位非常特殊的好漢。他的武藝,在梁山上其實是屬於一流的,甚至從五虎將的標準來看,楊志能入選五虎將,也是絲毫沒問題 。
一、步下功夫:楊志在步下能戰平魯智深、林衝。這點看過書的人,都清楚。這其實就證明了,楊志的武功,比秦明和呼延灼的武功,更全面。
二、馬上功夫:楊志最經典的一戰,就是戰平了呼延灼。
所以楊志的功夫,非常的全面。這在水滸中,似乎就只有魯智深能跟他比較了。武松猛,但馬上功夫卻差。秦明兇,可步下功夫,幾乎沒有。
楊志其實一直想擺脫自己身上的「二龍山標籤」,跟宋江靠近,證據就是,打青州時他第一個提出來,二龍山入夥梁山,可卻就是沒法擺脫。所以這就造成了楊志,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尷尬局面。
宋江視其為二龍山派系。已經把步軍老大、老二的位置給了魯智深和武松,若在給楊志一個五虎將,那二龍山派系還能控制嗎?
降將派系,又都是奔著宋江的招安,前來的。跟楊志這種,轉一大圈的情況,完全不搭界,自然也不會把他視為降將派系。
只有二龍山派系了,雖對楊志的所作所為,都無可奈何,但也只能捏著鼻子承認他。不承認楊志,也不行,誰讓曾是二當家的呢?
這就使得楊志,失去了身後的勢力支持,成為了游離在各個派系之外的人,幾個重要的圈子,他似乎都能進,可哪個圈子,又都排斥他。
在這種背景下,五虎將豈能要他?因為,五虎將也可視為梁山上,五個小山頭,楊志孤家寡人的代表了誰?三個原因,都非常現實和冰冷,一綜合,他就只能靠邊戰,混個八彪完事,一點也不怨!